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格物致知(浅议格物致知)

原创:止一

为什么要格物致知(浅议格物致知)(1)

引言

《大学》是儒家思想的基石著作,在著作中提出了三纲: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格物致知为八目之帅,对儒家思想体系建设至关重要。

由于《大学》中只提及"格物致知"这一概念,却未在其后做出解释,至今尚未发现可信的先秦古籍对的"格物"与"致知"的论述与解读。自古以来,学者对后六目,即: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分歧并不大,但对格物致知却是众说纷纭。明末刘宗周就说:“格物之说,古今聚讼有七十二家!”,但先贤论述各有着重点,莫衷一是。

为什么要格物致知(浅议格物致知)(2)

古今对格物致知的认识

《现代汉语词典》对“格物致知”的一般解释为:"推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也有人认为 “格物致知”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乃儒家专门研究物理的学科,已失佚。现代这一普遍观点主要受宋代大儒朱熹的影响,朱熹认为《大学》遗失了相关内容,而进行了补充。

东汉郑玄认为:事物之来发生,随人所知习性喜好。“格,来也。物、犹事也。其知于善深,则来善物。其知于恶深,则来恶物。言事缘人所好来也。此致或为至。

司马光认为:抵御外物诱惑,而后知晓德行至道。“格,犹扞也、御也。能扞御外物,然后能知至道矣。”

王阳明认为:“格物”只是“涤非”,即革除内心污粕;“至知”是致良知,即达到人初始的赤子之心。

为什么要格物致知(浅议格物致知)(3)

朱熹对格物致知认识分析

朱熹乃是儒学史上承先启后的一代大儒,他认为,物心同理,需以“格物”的为手段,穷尽万物之理,心中之理便可显现。对后世相影响很大,甚至引出王阳明格竹子的故事,朱熹的认识从表达上更侧重在客观唯物的“科学研究”。

《大学》是儒家思想的基石,而封建社会基础是皇帝自认为“天子”,代天行权,而确定其合理性,整体而言还是唯心主义。再者从《大学》整篇论述而言,从格物致知到治国平天下是一个递进关系,若将“格物致知”定位在侧重“科学研究”,则割裂了与后面的联系。

为什么要格物致知(浅议格物致知)(4)

格物致知是一个确立世界观与价值观的问题

如前所述,但先贤论述各有着重点,莫衷一是。

笔者拙见,“格物致知”与“诚意正心”联合起来是一个研究确立世界观与价值观的过程。

“格物致知”可理解为:通过研究事物的物用价值本质,求方便而去执念,追求中庸和谐,进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与价值观。如衣的物用价值本质是遮羞御寒,则根据个人经济实力购买合适的衣服,若没必要追求奢侈、名牌。车的物用价值本质是代步的,若有需要,则根据个人经济实力购买合适的汽车,即没有必要而苛待自己,也没必要非购买豪车以炫耀。

“格物致知”也是对人类及个体在宇宙中定位思考。宇宙是万物的总称,是时间和空间的统一。“往古来今谓之宙,四方上下谓之宇”。李白说“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人类是渺小的,个人更是渺小的。渺小的个人在短暂的时间里的意义是什么;在物质诱惑面前我们应该如何选择;如何处理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我们古之先贤给了我们指引一条正确的道路。

人与物质的关系:人心与癌细胞有两点相似之处,即无限贪欲与不可持续。人类要可持续发展需约束自己的贪欲方可与自然和谐共处;个人约束自己的贪欲方可与社会和谐共处。儒家通过“礼”的规则来约束人的物欲。如孔子对颜回的评价“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人也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即高度肯定了颜回这种淡泊物欲的心态。

人与人的关系:每个人都是其生命舞台的主角,所有相遇、相处的人都是出现在这个舞台上的配角。配角的质量决定主角的生活质量;主角的个人修养,决定了谁是他生命舞台的配角。核心是提升自我素质加强自身修养。墨子对于与人相处的建议是:爱人者必见爱也,而恶人者必见恶也。

人与社会的关系: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国家利益冲突时,我们应如何处理。林则徐给我们的示范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趋避之;范仲淹的原则是“先天下之忧而有,后天下之乐而乐”。

人与时空的关系:王阳明在人生弥留之际给追随者的遗言:此生光明,夫复何言;文天祥面在外敌的威逼利诱是对民族的呐喊: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胡琏将军在与日寇石牌之役决战前夕与妻儿的留书:人生百年,终有一死,死得其所,正宜欢乐。

为什么要格物致知(浅议格物致知)(5)

综上所述,“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研究世界观、价值观与人生观的问题,前面四者作为一个整体,侧重于世界观、价值观的研究,目的是确定世界对我意味着什么;后四者研究人生观的问题,侧重点在于我对世界意味着什么。前后之间具有强关联性,不能割舍开来分析研究。研究“格物、致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与人生观,有利于我们在纷繁的世界中“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念过去、不惧未来”,更从容地生活。

为什么要格物致知(浅议格物致知)(6)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