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为生物基新材料(安徽蚌埠双基)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原创稿

近日,第二届国际新材料产业大会在安徽省蚌埠市成功举行,设在蚌埠会展中心的大会展览展示活动环节,不仅搭建了企业交流的平台,也让蚌埠市民近距离感受到新材料的魅力。

蚌埠为生物基新材料(安徽蚌埠双基)(1)

由聚乳酸材料制成的餐盘和水杯。蚌埠市委宣传部供图

展览中心安徽丰原集团展厅内,一件件“普通T恤”引起了不少参观者的好奇。“这是一件聚乳酸材料制成的衣服,它的原料其实就是秸秆!”安徽丰原集团副总经理陈礼平自豪地介绍,以秸秆为原料制成的贴身衣服,手感柔软舒适,而且具有抑菌、抗螨、不回潮的优点,还环保无毒可降解。

经过20多年的研发,玉米、薯类、秸秆等田间地头常见的农作物,都已成为丰原聚乳酸制品的原材料。陈礼平介绍,经过加工,“秸秆”转换形态,成为T恤、衬衫、餐盘、地毯甚至是插线板。“可以这么说,咱们的生活中除了钢铁、水泥和矿产品,所有用品都可以将秸秆作原料,也就是‘万物秸秆造’。生物基新材料为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了更多思路。”陈礼平说。

田间地头的农作物摇身一变,成为低碳材料,与此同时,一块玻璃在蚌埠市实现“双碳”目标的过程中被赋予了更多使命。

蚌埠为生物基新材料(安徽蚌埠双基)(2)

蚌埠市体育中心顶层覆盖着光伏发电玻璃。崔固成摄

在凯盛集团-中建材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展示厅内,一块发电玻璃被红色窗帘遮挡,拉开窗帘,连接在玻璃上的三个灯泡就会发光。工作人员介绍,不管是在室内还是阴雨天,只要有一点光,这块玻璃就能发电。这种由凯盛集团研制生产的铜铟镓硒和碲化镉发电玻璃,如今已广泛应用于多种场景。

在龙子湖区,凯盛集团建设的单体规模10MW薄膜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应用示范项目,年发电超过1100万千瓦时、收益约900万元,实现了建筑从“高能耗向低能耗、正能耗”转变,为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提供了蚌埠方案。据了解,蚌埠市光伏建筑一体化应用面积约150万平方米,已在蚌埠体育中心等18个建筑项目安装薄膜太阳能发电产品,面积约17万平方米,装机容量达到24MW。

作为中部地区重要的老工业基地城市和安徽省重要新兴产业基地,近年来,蚌埠聚焦突出发展硅基生物基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命健康、绿色食品、文旅融合和数字创意六大新兴主导产业,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产业体系转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创新主导的新型轨道。紧盯六大新兴主导产业发展方向和技术需求的背后,正是蚌埠聚力推动产业升级,助力“双碳”目标、促进绿色转型的信心与决心。

如今,绿色的发展方式、生活方式,已经成为蚌埠市上下的一致行动。绿色,也必将为蚌埠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注入蓬勃的生机活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