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耐量主要用于诊断隐性糖尿病(诊断糖尿病的金标准)

糖耐量主要用于诊断隐性糖尿病(诊断糖尿病的金标准)(1)

对于糖尿病的诊断标准,除了空腹血糖标准外还有餐后2小时的血糖的标准,其中任何一个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即可诊断糖尿病,诊断糖尿病时测定进餐后2小时的血糖不是日常的饮食而是服用一定量的葡萄糖,不是测定快速血糖而是抽取静脉血测定血糖,这样才能更精确的诊断是否存在糖尿病。这时我们就要用到糖耐量试验(OGTT),下面我们就全面认识它。

糖耐量主要用于诊断隐性糖尿病(诊断糖尿病的金标准)(2)

一、什么是糖耐量试验

(OGTT)?

糖耐量试验,也称葡萄糖耐量试验,是指人体对所摄入葡萄糖的耐受能力,是诊断糖尿病的一种实验室检查方法。简单来讲就是口服一定量的葡萄糖后一定时间内血糖的变化。

正常人服用一定量的葡萄糖后,血糖浓度暂时性升高,但在2小时内血糖浓度又可恢复至正常空腹水平。若因内分泌功能失调等因素引起糖代谢失常时,食入一定量的葡萄糖后,血糖浓度可急剧升高,而且短时间内不能恢复到原来的浓度水平,称之为糖耐量异常。因此,糖耐量试验主要用于诊断试验者糖负荷后血糖是否正常。

二、什么人需要做糖耐量实验?

1、怀疑患有糖尿病,但仅凭空腹血糖结果不能确定者。

2、当空腹血糖高于正常范围但又未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者。

3、已确诊糖尿病,需对患者血糖分泌峰值,胰岛素分泌功能,C肽等做全面了解。

4、尿中葡萄糖显示阳性但血糖不高的。

5、怀孕妇女怀疑有妊娠糖尿病者。

6、有糖尿病家族史,空腹血糖正常但有乏力口渴等症状者。

三、怎样做糖耐量试验?

1、试验前1周停用一切可能升高血糖的药物,如激素类药物、利尿剂、避孕药、三环抗抑郁制剂等。

2、试验前3天,每天碳水化合物摄入量控制于250-300g,要有正常的体力活动,过分节食会造成人为的糖耐量异常。

2、试验前夜空腹8-14小时,也就是说至试验开始时要空腹8小时以上。

3、试验前及试验过程中要禁用任何食物、酒、咖啡、茶、可适当饮水,要保持情绪稳定、避免剧烈运动。

4、上午8点以前抽空腹血,5分钟内饮用含75克葡萄糖的水300ml。儿童按每公斤体重1.75克计算服糖量。

5、分别于饮糖水后1小时、2小时、3小时各抽血并测定血糖值。

四、怎样解读糖耐量试验的临床意义?

1.当静脉空腹血糖<6.1mmol/L,服糖后两小时血糖<7.8mmol/L,说明人体对进食葡萄糖后的血糖调节能力正常,为糖耐量正常。

2.当静脉空腹血糖≥7.0mmol/L或OGTT两小时血糖≥11.1mmol/L,说明人体处理服用后葡萄糖的能力明显降低,已达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3.当静脉空腹血糖<7.0mmol/L并且OGTT两小时血糖介于7.8~11.1mmol/L之间,说明人体对葡萄糖的调节能力轻度下降,已达到糖耐量低减的诊断标准。

4.当静脉空腹血糖介于6.1~7.0mmol/L之间,且OGTT两小时血糖≤7.8mmol/L,说明人体对服用葡萄糖后的血糖调节能力尚好,但对空腹血糖调节能力轻度减退,已达到空腹血糖受损的诊断标准。

五、影响糖耐量结果的因素是什么?

1、试前饮食。试前过分限制碳水化合物饮食可使糖耐量减低,试验结果呈假阳性。因此,在测糖耐量之前,必须保证正常饮食,每日碳水化合物不应少于150g,至少3天,这样检测结果才会准确。严重营养不良者,需要改善营养一段时间后再检测。

2、体力活动。长期卧床病人可使糖耐量受损,试验前剧烈活动可加速葡萄糖的利用,但由于交感神经兴奋,儿茶酚胺等升血糖激素释放,可使血糖升高,故试前病人应静坐或静卧休息至少0.5小时。

3、精神因素。情绪激动可使交感神经兴奋、血糖升高,故试验期间应避免精神刺激。

4、疾病和创伤。如急性心肌梗塞、脑血管病、外科手术及烧伤等均属应激状态,可使血糖暂时升高,糖耐量减低,甲亢等内分泌疾病或是有呕吐、腹泻等状况时血糖也会受到影响。因此,生病状态下不适合做糖耐量试验,应待病愈后恢复正常活动时再做此试验。

5、药物因素。糖皮质激素、某些降压药等药物都会影响血糖,使其升高、降低或出现波动。但不能为了排除药物对血糖的影响而擅自停药,应咨询专业的内分泌科医生,有医生决定是否能行糖耐量试验。

糖耐量主要用于诊断隐性糖尿病(诊断糖尿病的金标准)(3)

最后两点需要注意:

1、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简化糖耐量试验,即只取空腹和服75g葡萄糖后2小时标本测定血糖值,一般认为2小时值是关键性的。对于患有高血压、血脂异常、肥胖、冠心病史的患者,曾有妊娠糖尿病史及年龄超过40岁的人群更应提高警惕,要主动做糖尿病筛查。

2、由于那些糖尿病症状明显,空腹血糖高于正常者,通常已确诊糖尿病,临床上就不大推荐再做葡萄糖耐量试验了,如必须行此项检查,可以用100克白面馒头来代替75克葡萄糖,我们成为“馒头餐试验”,同样抽取静脉血来检测血糖,其诊断意义也是一样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