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鲁智深在哪个山上去当和尚(水浒传中鲁智深宗教信仰的转变)
导语:"大智如愚,大巧若拙",施耐庵所写的《水浒传》在四大名著之中或许算的上最不受人追捧的,他没有《西游记》光怪陆离的想象;没有《红楼梦》细致入微的刻画,也没有《三国演义》的奇谋大略。《水浒传》以他不动声色的方式,精彩自然的流露对底层百姓不畏强暴的赞美,以宋朝年间为历史依据,展现了社会底层人民的呐喊与抗争。艺术源于生活,小说自然也不例外,《水浒传》就是最大程度还原了那个时代的生活。
在《水浒传》中对一百零八位梁山好汉的描写可谓惟妙惟肖,其中除暴安良,劫富济贫的主体思想在施耐庵的字里行间体现得淋漓尽致,不过在人物的刻画之中鲁智深是一个比较特殊的英雄人物,他在一百零八位好汉之中算得上功德圆满之人,结局也算十分的好,并没有落到悲惨的地步。在鲁智深的身上表现出了的宗教信仰激烈的渴求与挣扎,矛盾与痛苦。从一个不敬佛门的弟子到成为最虔诚的信奉者,鲁智深的信仰转变是一个从执着到释然的过程,其中充满了许多的理性与智慧。
一、无奈削发1、鲁智深性格特点
英雄无谋,这是许多人对于《水浒传》中的英雄的评价,水浒中的英雄大多学问不高有勇无谋,虽然武艺高超大多数是无谋的,其实这只不过是表面现象罢了,他们不是"无谋",其实是"不谋"。他们有着自己的做事原则与价值判断,是出于最初本心的一种追随,而孟子则以是非之心来将其概括。鲁智深就是不谋的典型,在他刚开始的世界观中,他奉行的原则就是如此,对的事情,善良的事他做的义无反顾,而错的,不好的是他绝不姑息,也正是如此使得鲁智深惹上了官司,为了躲避灾难,出家为僧。
鲁智深画像
鲁智深本名鲁达,原本是渭州经略府提辖,作为一方小吏,领着固定俸禄的他,可以说在那样的一个年代里本来可以逍遥自在的生活,以此终老一生,可惜他不是那种甘于忍辱之人。鲁达的性格注定了他具有不惹事,不生事,不怕事的特点,对于做了的事情他也不悔,不怨,不惜,这正如同在《水浒传》他自己所说的一句话:"杀人须见血,救人须救彻。"
2、躲避罪行,与佛门结缘
秉持着这样的信念,鲁智深遇到了镇关西,镇关西是一个卖猪肉的屠户,因为颇具有地方势力,经常欺压百姓,金翠父女的遭遇便是如此。鲁智深听了金翠父女的遭遇后,愤怒异常,次日把金翠父女送走之后,便找镇关西算账。鲁智深的故意找茬,激起了镇关西的愤怒,两人便打斗了起来,鲁智深武艺超群,自然三两脚便把镇关西打死了。鲁智深看了郑屠死了就借郑屠假死的理由,然后就逃之夭夭。
鲁智深拳打镇关西插画
逃离之后的鲁智深被官府通缉,为了躲避灾难他躲到了帮助过的赵员外的家中,可是在赵员外家住了没有多久鲁智深得知官府缉捕甚紧,便打算离去,不像连累赵员外。赵员外为了报答鲁智深用自己早年前的五花度牒赠与鲁智深,让他到文殊院出家为僧,因为这样可以以躲避官府的缉捕。在犹豫之下,无路可退的他,便削发为僧。这是鲁智深与佛门的第一次结缘,在剃度之时他的师父智真长老说了:"灵光一点,价值千金。佛法广大,赐名智深。",其中便验证了鲁智深与佛法之间的缘分,只不过那时候的鲁智深对于佛家并不信奉。
二、大闹佛门,背离佛教出家为僧的鲁智深也并没有遵循佛家弟子的训诫,我行我素,他拿着一条禅杖,一领直裰,一顶光头,赤条条经常在寺院之中穿行,惹得其他僧人的不满。每次做早课的时候,鲁智深都在睡觉,甚至于打着坐还发出了极大的呼噜声,影响到了其他师兄弟的打坐修行,起夜之时甚至在佛殿后撒尿撒屎。鲁智深入佛门酒肉不戒,经常偷着到山下喝的酩酊大醉才回寺院,并且还经常破口大骂,这与佛门五戒,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四不妄语,五不饮酒其中多条背道而驰,这时候的鲁智深对于佛教嗤之以鼻,对于佛门的规矩视之无睹,虽然深入佛门,确算不上一位信奉者。
