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梅核气能自愈吗(梅核气病咽异感症)

梅核气病(咽异感症)中医诊疗方案(试行),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慢性梅核气能自愈吗?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慢性梅核气能自愈吗(梅核气病咽异感症)

慢性梅核气能自愈吗

梅核气病(咽异感症)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耳鼻喉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6—94),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中医耳鼻咽喉科学》(第二版)(王士贞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年)。

(1)以咽部异物阻塞感为主要症状。其状或如梅核,或如炙脔,或如贴棉絮,或如虫扰,或如丝如发,或如痰阻,或如球如气,咯之不出,咽之不下,不痛不痒,不碍饮食及呼吸。

(2)多于情志不舒、心情郁闷时症状加重。

(3)咽喉部及食道无异常。

2.西医诊断:参照全国高等医药院校8年制教材《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第2版(孔维佳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年)。

(1)咽部或颈部中线有团块阻塞感、烧灼感、痒感、紧迫感、黏着感等。

(2)注意区分器质性病变和功能性因素,排除咽部、颈部上呼吸道、上消化道等部位的隐蔽性病变。

(3)注意区分全身性因素和局部因素,区分急性传染病、血液系统疾病和内分泌系统疾病在咽部的表现。

(二)证候诊断

1.肝气郁滞证:咽喉异物感,或如梅核,或如肿物,吞之不下,吐之不出,但不碍饮食。或抑郁多疑,胸胁脘腹胀满,心烦郁怒,喜叹息。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

2.痰气交阻证:咽喉异物感,咽喉多痰,咳吐不爽,或咳嗽痰白。肢倦纳呆,脘腹胀满,嗳气。舌淡红,苔白腻,脉弦滑。

二、治疗方案

(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

1.肝气郁滞证

治法:疏肝理气,散结解郁。

推荐方药:加味逍遥散加减。柴胡、薄荷、当归、白芍、丹皮、茯苓、川楝子、山栀、生姜、甘草等。

中成药:加味逍遥散、逍遥颗粒等。

2.痰气交阻证

治法:行气导滞,散结除痰。

推荐方药:半夏厚朴汤加减。半夏、厚朴、生姜、苏叶、茯苓、陈皮、甘草等。

中成药:越鞠丸等。

(二)针灸治疗

1.体针

毫针刺廉泉穴,针尖向上刺至舌根部。或取合谷、内关、天突穴,每日1次。

2.浅针

取长针于咽部浅刺,养阴生肌散或冰硼散吹咽部。

(三)护理

1.慎起居,节饮食,禁烟酒。

2.注意情志护理,针对患者的精神因素,耐心解释,进行心理疏导,解除其心理负担,增强治疗信心。

三、疗效评价

(一)评价标准

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6—94)。

梅核气病中医证候分级量化评分标准

主证

0分

3分

6分

9分

异物感

咽部偶有异物感

咽部常有异物感

咽部持续异物感

次证

0分

2分

4分

6分

胸闷

偶有

胸胁胀闷

胸胁脘腹胀满

叹息

偶有

时作

频繁

咯痰

痰少

痰时多时少

痰多

治愈:咽部异物感等症状消失,积分减少≥95%。

显效:咽部异物感等症状减轻,积分减少≥70%,<95%。。

有效:咽部症状和体征减轻,体征积分减少≥30%,<70%。

无效:咽部异物感无明显变化或积分减少<30%。

(二)评价方法

1.记分方法:根据以上中医证候量化表内容,由医生询问及检查患者的情况后填写门诊评分记录,根据患者症状体征进行评分。

2.疗效评估方法:在治疗前与治疗后分别对患者的症状体征进行评分,根据总分值改变判断为痊愈、显效、有效、无效。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