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师萌的人设绘画(社区里的炭精画师王保成)
王保成在创作画像
在民主中路纱厂北家属院,有这样一位老人,他有着一门现在几乎已经看不到的手艺——炭精画像。“我现在正在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希望能让更多的人了解这门历史悠久的民间美术。”说这句话的老人就是王保成。
纱厂北家属院是一个老家属院,院内的房子已经有不少年头,虽然企业早已不在,但在社区和居民们的共同努力下,家属院却是道路整洁、绿植遍地,车辆停放有序,邻里和谐守望相助。王保成的画室不足10平方米,但却挂满了他创作的画像,有列宁、斯大林、毛泽东、……普通人物画像的右下角,嵌着本人的相片,用作对比。这些黑白留色的半身像如同过去的老照片,纤毫毕现。
见到王保成的时候,他正对着一张放大的照片作画,这张照片因为时间久远,嘴角、耳朵等部位都是花白一片,王保成需要根据照片中人物的整体形象将这些部位补齐。
他的桌台上,各种不同规格的毛笔、铅笔有20多支,每支都有不同的用途。“先是用铅笔画出大的轮廓,然后用毛笔着色,根据宽窄、深浅、立体等选择不同的毛笔,我画一幅画要用半天的时间。”王保成说。
炭精画是我国一门古老的民间艺术,又名炭画,是绘画艺术的一个小支流,源于国画,又区别于国画。炭精画在表现形式上打破了素描所具有的线条排铺明暗调子,且有更强的立体感、丰富的色调层次、细腻逼真的表现效果,具有不变形、不褪色、易保存等特点,是集艺术性和实用性为一体的独门画派。但随着相机、手机的普及,这一艺术瑰宝已渐渐淡出我们的视线。
今年60岁的王保成自小喜欢画画,并且在学校里学到了一些素描、绘画的基础知识,刚上班的时候,他在睢阳区纸箱厂做设计,素描一直没放下。说起学习炭精画像,王保成记得是20多年前,淮北市炭画协会的人来到商丘,办了一个学习班,因为底子好,他去学了10多天,终于掌握了这门技术。“过去画炭精画的人很多,走街串户,既给人画像又修补年代久远的照片,收入也不错。但随着相机、手机的普及,干这一行的人越来越少了。”王保成回忆道。
“炭精画像是一门历史悠久的民间美术,他不应该消亡。”王保成多年来一直办有学习班,向孩子们传授这门艺术。同时,在社区干部的帮助下,他整理了资料,正在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王保成表示,他会继续画下去,让炭精画像继续留在商丘的老百姓家里。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