鲁智深出家五台山连环画
其中可以看出鲁智深对于佛教不信奉的事件便是鲁智深大闹五台山的事件。鲁智深喝酒多次破戒,被寺中职事僧人让其戒酒,并为此发生了剧烈冲突。鲁智深不想与众人起争执,便在山上呆了一久,久静思动的他下山散心,遇到了在半山亭碰到一个卖酒小贩。小贩拒绝买酒,却被鲁智深抢了去,付了钱的他开始畅饮起来,喝醉之后他借着酒劲,便回到了寺庙,被阻拦之后,一路上便以拳脚闯进了山门,前来制服他的僧人都被他打得狼狈逃窜。但智真长老最终对鲁智深只是稍加训诫。
鲁智深大闹五台山
鲁智深的性格怎么能安静得了,在呆了一久之后再度偷偷到了山下,喝的伶仃大醉,回寺途中,便耍起了酒疯,将半山腰的亭子撞坍。守门和尚关闭山门,不许鲁智深入寺。鲁智深直接将门外的两尊泥塑金刚打碎,撞门而入之后,在佛门最神圣的禅堂中肆意妄为。无奈之下智真长老不得不将其逐出寺庙,让他去自己师兄那安身立命。佛门讲究清修,"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是佛门的追求,而鲁智深却到处惹些尘埃。从他跨入佛门的目的,就说明他并非是一个虔诚的信奉者,再到他在寺庙之中的种种作为,毁佛像,破五戒,可以说那时候的鲁智深是一个佛教的背叛者,虽然入了佛门,却依旧是世俗的心态与行为方式。
大相国寺鲁智深雕塑
即使经由长老介绍,再度有了安身立命之所的鲁智深,依旧不改自己的习惯,在相国寺里看守菜园的他,没有了佛门约束,更是酒肉不离,整日同一些泼皮无赖混迹在一起,加上身上的纹身,使得他有了花和尚的称呼。"花和尚"本就是对佛教一种最大的背离,在相国寺的鲁智深有了后来到拔出杨柳,千里护送林冲的事情,情与义依旧在他的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佛门的五大皆空与他似乎并无关联。
三、对佛教的挑战对于佛教鲁智深开始只是入而不信,虽然有过一些违反戒律清规的事情,但是并不止于传达出对于佛教挑战的意味。可是在后来的火烧瓦罐寺,以及落草为寇,诛杀了许多人后,可以算得上他与佛教的观念发起了公开的挑战。
1、火烧瓦罐寺
鲁智深从五台山被赶出之后,赶往相国寺时,路过了一所较为破败的寺庙,就是瓦罐寺,瓦罐寺中的和尚其实早就被道士崔道成和丘小乙抓了起来,侠肝义胆的鲁智深看到后,便与两个人缠斗在了一起,双拳难敌四手的他,最终落败,只能逃到了赤松林,在林中遇到了史进,两人稍作调整之后,便再度打入寺院之中,联手之下将二人铲除了,而寺庙之中对的僧人早已自尽而亡,被两个道士掳来的女子也死了,见此情景鲁智深直接放了把火将瓦罐寺烧成了灰烬。
鲁智深火烧瓦罐寺
烧毁瓦罐寺可看作鲁智深对于佛门的一种挑战,首先作为一名佛家弟子,烧毁自己供奉的神像与寺庙在当时本就是大逆不道的行为,是对自己信仰的一种挑战。其次,佛家有好生之德,能化解人间疾苦,可是鲁智深看到的是,自己佛门中人被人俘获,受辱之后自尽而亡,百姓流离失所,惨遭泼皮无赖羞辱。佛门救济众生在这样的世道之下,也难逃这样的厄运,所以等待佛门拯救众生,不如自己拳头来的有效果,这样之下鲁智深烧毁了寺庙,烧掉的同时也是自己心中那一丁点的佛教信仰。
2、落草为寇
在自己的佛教信仰全部抛弃之后,见证了宋朝的腐败与黑暗之后,官逼民反,鲁智深便走上了一条反抗之路,最开始他在二龙山落草为寇,同后来入伙的杨志,武松一道做起了劫富济贫的事情,彰显小说宋朝缺乏的正义,代替官府除暴安良。到了后来二龙山并入到了梁山好汉的行列之后,在宋江的带领之下彻底成为了一个替天行道,除暴安良的反宋朝势力集团。
