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原写白鹭(郭沫若版离离原上草)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唐.白居易

公元786年到787年间,少年白居易写下这首《赋得古原草送别》,从此名动长安。诗写得很简单,通俗易懂,明白如话,但仅是三、四两句这10个字,就是后世难以超越的经典。

既然是好诗,就一定会有人效仿,白居易这首诗效仿的人自然也不少,其中最有名的有两位:一位是北宋的怪才林逋,一位是郭沫若。

郭沫若原写白鹭(郭沫若版离离原上草)(1)

白居易诗问世195年后,北宋怪才林逋模仿着写了一首宋词《点绛唇》。林逋以鹤为子、以梅为妻,虽然行为有些怪,但却是两宋公认的词坛高手,他的《山园小梅》更是咏梅诗中的经典,他模仿的宋词自然水平不差。1000多年以后,现代文坛巨匠郭沫若也仿成了一首现代诗,郭老是新诗的代表人物之一,水平也是不低的。

郭沫若原写白鹭(郭沫若版离离原上草)(2)

自此,唐诗、宋词、现代诗版本的《草》便都出来了。三首诗的水平相比,很显然宋词和现代诗是比不过白居易的原作。但后两首仿作,又是否具有可比性呢?本期让我们一起来品一品:

《点绛唇·金谷年年》

北宋. 林逋

金谷年年,乱生春色谁为主?余花落处,满地和烟雨。

又是离歌,一阕长亭暮。王孙去,萋萋无数,南北东西路。

郭沫若原写白鹭(郭沫若版离离原上草)(3)

林逋这首词通篇以春色和草色书写离别的感伤,词的上片,开篇就用了典故。以“春色无主”书写自己的离别的无奈,用“落花”、“烟雨”等意象,写出了“烟雨中”的凄美。

词的下片,由视觉转到听觉,一曲离歌,响彻长亭暮色中。最后的落笔,几乎全是模仿白居易的《草》。“芳草萋萋”布满前路,渲染出古典诗词中一幅绝美的送别之景。这首词,写情不着痕迹;以草寄情,却没有出现一个“草”字,完美地诠释了古诗词的婉约和含蓄之美。

郭沫若原写白鹭(郭沫若版离离原上草)(4)

再来看郭沫若这首现代诗,写于1956年5月31日,这一年,郭沫若58岁。这首诗,将白居易的“野草”改成了郊野上的一片“青草”,它是理想的化身,在那个年代,给人带来了无穷的力量。这首诗用了多个“你”,通篇气势磅礴。“生生不息”、“不怕艰险、不怕寒冷、不怕风暴”等字眼,都是对白居易原诗“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诠释,很有力量。

郭沫若原写白鹭(郭沫若版离离原上草)(5)

纵观这首诗,充满了哲理,语言也很流畅,但却犯了现代诗常有的毛病:语言太直白了。很多新诗都有这样的问题,很容易把诗写成了口号。这样的作品,初读起来,会觉得颇有气势,但细品却并没有什么韵味,这也是很多人不怎么接受现代诗的原因。

郭沫若原写白鹭(郭沫若版离离原上草)(6)

白居易的唐诗写草,出神入化;林逋的宋词写草,婉约动人。与郭沫若的诗相比,确实是高下立判了。不过话说回来,我们也不能就此就全盘否定现代诗。郭老写这首诗的时候,现代诗兴起不过几十年,一切还在摸索阶段,能写成这样已是不易。任何新事物的发展都是需要时间的,希望现代诗能在老一辈的基础上慢慢改进,涌现出更多好的作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