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叙插叙补叙怎么区分(什么是顺叙倒叙)

#打卡挑战局#专题08 辨识顺叙、倒叙和插叙

【典型例题(一)】

珍珠鸟(节选)

①真好!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我把这对鸟儿放在一个用竹条编成的笼子里。笼子里还有一卷干草,那是小鸟舒适而又温暖的巢。

②我把它挂在窗前。一盆吊兰的垂蔓盖在鸟笼上,珍珠鸟就像躲进幽深的丛林一样安全。

③三个月后,那愈发繁茂的绿蔓里边,发出一种尖细又娇嫩的鸣叫。我猜到,是它们有了雏儿。过不多久,忽然有一个小脑袋从叶间探出来,拨开绿蔓一看,正是这个小家伙!瞧,多么像它的母亲:红嘴红脚,灰蓝色的毛,只是背后还没有生出珍珠似的白点;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

④起先,这小家伙只在笼子四周活动,随后就在屋里飞来飞去,一会儿落在柜顶上,一会儿神气十足地站在书架上,一会儿把灯绳撞得来回晃动。渐渐地它胆子大了,竟然落到了我的小桌上。它先是离我较远,见我不去伤害它,便一点点挨近,然后蹦到我的杯子上,俯下头来喝茶,再偏过脸瞧瞧我的反应。后来,它完全放心了,索性用那小红嘴,“嗒嗒”啄着我正在写字的笔尖。我用手抚一抚它细腻的绒毛,它也不怕,反而友好地啄两下我的手指。

⑤看着这可爱的小家伙,我不由自主地发出了一声呼唤: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

想一想:文章第四自然段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导引

作者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写出了珍珠鸟的活动范围。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连接词写出了“这小家伙”逐步信赖“我”的过程。

【典型例题(二)】

一张照片的回忆

①我有一个彩色的相夹,里面夹着我和爸爸、妈妈照的一张“全家福”。上面的我笑得多开心啊!可是现在一看到它,我就忍不住想哭。

②看着照片,我的思绪飞回到三年前的一个夏天——爸爸、妈妈说要带我去北京玩,我高兴得蹦起来。那天,妈妈默默地为我换上一身新衣服,我们一家坐飞机来到北京。

③在北京,我们玩得可开心啦。一晃三天过去了,我们要回家了。我真舍不得离开美丽的北京。当我们再次走到天安门广场时,我看到一位照相的叔叔走过来了,就灵机一动,喊:“爸爸、妈妈,我们在这儿照张相吧!”于是,爸爸用他那粗壮有力的大手把我抱起,妈妈用脸贴着我的小脸蛋,我呢,一手搂着妈妈,一手搂着爸爸。我觉得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④然而好景不长,这张照片竟成为我痛苦的回忆。后来,爸爸和妈妈经常为了一点小事吵架,而且越吵越激烈。最后爸爸去了外地的窑厂工作,便再没有回家。终于,在我去年过生日那天,爸爸从窑厂回来了,邀请了亲朋好友,为我风风光光地过了一个10岁的生日。那天我本应该很开心,可是看到爸爸和妈妈一句话也不说,只是默默地做事,我心里很难过。第二天,爸爸又匆匆忙忙地回窑厂去了。

⑤后来,从邻居口中得知,爸爸和妈妈要离婚了。我听了怎么也不相信,整整一个下午,我只知道哭,晚饭也没吃,不知道什么时候迷迷糊糊地睡着了。在梦里,爸爸正冲着我笑,还轻轻地拍着我的肩膀。我高兴地大喊:“爸爸。”醒来却发现原来只是一场梦。

⑥亲爱的爸爸,您听到儿子深情的呼唤了吗?已经三年了,这张照片仍然是崭新的,我一直小心地珍藏着。亲爱的爸爸,您快回来吧!我和妈妈等着您再拍一张“全家福”!