入伙梁山集团
在梁山的一百零八位好汉中,鲁智深是唯一的出家之人,他在梁山的征伐之战中立下了赫赫功劳,在多次征伐之战中,不论是与地方势力还是同官府势力的战斗中,鲁智深总是身先士卒,冲锋在前,自然死在他杖下的人不在少数。从落草到征战四方,鲁智深这时候信奉的是他自己的信仰,是一种狭义精神的体现,但是这样的精神之下堆积的是许多的尸骨,所以说对于鲁智深而言他虽然是个英雄,但从佛教的角度看显然是对于佛门的一种挑战。
四、皈依,佛性的觉醒万物归于初,鲁智深便是这样一个例子,看遍了人间百态的他最终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顿悟了佛门的真谛。在为宋江征服方腊之后,多人要求鲁智深还俗,享受官爵,娶妻生子,而鲁智深却果断拒绝了, 他以"洒家心已成灰,不愿为官,只图寻个净了去处,安身立命足矣。"回绝了。有人的解读是因为鲁智深不同意诏安,诏安之后除暴安良,替天行道的事早就变质,成为了朝廷迫害他人的帮手,从《水浒传》的描写中看来,确实有这样的意味存在。但其实更多的鲁智深内心深处佛性的呼唤,是他对于生命的顿悟。
梁山好汉的征伐之战
看着一场场战争下来,将士们尸体不断堆积,一个又一个人倒下,一条又一条生命的丧失,唤醒了他对于生命的敬重。所以在生命的尽头,他回想起来了多少厮杀往事,几度血火春秋,想到死在自己身旁的一张张脸。最终在八月十五中秋夜,在杭州六和寺,生命的丧钟化作钱塘江的潮水之声,响了起来,鲁智深想到了智真的话:"逢夏而擒,遇腊而执,听潮而圆,闻信而寂。",突然悟透了生死,整洁自身,穿好袈裟之后,盘腿而坐,说出了"平生不修善果,只爱杀人放火。忽地顿开金绳,这里扯断玉锁。咦! 钱塘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之后便在微笑中圆寂了。
鲁智深坐化
一世间,多少英雄白头,多少美人迟暮,犬马声色不过过眼云烟。自己内心深处最本质的追求才是应该值得关注的,可以这个问题难道了多少英雄儿女。在听到钱塘江潮后,知道自己一生杀戮太重,只有诚心摆脱过去才能获得重生,而这种重生方式便是肉体的圆寂,所以鲁智深知道了自己是将死之人,这是一种对于这一世恩怨的彻底了结与放下。今日方知我是我,从鲁智深一出场开始他便有着对于生命的尊重,走着慈悲为怀的心,这也是他在只是试图教训镇关西,却并没有要取他性命的原因,可惜的是没有把控自己拳脚的他,将人打死。
佛门顿悟
在其它方面,他不计较个人的得失,从帮助赵员外,到林冲等萍水相逢之人,不是为钱财而如此,在二龙山时本可以做为第一把手的他却选择了做为排位第二的首领,这样的退让体现的是他对于名利的不重视。加上后来的所见所闻,对于人生百态的看透之后,从不守戒律清规实现了修成正果的转变。以至于大惠禅师用"满空飞白玉,大地作黄金" 来形容鲁智深的坐化。
结束语:从背叛皈依是鲁智深的一种大彻大悟,是佛性的重新焕发。文学是传递精神价值的途径,透过施耐庵的《水浒传》对于鲁智深的描写,其中充满着智慧。他让我们了解到了自己内心存有的善念与对生命的敬畏。鲁智深这个人物的出现在《水浒传》中属于必然,因为在宋代年间,依旧作者施耐庵生活的年代中,佛教早就已经在中原开枝散叶,规模成为了最大的宗教流派,鲁智深的出现除了表现除暴安良的精神外,还蕴含着一个人对于自我的探索与救赎,透过他,我们了解到在不完美的世界中,人拥有的高贵与丑,将高贵的一样发扬,将会得到人生的升华,实现人生的顿悟。
参考文献:
1.《水浒传》
2.《北方文学.鲁智深研究》
3.《漫说水浒》
4.《水浒论衡》
5.《水浒二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