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建造师分类及报考条件(二级建造师相关介绍报考条件)

一、证书含金量(为什么要考二级建造师?)

l 经济回报明显

国家现阶段大力支持全民学习考证,对取得证书的进行职业技能补贴,补贴金额从1000-2000元不等。拥有二建证书,相比同期没有证书的月工资至少高1000 ,起步年薪也会比较高,如果已经做到了项目经理的位置,收入则会更高。在每年的晋升体制下,薪资也会和证书挂钩。

l 执业敲门砖,也可当职称证书用

二级建造师除了是项目经理必备证书外,新增项目负责人,技术负责人也必须具备建造师执业资格证书。同时很多省份已经明确规定二级建造师直接评审助理级职称证书,一级建造师直接评审工程师职称。

l 市场缺口大

目前全国工程从业人员总数为4600万人左右,持有注册二级建造师资格证书的人数仅有168万,因此大部分施工建筑企业的建造师数量是远远达不到标准的,二建的市场缺口依然很大。同时2019年大部分省市取消二级建造师临时执业资格,建造师的需求突然增加,二级建造师证书的热度越来越高。

l 二建证书或将全国化

目前二级建造师还没有全国化,限制了人们的工作地点。而“甘肃省二级建造师执业注册人员使用电子注册证书,个人注册电子证书在全国范围内执业有效”,对大家而言,无疑是个非常利好的消息,推测未来二级建造师将会实行全国化。

二、证书适用人群(哪些人适合考?)

l 从事建筑行业,但薪资低晋升慢的人

l 有跳槽意向、转行进入建筑行业的人

l 刚刚毕业的工程相关专业的大学生

l 业余时间多,想考虑其他行业的人

三、2022年考试政策(怎么考?考什么?)

l 报考条件

二级建造师报考条件一般如下,各省情况可能不同,请以当地二级建造师考务文件为准:具备工程类或工程经济类中等专科以上学历并从事建设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工作满2年的人员,可报名参加二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

二级建造师分类及报考条件(二级建造师相关介绍报考条件)(1)

考试依据文件

人事部、建设部联合下发《关于印发<建造师执业资格制度暂行规定>的通知》(人发[2002]111号),《关于印发<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实施办法>和<建造师执业资格考核认定办法>的通知》(国人部发[2004]16号)。原自治区人事厅、自治区建设厅《关于印发〈二级建造师执业资格制度暂行规定〉和〈二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实施办法〉的通知》(桂人发〔2005〕68号)

►报考条件

(一)凡遵纪守法并具备工程类或工程经济类中等专科以上学历并从事建设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工作满2年,可报名参加广西二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报考级别为“考三科(不符合免试条件)”。

(二)符合报名条件并满足下列条件之一可以免考相应科目:

1.具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资格,从事建设项目施工管理工作满15年,可免《建设工程施工管理》科目考试。报考级别为“考二科(符合免试条件)”。

2.取得一级项目经理资质证书,并具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资格;或取得一级项目经理资质证书,从事建设项目施工管理工作满15年,可免《建设工程施工管理》和《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科目考试。报考级别为“考一科(符合免试条件)”。

(三)已取得某一个专业二级建造师执业资格的人员,可根据工作实际需要,选择另一个《专业工程管理与实务》科目的考试。考试合格后核发相应专业合格证明,该证明作为注册时增加执业专业类别的依据。报考级别为“增报专业”。

►考试科目设置 

共设3个科目:《建设工程施工管理》、《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和《专业工程管理与实务》。其中《专业工程管理与实务》科目分为:建筑工程、公路工程、水利水电工程、矿业工程、市政公用工程、机电工程共6个专业,报考人员根据专业学历、业务专长和实际工作需要选择其中一个专业类别报考。考生在报名时可根据实际工作需要选择其一。考试分3个半天,以纸笔作答方式进行。《建设工程施工管理》、《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为客观题。《专业工程管理与实务》科目为主客观题。考生应考时,应携带黑色、蓝色钢笔或签字笔,2B铅笔及橡皮,无声无编程功能的计算器。

二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分为考3科、考2科、考1科三个级别。考3科级别,必须在连续的两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全部科目方为合格;考2科、考1科级别以及报考增报专业的,必须在一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应试科目方为合格。

►组织实施

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共同组织。二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的考务工作由自治区人事考试院负责。

►报名办法

参加考试由本人提出申请,携带所在单位出具的有关证明及相关材料到当地考试管理机构报名。考试管理机构按规定程序和报名条件审查合格后,发给准考证。考生凭准考证在指定的时间、地点参加考试。

中央管理的企业和国务院各部门及其所属单位的人员按属地原则报名参加考试。

信息来源:广西人事考试网

【声明】本公众号转载的所有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如若不宜转载或无偿使用,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将第一时间删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