想一想: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导引

作者先写了“我”一看到这张“全家福”就想哭,吸引读者阅读兴趣。然后思绪回到三年前,讲明了这张“全家福”的故事。先写眼前的事物,由此引起回忆,再追叙往事。这种写作顺序就是倒叙。

【典型例题(三)】

谢谢,你拉得真好

①和朋友一起外出,在天桥上遇见了一个少年在卖艺。

②少年一身破旧的衣服,肩上的小提琴也很破旧,他的脸上一副麻木的表情,身前的盆子里散落着几枚硬币。我不知道他努力演奏的是什么音乐,但是我能清楚地分辨出,他的技艺并不高超。

③我掏出钱包,想同样丢下几枚硬币。朋友阻止了我的举动,拉着我站在那里倾听起来。少年的眸子显露出一丝生气,琴声也不再那么枯涩。一曲奏罢,朋友对少年鞠了一躬,掏出几张人民币放在盆子里,对少年说了句:“谢谢,你拉得真好。”我清楚地看到,少年的眸子里有亮晶晶的东西滑落。

④朋友是个小有名气的小提琴家,他怎么会赞扬如此蹩脚的技艺呢?和朋友离开天桥后,我问起朋友刚才的举动。朋友叹了口气说:“这个孩子像极了当年的我。”于是,朋友对我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⑤在他读高中的时候,决定报考音乐专业,但贫寒的家境在为他买了一把便宜的小提琴后,已经根本无法把他送到辅导学校去学习小提琴了。为了筹集自己的学费,他带着小提琴,用他那蹩脚的技艺在天桥上卖艺。天桥上人来人往,偶尔有好心人丢下几枚硬币,伴随着的是怜悯的目光。本就有些自卑的朋友感觉自尊心受到了严重的打击,他感觉到他的技艺逐步下降,他的行为是对艺术的一种亵读。有很多次他都想跑回家,发誓再也不去卖艺了。

⑥有一天,在他卖艺的时候,有个老人站在他的旁边静静倾听。在临走的时候,老人对他鞠了一躬,对他说:“谢谢你,你拉得真好。”朋友第一次感觉到了尊重,感觉到了对艺术的尊重,对人的尊重。从那以后,朋友在外出卖艺的时候,再也不是以自卑的心态去演奏,而是倾注了所有的热情,用心去演奏,技艺也不断提高。

⑦“后来,我读了大学,却再也没有见到过那个老人。”朋友对我说,“时至今日,我一直都在感激那个老人。是他告诉我,尊重远远比廉价的怜悯更为重要。”

⑧我深深地被打动了。是啊,对一个落魄的人来说,尊重远远比廉价的怜悯更重要。

想一想: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导引

作者先写“我”和朋友欣赏少年的琴声,⑤⑥段插入朋友曾经卖艺的故事,补充交代了朋友对天桥上的少年说“谢谢,你拉得真好”的原因,最后点出“尊重比怜悯更为重要”的主题。

答题模板

顺叙、倒叙、插叙

1.定义、作用

(1)顺叙:按照事件发生发展的先后顺序来进行叙述的方法,先发生的先说,后发生的后说。

作用:使叙述的事件从头到尾,次序井然,条理清楚。

(2)倒叙:根据表达的需要,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重要、最突出的片断提到文章的前边,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按事情原来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的方法。

作用:设置悬念,更能引人入胜,同时也可以避免叙述的平铺直叙和结构的单调。

(3)插叙: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展开情节或刻画人物,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内容的叙述方法。

作用: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作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使情节更完整,结构更严密,内容更充实。衬托中心人物,丰富情节、深化文章主题。

2.辨识技巧

(1)顺叙通常是将一件事情有头有尾地叙述下来。可以按时间顺序、地点的转换顺序、事情发展顺序叙述;

(2)倒叙通常是把结局放到文章的前面;

(3)插叙只是暂时中断叙述,插入一段介绍或故事,如果删去,并不会改变全文中心。

你学会了吗?我们来挑战一下下面的试题吧!

(一)夜捉泥鳅

①夏天,当夜幕降临的时候,村里人常常打起火把,到沟里捉泥鳅。

②暑假里的一天晚上,没有一丝风,空中青碧如一片海,白晃晃的月光洒满大地。我和邻居的堂哥一起去捉泥鳅。

③我们点燃火把,拿着钳子和小竹篓,来到村边的一条沟渠边。我轻轻地拨开水边的杂草,瞪着眼睛搜索着。忽然,我发觉眼前像有什么东西在摆动,移近火把仔细一瞧,哇,原来是一条肥大的泥鳅在水底懒洋洋地歇凉。我屏住呼吸,张开钳子往水里插,心里默默地念叨着:“可要钳住!可要钳住!”

