斯坦福大学有哪些课程(斯坦福大学最受欢迎的创意课)
现在是鼓励创新的时代,也是必须创新的时代。对于企业来说,没有创新,就没有未来。创新既然这么重要,又这么迫切,很多人却不知道该怎么办。《斯坦福大学最受欢迎的创意课》这本书,却让我们看到:创新并不难,而且还非常有趣。
有些人认为,创意思维是天生的,不能通过学习获得:如果你不具备创意思维,就没有什么办法可以帮到你。作者蒂娜·齐莉格教授并不同意这样的观点。她认为,通过一套合理的训练方法,再配合一定的环境因素,人的想象力是可以提高的;而且的确有这样的训练方法,只要合理利用一些条件,创新能力必然能得到提升。
那是什么训练方法呢?我们一起来看下。
1、联想思维法
联想思维法就是把两种完全不相干的东西联系在一起。比如,把台灯和食物联系起来,你想到了什么?台灯形状的食物,台灯主题餐厅,台灯创意大赛赢美食的促销活动,等位的时候可以看台灯博览等等。看到了吗?这里面有很多想法是可以创造价值的。
所以,我们可以和孩子,朋友,或同事经常玩个这游戏:你说一样东西,他说一样东西,看看你们能组合出什么新想法,来操练创新能力。
2、头脑风暴法(你真的会吗?)
有一个老师跟他的学生做了一个游戏:老师要求学生,不许说话,在规定的时间内按生日大小排成一排。一开始大家都觉得很难,但是几秒后,就看到有人开始打手势,最后完成了这个任务。这时候老师说:“还有其他方法吗?”然后有人想到可以写在纸上,或者拿出驾驶证,或者在地上划时间线(跟生日对应的人站过去),甚至可以把生日唱出来,因为没有规定不许唱嘛。
这个游戏让我们看到什么呢?人都是有惰性的,常常只想到一个办法就停止思考了。头脑风暴就是为了解决人的惰性问题。它让一群人聚在一起,围绕一个特定话题,自由地思考,大胆地提出各种想法,然后在这些想法的基础上建立新的观点。
经常听人说:“我们要用头脑风暴法。”但真的会用吗?头脑风暴有个非常非常重要的规则:不批评,不评判,把所有想法记下来,不要轻易喊停。为什么呢?给大家举个例子。
有一家银行总行,要针对“如何提升用户的满意度”做一场头脑风暴。会议一开始,就有一个人说“让不满意的用户少来”。这个想法乍一听太离谱了,“怎么可以让用户少来呢?”总行行长就想要发怒,这个时候主持人即时制止了,让把这个点子记下来,说“嗯,这个想法很好,其他人请继续”。后来所有的人都畅所欲言,收集到很多好点子。想想看,如果总行行长前面批评了那个员工,后面的人可能就会不敢轻易发言,也不会是这样的效果了。
最后,大家问那个员工“为什么让不满意的用户少来”呢。她说:“因为现在来我们银行的很多客户都是交水电费的老爷爷、老太太,而我们的目的是要提升客户质量。所以,如果多开几个VIP柜台,那么普通柜台就会减少,就需要排队。这样交水电费之类的大爷大妈就不会来了。”行长说“这个建议很好啊”,然后就在行里进行实践。现在我们可以看到银行的VIP柜台都比以前多了一些。
在头脑风暴中,会有几个常见的错误,需要留意下。
1)遇到一个看似愚蠢的想法,有人会忍不住评论、甚至打击,其实这样会扼杀更多的想法;
2)想到一个好主意,就停留在这个主意上,开始讨论怎么实施。头脑风暴的目的其实是收集好点子,不是讨论是否可行。这个我们需要分清楚。
3)参与人数过多。Facebook有个双披萨原则,只要超过两个披萨能吃饱的人数就算多了,一般6-8人比较好。
4)问题提得不好。太空泛的问题,没法头脑风暴,比如“这次618咱们怎么搞”;太限制的问题也不好,比如“送什么礼物给崔崔”,就不如“怎样才能让崔崔觉得这次生日最难忘呢?”
