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洪洞大槐树祭祖寻根(近万名移民后裔的祭祖乡音)

山西洪洞大槐树祭祖寻根(近万名移民后裔的祭祖乡音)(1)

此次大典以“四海归源 清明共祭”为主题。 张云 摄

此次大典以“四海归源 清明共祭”为主题。 张云 摄

中新网临汾4月5日电 题:近万名移民后裔的祭祖乡音:洪洞大槐树,我们回来了

作者刘小红

“大槐树,我们回来了”······5日,在山西洪洞大槐树景区举办的“第二十九届洪洞大槐树文化节寻根祭祖大典”上,近万名移民后裔以及来自河北邯郸万安村几十名村民在现场齐声高呼,表达着各自的思乡之情。

山西洪洞大槐树祭祖寻根(近万名移民后裔的祭祖乡音)(2)

洪洞古槐,承载着亿万古槐后裔的“老家情节”。 张云 摄

洪洞大槐树移民史

元末明初,频繁的战争和灾害使全国许多地方十室九空,而洪洞所在的晋南地区人口稠密。1371年至1417年间,明朝在洪洞大槐树下设局驻员,大规模迁民18次,总数达百万之众,迁往京、冀、豫、鲁、皖、苏、鄂、秦、陇等18个省市,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历时最长、范围最广的官方移民。

山西洪洞大槐树祭祖寻根(近万名移民后裔的祭祖乡音)(3)

图为宋先生将万安村宋氏家族最大的族谱带到祭祖大典现场。 张云 摄

600年后,槐乡后裔遍布海内外多个国家和地区,繁衍后裔数以亿计。每年清明祭祖时节,散落在海内外的游子便会向祖籍大槐树聚拢。因此,洪洞古槐,承载着亿万古槐后裔的“老家情结”。

移民后裔回乡祭祖

村名一样的两个村庄,一个在河北邯郸,一个在山西洪洞。对此,邯郸万安村村民宋先生来到洪洞万安村,经过一番了解后发现,两个地方不仅村名一样,就连村民们说话时所用的方言也是一样的,且洪洞万安村有三个姓氏,而宋先生所在的邯郸万安村也有三个同样的姓氏。后经族谱认证,邯郸万安村的村民们就是从山西洪洞县移民出去的。

山西洪洞大槐树祭祖寻根(近万名移民后裔的祭祖乡音)(4)

为了顺应亿万移民后裔的共同心愿,洪洞县从1991年开始已连续举办了28届大槐树文化节寻根祭祖大典。 张云 摄

如果说乡音是跨越600年最亲切的记印,那么族谱就是延续600年最有力的证明。当天,宋先生将万安村宋氏家族最大的族谱带到祭祖大典现场,这份长约6米、高约3米的族谱,自明朝万历年间开始记载,经过宋氏子孙不断修补完善,这份族谱已经记录了14代人,族谱上清晰的记载着,邯郸万安村村民的根祖就是在山西洪洞。

正值清明祭祖之日,邯郸万安村上至80岁老人,下至6岁孩童等几十名村民一起回到了“老家”洪洞,共同祭拜祖先,与洪洞万安村的村民们相拥一起,共话亲情。

举行第29届洪洞大槐树文化节寻根祭祖大典

山西洪洞大槐树祭祖寻根(近万名移民后裔的祭祖乡音)(5)

山西洪洞大槐树景区举办的“第二十九届洪洞大槐树文化节寻根祭祖大典”。 张云 摄

为了顺应亿万移民后裔的共同心愿,洪洞县从1991年开始已连续举办了28届大槐树文化节寻根祭祖大典。

5日当天,祖大典在18声礼炮声中拉开帷幕。此次大典以“四海归源 清明共祭”为主题,分为“开场”“佈供”“乐舞祭”三个篇章,通过恭迎汾河水、舜王土,恭请大槐树移民先祖,鸣炮、启门、敬献三牲、五谷、肴馔、美酒,敬献花篮,敬献乐舞等内容,虔诚祭奠大槐树移民先祖。据悉,此次祭祖大典按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大槐树祭祖习俗”传统祭祖流程,并结合洪洞当地民间祭祀规程进行。

移民后裔黄泽岭告诉记者:“据我们的家谱记载,明朝初年,我们的祖先也是随着移民的队伍迁到现在的山东聊城,所以我每年都带着家乡父老乡亲的嘱托来大槐树寻根祭祖。”

目前,通过家谱、族谱、地方志书记载征集回来的大槐树移民姓氏已达到1230多个。对此,洪洞大槐树祭祖园景区管理人员何东海说,有一句话是全球凡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大槐树移民的后裔。他认为:“大槐树景区不单是一个景区,更是中华民族代表着家、代表着血脉相连的一个符号。”(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