④眼看就要钳住泥鳅了,我的心好像快要跳出胸膛,手不由地抖了一下,泥鳅被惊动了,警觉地夺路而逃,转眼间钻入泥土里不见了。这时,我像泄了气的皮球。

⑤这时,堂哥对我说:“钳泥鳅不能紧张,眼睛要看准,动作要敏捷,等会儿你看我的。”我们接着找起泥鳅来,找呀找呀,终于又发现一条。机不可失,只见堂哥慢慢地把钳子插入水中,慢慢地靠近泥鳅,然后闪电般一夹,就把它给逮住了。站在一旁的我看得一清二楚。正巧,有一条泥鳅游了过来,我学堂哥的样儿钳。嘿,钳住啦!我高兴得跳了起来。

⑥夜深了,该回家了。我看看竹篓,里面有好些泥鳅。要不是堂哥催我回去,我还真想再捉几条呢!

1.把“白晃晃的月光洒满大地。”改成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释词语。

搜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的写作顺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最优秀的人是谁

①古希腊的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在临终前有一个不小的遗憾——他多年的得力助手,居然在半年多的时间里没能给他寻找到一个最优秀的关门弟子。

②事情是这样的:苏格拉底在风烛残年之际,知道自己时日不多了,就想考验和点化一下他的那位平时看来不错的助手。他把助手叫到床前说:“我的蜡所剩不多了,得找另一根蜡接着点下去,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③“明白。”那位助手连忙说,“您的思想光辉是得很好地传承下去。”

④“可是,”苏格拉底慢悠悠地说,“我需要一位最优秀的传承者,他(尽管 不但)要有相当的智慧,(还是 还)必须有充分的信心和非凡的勇气。这样的人选直到目前我还未见到,你帮我寻找和发掘一位好吗?”

⑤“好的,好的。”助手很温顺、很尊重地说,“我一定竭尽全力地去寻找,绝不辜负您的栽培和信任。”

⑥苏格拉底笑了笑,没再说什么。

⑦那位忠诚而勤奋的助手,不辞辛劳地通过各种渠道开始四处寻找了。可他领来一位又一位,总被苏格拉底一一婉言谢绝了。有一次,当那位助手再次无功而返地回到苏格拉底病床前时,病势严重,无法医治的苏格拉底硬撑着坐起来,抚着那位助手的肩膀说:“真是辛苦你了,不过,你找来的那些人,其实还不如你……”

⑧“我一定加倍努力。”助手言辞恳切地说,“找遍城乡各地,找遍五湖四海,我也要把最优秀的人选挖掘出来举荐给您。”

⑨苏格拉底笑笑,不再说话。

⑩半年之后,苏格拉底眼看就要告别人世,最优秀的人选还是没有眉目。助手非常惭愧,泪流满面地坐在病床边,语气沉重地说:“我真对不起您,让您失望了!”

①①“失望的是我,对不起的却是你自己。”苏格拉底说到这里,很失望地闭上眼睛,停顿了许久,才又不无哀愁地说,“本来,最优秀的就是你自己,只是你不敢相信自己,才把自己给忽略、给耽误、给丢失了。其实,每个人都是最优秀的,差别就在于如何认识自己,如何发掘和重用自己。”

1.在文章括号里适当的关联词上打“√”。

2.短文采用倒叙(顺叙、倒叙、插叙)的写法。

3.联系上下文仔细读读下面的话,再填写。

“我的蜡所剩不多了,得找另一根蜡接着点下去……”话中第一个“蜡”指__________________;第二个“蜡”指_____________________。苏格拉底说这话的目的是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短文你有何感想,请把它写下来,也可用名人名言来表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故乡的小草

