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冷门人物形象(红楼梦作者是七位女性)

红楼梦冷门人物形象(红楼梦作者是七位女性)(1)

吴玲,云南省红楼梦学会会长,研究《红楼梦》十三年,出版红学专著《红楼梦真相还原》。《红楼梦真相还原》显著观点:

1. 《红楼梦》主题思想是要求男女平等。具体说,就是要求婚姻自主、个性解放;要求女人能像男人一样建功立业,参政议政,管理国家;

2. “曹雪芹”不是《红楼梦》作者的真实姓名,只是作者的笔名,是一组具有深刻含义的寓意符号。《红楼梦》是由包括江苏常州女诗人王采薇、钱孟钿,云南晋宁女诗人李含章在内的七位女性集体创作完成;

3.《红楼梦》一百二十回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其章回结构与故事情节是根据“《红楼梦》章回结构图”精心安排、填写组装出来的,《红楼梦》通部书稿是完整的;

4.《红楼梦》的写作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初稿的写作阶段。写作地点在江苏省南京市小仓山随园,写作时间从乾隆三十三年(即1768年)到乾隆三十九年(即1774年)。第二个阶段是对初稿进行增删修改,分章回、理目录的过程,写作地点在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县;

5.《红楼梦》是一部女人的伤心血泪史,是一部女权主义的宣言书。

6. 《红楼梦》阐述的终极目标就是追求“八一地天泰卦”象征的理想社会,即追求一个男女平等,男女各就其位,各司其职,社会和谐稳定的理想社会。

7. 用十年在北京推广《红楼梦》的传书人,即传说中的“曹雪芹”,就是乾隆朝大诗人黄景仁,其杰出诗才享有“乾隆六十年第一人”之美誉。“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全家都在风声里,九月衣裳未剪裁”就是他的名句。

红楼梦冷门人物形象(红楼梦作者是七位女性)(2)

清代诗人黄景仁

大家好!上一讲我们讲了《红楼梦》独特的写作方法。今天我们讲《红楼梦》作者是谁?

大家都知道,《红楼梦》作者是曹雪芹,可现在我要告诉大家,“曹雪芹”并不是作者的真实姓名,只是作者的笔名,是一组具有深刻含义的寓意符号。《红楼梦》真正的作者是七位女性。七位作者的分工是,其中,四位为文字作者,一位为审稿、主编,一位为章回结构图的设计者,一位就是批注者脂砚斋。

七位作者中,有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县的女诗人王采薇、钱孟钿。王采薇加入《红楼梦》创作团队时只有16岁,她的艺术形象就是林黛玉。钱孟钿加入的时候有29岁,她的艺术形象是李纨。其中,还有云南省昆明市晋宁县的李含章。李含章加入的时候有24岁,她的艺术形象就是贾探春。

说到这里,大家一定有疑问:问我这样说的根据是什么?由于篇幅限制,这个问题今天只举一个例子来说明,今后会详细讲。

在第二十一回,贾宝玉在林黛玉那里洗脸,袭人便生贾宝玉的气。因为袭人认为自己会成为贾宝玉的小妾,她担心贾宝玉娶林黛玉为妻,担心林黛玉的性格容不下自己。所以贾宝玉回来后袭人没有理他,贾宝玉就气呼呼地看《南华经》。看了《南华经》之后续写了一段话,这段话翻译之后的字面意思是:

烧掉花儿散洒麝香,那么闺阁中的女孩才能隐藏她们的劝说;如果毁掉宝钗仙女般的美貌姿态,抿灭黛玉的灵巧才情,除去因为愉悦而产生的情意,那么女孩子的美丑是没有区别的。她们如果不说那些规劝的话,相互间就没有发生矛盾的忧虑了;毁掉她们的仙姿美貌,就不会有恋爱之心;抿灭她们的灵巧,就不去思想情意了。像宝钗、黛玉、袭人、麝月这些人,都会张开她们布好的陷阱,用自己最迷人的地方来迷惑天下的人,使其陷入缠绵眩晕之中。

而真实意思却是:

如果女孩们抛弃袭人和麝月对贤惠的追求,抛弃委身依附于男子去取得荣华富贵的念头,那么女孩的规劝也就会隐藏起来。如果女孩们能认识到自身的社会处境是一样的,不再把自己的未来寄托在男子的身上,她们之间就不会因对未来感到忧虑而发生矛盾了。如果女孩们抛弃用美貌、灵巧作为获得情爱的手段,像宝钗、黛玉、袭人、麝月这些人,都会在属于自己的范围内张扬自己的优点,展现出自己高深的生存本领,从而用女性的才华使天下人认识到没有看清女性的价值,女性才华的显现会令天下人看得眼花缭乱。

作者非常自信自己的才华,一部《红楼梦》就让我们欲罢不能,眼花缭乱。

《南华经》又叫《庄子》,是道家的著作。尊重女性、男女平等是道家最光辉灿烂的人文思想。

在这一段话中,脂砚斋批注说:“为续《庄子因》数句,真是打破胭脂阵,坐透红粉关,另开生面之文,无可评处。”

大家知道,“胭脂” 、“红粉”从古至今都是指代女子,而“阵”的本义是“队伍”;“破”的本义是“揭穿”;“透”的本义是“泄露”。“关”指事物最紧要的部分,在此指“真实意图”。

所以“打破胭脂阵,坐透红粉关”的意思是说:续写《庄子因》,差点把这群女子队伍的真相揭穿了,差不多把这群女子写作《红楼梦》的真实意图都泄露了。

那么,“曹雪芹”这组寓意符号有什么含义?有两层含义:

第一层、暗喻女人在漫长的社会角色中,被历“朝”历代男权社会、男权意识所压制、所扼杀,从而生发出来的“血”泪“情”。

第二层、暗喻代表女人的“花草”用一部《红楼梦》开始在男权社会中,种下一棵耐寒的芹菜幼苗。作者希望《红楼梦》倡导的主张像芹菜幼苗一样能越过寒冬蓬勃生长。

作者为什么会选“芹菜”作为寓意符号?这是芹菜的象征意义所决定的。

芹菜耐严寒,幼苗在-7℃的低温下也能生长。这使芹菜不但成为具有旺盛生命力的象征,还被赋予了抗冰雪严寒的品质。所以古人以芹菜比喻抗雪斗寒的精神,苏东坡就经常以“芹”自比。作者因此才会选中芹菜作为寓意符号。

“曹雪芹”的寓意,《红楼梦》的问世,是这群女性充满叛逆精神的抗争产物,从这个意义上说,《红楼梦》是一部女人的伤心血泪史,是一部女权主义的宣言书。

作者在书中又会如何阐述她们的思想?下次再说!

  • 版权声明: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文章作者吴玲,如转载,请注明出处

  • 云南省红楼梦学会Ynshlmxh,呈现精彩内容

点击下面链接了解详情:

红学家吴玲:全新解读《红楼梦》系列讲座

红学家吴玲:《红楼梦》的写作方法有何独特之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