3、细致观察,寻找机会
创新,有时来自我们对生活和客户的细致观察。
举个例子。有一家公司要改善婴儿车的设计,就让工程师们都像婴儿一样,坐在婴儿车里一个星期,被推到大街上去体验。回来之后,大家都非常生气,说:“如果自己是婴儿,也不愿意去坐这婴儿车。为什么呢?因为太低了,看到的都是人的腿和脚,而且还看不到妈妈的脸,一直被推着往前开,也不知道要被推向哪里,感到非常恐惧。”所以,改善方案就出来了:把婴儿的座椅提高,转向妈妈,这样可以边走边和妈妈互动。结果,这个设计就很受市场的欢迎。
这让我们看到,如果没有细致的观察,这个创新就不可能发生。那么,如何提高观察能力呢?作者告诉了我们4个训练方法。
1)保持对环境的高度敏感。可以跟孩子或朋友玩个游戏,比赛谁能记住更多的东西:刚才走过的商店有几个柜台,里面都摆了什么等等。
2)把生活中观察到的细节放大。经过这种训练,你将来可能会成为一名小品演员或作家,因为他们有个本领就是,“放大观察的细节”。
3)实地考察。详细描述你所考察的对象,越细致越好,你会发现很多被自己忽略的东西。
4)及时记录闪过头脑的灵感。有些好的想法如果不及时记下来,嗖的一下就消失了。
4、营造有创意的环境
很多公司的办公室,布置得都差不多,但好的环境会有助于提升创意。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把隔板撤掉,创意就会提升。一个人在办公室闷着头,不如跟大家坐在一起会有更多的创意。在开放的环境中,和他人在一起时会更有创造力。
另外,独特的办公室设计,也可以激发创意。比如,公司里放大块岩石、乐器、玩具,或者精致的工艺品,这些一般不出现在办公室中的东西,都会激发团队的想象力。还有,不同的音乐也会带来不同的效果。
营造创意环境,有七个很重要的因素。
1)私人空间:要留有相对安静的私人空间,让人可以在里面独立思考。
2)集体空间:一个能把大家聚到一起、适合群体讨论的空间,大家围着聊天。
3)自我表达空间:每个员工的桌子旁边放一块板儿,可以贴照片、写格言、挂油画或奖章等等。
4)才艺展示空间:一个可以挪动的会议室或者教室,每个人可以上台演讲,或者一对多地沟通等。
5)参与空间:大家可以共同建设的一个空间,可以是个小院子,一片共同培育的小树林,甚至一间库房。
6)资料空间:放着各种资料的空间,书、杂志、行业刊物等等,大家可以进去获取有用信息。
7)旁观者空间:只做被动的观察者和倾听者的空间。比如有种单向玻璃,一边在开讨论会,另一边在观察,也会有新的启发。
5、用约束催生创意
乔布斯搞出来iphone用的就是这个方法。他要求苹果手机只能有一个键,设计人员做到四个键时问“行吗”,被“骂”了回去;做到两个键时已经快崩溃了,但乔布斯坚持,“必须一个键。”
另外一个例子是,索尼当时要求把收音机做到一个锯好的小木块大小,必须能放在这个小木块里,不可以比这个大,否则就不合格。后来他们真的做出来了,这就是统治电子产品20年左右的随身听(Walkman)。
压缩时间也可以让创意反弹。比如,创意期间不能上洗手间,憋得快不行了,这种紧急情况下创意会更快地涌现。
还有就是,资源越少,创意越多。比如,把成本限制在某一范围,不能超过这个钱。在这个约束下也会做出不一样的产品和方案。
当然,有时创新需要打破约束。其实打破约束与进行约束是一回事。比如,快递一定不能免费吗?杀毒软件一定要收费吗?孩子一定要上补习班吗?
6、激发团队创意
平时开会讨论事情,经常会有人反对,争执不休。这个事情到底可以做,还是不可以做。对公司来说,觉得可以做和觉得不可以做的人,都有存在的价值和贡献,但两人到一起后就变成口水仗。
团队每个成员都有极大的潜力。平行思维法(也就是“六顶思考帽”法),就是让每个人都参与讨论,而且可以有效地避免争吵和抵触。我们具体来看下。
蓝色帽子代表指挥。戴蓝色帽的人负责决定和指挥大家带什么帽子。
白色帽子代表数据和事实。大家戴白帽的时候,每个人都只说有关的数据和事实。这样不会吵架,因为都在说数据和事实。
红色帽子代表情感。大家戴红帽的时候,每个人都表达对这件事的直觉判断。我觉得靠谱或不靠谱。这样也不会吵架,因为都说的是直觉。
黄色帽子代表积极、乐观。大家戴黄帽的时候,每个人都要分享这件事的好处,尤其是那个反对的人,一定要发言。哪怕他只说出一条,最后达成一致时他就更容易接受。
黑色帽子代表谨慎。大家戴黄帽的时候,每个人都只说这件事为什么不行,风险有多高,有多困难,做不到等等。尤其是那个支持的人,一定要发言。
绿色帽子(国人可能不太喜欢)代表创新。人们可以说这件事怎么改,有什么改进空间,该怎么办。
这六顶帽子戴完以后,团队就更容易达成一致,因为每个人都站在同样的角度看过一遍。
海尔曾说,“六顶帽子”的方法帮助他们减少了2/3的会议时间。团队开会的时候,这个方法的确可以减少很多吵架的机会。有人说,这是个终身受益的思考方法。
7、大胆尝试
爱迪生发明灯泡之前尝试过6000多种纤维材料,他有句名言:我从未失败过,每次失败都只是排除了一种不适合的材料。
马云在特拉维夫大学演讲时说:“19年来,我们犯了无数错误,有过无数失败和挫折,我们唯一做对的,就是永不放弃。”成功的路上,难免会遇到失败,但这不能成为不去尝试的理由。要勇于尝试,才有可能带来创新的结果。
最后,鼓励大家有个阳光心态。
斯坦福大学教授做了一个实验:把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分成两组,明确地告诉实验组“智力好比肌肉”,只要多练习,就一定可以得到提高。对对照组什么也没说。两组学习条件一样。经过大量实验发现,凡是被提醒的一组学习效果明显更好一些。这说明,我们的心态对创新影响很大。
有没发现,书中的这些方法都是我们平时可以做可以经常练习的,没有那么难。如果你相信创新是可以学会的,相信创新的机制可以提高创新能力,经常使用这七个方法,你的生活将会乐趣无穷,你的团队也会变得与众不同。只要你愿意,一定可以。
来源:公众号“唯真书友会”
申明:资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权请联系小编删除,谢谢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