①离开家乡在外地读书已近一年,故乡的一切(A无时无刻 B每分每秒)不使我怀念,其中我最怀念的是故乡江堤上的小草。

②春节刚过,故乡的万物还在沉睡,是它——小草,第一个给故乡送来了春天的信息。清晨,打开门一看,堤坡上冒出了星星点点、嫩嫩的淡黄色小芽,一个个像刚落地的娃娃,挤眉弄眼地打量这个世界。不几天,再看,它们一个个又像魔术师似的变了:多了、绿了、高了,在微风的吹动下,欢快地抖动着身子向你点头微笑呢!散在这草丛中的各种各样的花,像星星一样调皮地朝你眨着眼睛。早晨,翠绿的叶片上凝着几滴晶莹的露珠,阳光下,特别耀眼。弯下身,掐下一片来放在嘴里嚼嚼,清凉中还有点甜味呢!

③难怪每天一大早,羊儿、猪儿、牛儿满堤都是,它们(A栩栩如生 B津津有味)地啃吃这些嫩叶,就像饥饿的婴儿吸着母亲的奶液。然而奇怪的是,这些小精灵就像变戏法似的一夜之间又恢复了原来的形状,在卷成筒形的叶蕊里,又抽出几片新的嫩叶来。就这样抽了又抽,仿佛那叶筒里有抽不完的叶片。啊,小草,你真好,一刻也不停息地打扮着故乡的春天!

④夏天的草儿更美。看,那稠密的草儿像一条碧绿的毯子覆盖在堤坡上。

⑤傍晚时分,灿烂的晚霞给大地罩上了一层红纱帐。在江中戏完水的男孩们躺在这天然的红纱帐遮盖的绿毯上,戴着草儿编成的“侦察兵”式的帽子,从坡上滚到坡下,尽情地戏闹。女孩们掐下一朵朵野花插在头上,在嬉笑声中(A蹑手蹑脚 B窃窃私语)。夏天,也是涨水季节,小草又主动承担了保护河堤、抵御洪水的重任,用自己的生命保护了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使江水不能越雷池一步。啊,小草,你又成了故乡的义务“哨兵”。

⑥秋冬季节,小草枯萎了,人们把它割回当柴烧,柴灰撒在田里作肥料。

⑦这正是小草的精神所在——牺牲自己、造福他人,更可贵的是:它的身子枯萎了,却把根深深地扎在地下。不信,扒开雪去,拨开几层土皮,会看到一缕缕充满生机的根,正如唐朝诗人白居易所说:“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小草的(A精神品质 B人格魅力)是高尚的,意志是顽强的。

⑧我爱故乡江堤上的小草,我爱它顽强的意志,我爱它牺牲自己、造福人类的精神。我愿做一株小草,增添故乡的春色。

1.请为文中的括号处选择最恰当的词语,并将序号按顺序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 ___ ___ ___

2.文中第④自然段的画线句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将__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_,形象生动地写出______(填季节)的小草______的特点,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3.文中第⑤自然段画线的句子属于______描写,为下文孩子们在草地上嬉戏营造了温馨美好的气氛。

4.品读文章,将下列空白处填写完整。

本文按照______顺序写了______(地点)的小草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______,并借此赞美了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这样的写作手法叫作____________。

5.下列选项中最能够准确概括本文主要内容的一项是( )

A.本文主要写了春天来临,小草争相发芽,打扮着故乡。

B.本文主要写了一年四季小草都在生长,赞美了小草顽强的生命力。

C.本文借写故乡小草顽强的意志和奉献的精神,赞美了小草牺牲自己、造福人类的品质,也表达了对故乡的怀念。

倒叙插叙补叙怎么区分(什么是顺叙倒叙)(1)

倒叙插叙补叙怎么区分(什么是顺叙倒叙)(2)

倒叙插叙补叙怎么区分(什么是顺叙倒叙)(3)

倒叙插叙补叙怎么区分(什么是顺叙倒叙)(4)

倒叙插叙补叙怎么区分(什么是顺叙倒叙)(5)

倒叙插叙补叙怎么区分(什么是顺叙倒叙)(6)

倒叙插叙补叙怎么区分(什么是顺叙倒叙)(7)

倒叙插叙补叙怎么区分(什么是顺叙倒叙)(8)

倒叙插叙补叙怎么区分(什么是顺叙倒叙)(9)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