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农场多少级可以经营新的农场(云南河口四大农场)
河口农场
河口农场原属红河农垦分局管辖的一个国营农场,南部与河口县城毗邻,北与坝洒农场相连,东北与蚂蝗堡农场接壤,西南和东南分别以红河、南溪河为界与越南隔河相望,国境线长22公里。全场坐落于大围山东南部,低丘河谷地带,热带湿性季节性雨林(也称河谷雨林),分布于海拔250米以下的沟谷水湿条件优越地区。
河口
河口农场的发展史
1956年初,从华南抽调一批有垦殖工作经验的领导干部和技术人员协助建场,随后从石屏、建水、开远招收部分社会青年来到河口农场。1957年,首批解放军转业战士66人下放到河口农场。
1957年5月28日,云南农垦局下属各场通称为“国营XX农场”,槟榔寨垦殖场和垌坪垦殖场分别更名为槟榔寨农场、垌坪农场。
1958年10月,河口地区的7个国营农场及附近25个农村高级社合并为“红河人民公社”。槟榔寨、垌坪为隶下的2个生产大队,1963年还原为槟榔寨农场和垌坪农场。
1958年3月,解放军下放军官975人来到河口。1960年1月,湖南青壮年5321人来到河口安置到各个农场,1965~1971年玉溪移民336人和成都、昆明、上海、北京、重庆等城市的知识青年7232人先后来到红河人民公社工作。
1959年6月,红河人民公社槟榔大队(农场)于1953年定植的海南和八莫野生苗415株,分别经过5年零9个月和7年零9个月后,在离地50公分处茎粗15公分的有7%达到开割标准,进行割胶试验。
1970年初,“红河人民公社”改名为“云南建设兵团四师十六团”。槟榔寨为一营(下编16个连),垌坪为二营(下编7个连)。
1974年6月26日,撤销云南生产建设兵团师、团、营建制,恢复云南农垦总局和州农垦分局名称,下属单位改为农场,槟榔寨一营改为河口农场一分场、垌坪二营改为河口农场二分场。
1981年11月1日,为精简机构,河口农场总场一分为四,将一分场和二分场合并为新的国营河口农场,隶属于红河农垦分局管辖。
上世纪80年代初期,全场人口已经达到7500人,职工3700多人,拥有植胶、制胶、水泥、制瓷、修配、商业、医疗、文教、运输、水果等十几个生产行业和服务性行业。
在橡胶生产方面,已经引进5个橡胶品系,制胶业几经改革,由六七十年代用柴烤胶改为煤烤胶,后又改为电烤胶。1984年以后,国家对企业的体制也由计划经济改为市场经济,河口农场以橡胶产业为主,开始搞家庭农场,发展个私经济。
1994年开始农场改革探索、发展,积累经济的10年,实施家庭承包、作价转让等改革措施,由于受各种自然灾害的影响和国际市场对天然橡胶销售的影响,加上农场经济底子薄,人多地少等诸多原因,造成经济持续10年滑坡,历经了最困难、最艰苦的10年。
2004年开始农场实行政企分开,职工实行家庭经营承包制,农场的橡胶主业、优良资产均划拨到云南天然橡胶产业股份公司,农场建立独立的企业财务核算体系。
农场土地总面积是61628.55亩,其中耕地面积450亩,橡胶面积37697.25亩,水果面积1920亩。主产业是天然橡胶。
(橡胶 图片来源网络)
坝洒农场
国营坝洒农场是河口县境内四大农场之一,也是生产规模、人口数量、产量产值相对较大的一个橡胶农场。位于我国西南边陲云南省河口县境内大围山西南麓,红河断层河谷东侧,东南起自南吉河,沿鸡河公路至151~152公里之间的水沟止,全长38公里。红河至大围山余脉山麓,即西南、东北方向的水平距离,最宽处七公里最窄处不到一公里,平均约为四公里,坝洒农场座落在这个东南一西北走向的夹长地带之中,总面积137.2平方公里,20.43万亩,实际生产用地不超过12万亩。坝洒农场主要种植橡胶。
坝洒农场属于热带北沿和南亚热带之间的过渡地带坝洒农场背靠大围山,与越南隔河相望。北与河口县瑶山乡交界,东与河口农场为邻。
国营坝洒农场是河口县境内四大农场之一,也是生产规模、人口数量、产量产值相对较大的一个橡胶农场现在的坝洒农场是1981年11月由原河口农场(总场)的三分场曼峨)、四分场(坝洒)、五分场(南屏)合并而成,它的前身最早是1956年2月18日成立的坝洒垦殖场和1957年11月成立的曼峨农场、1958年12月成立的南屏大队(农场)。
(坝洒农场 中学)
现在的坝洒农场,已经是一个拥有六万多亩高产胶园、年产干胶3400多吨、工农业总产值超过4000万元的中型国有企业。五十年来,农场向国家上缴利税总额一亿二千七百万元,为国家经济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为开发边疆、建设边疆以及在屯垦戍边和自卫还击,保卫边疆的战斗中,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在促进河口地区的社会发展和民族经济的繁荣,更是充分发挥了农场的积极作用。2004年,农场又在改革前进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企业内部的政企分开,把农场推向了又一个新的创业征程。农场不再承担橡胶经营的职能以后,一个以省级口岸为依托、以农场场部为中心的小城镇建设,又展现在人们的眼前。现在,坝洒集镇的发展非常迅速,集镇的格局已初具规模,一幢幢经济实用、新颖别致的商住综合楼房,给坝洒带来了春天的气息,口岸建设完成以后的边境贸易,将给坝洒创造无限的发展商机,年总产值4000万元的非公经济基础,预示着坝洒的明天将更加美好。坝洒农场五十年的奋斗,不仅是艰苦的,也是光荣的,农场的创业精神和改革的勇气值得流传于世。
蚂蝗堡农场
蚂蝗堡农场位于南溪河下游,地处北回归线。农场四周低山丘陵环抱,东部与越南民主共和国老街省勐康县接界,西部与国营河口农场、坝洒农场接壤。北部与国营南溪农场、河口县南溪镇毗邻,滇越铁路和昆河公路穿场而过,距河口县城12公里,场内外交通便利,地里位置十分重要。
(蚂蝗堡大桥)
(蚂蝗堡街道)
(穿过蚂蝗堡的滇越铁路)
蚂蝗堡农场至今已有五十个春秋。五十年发展道路,书写了农场一部五十年发展史。克服了建场初期艰辛;战胜了瘟疫流行的恶劣环境;遭受了"文化大革命"10年的破坏;经受了对越自卫还击战争的洗礼和灾情俱多的袭击;承受了市场冲击造成经济不景气的考验;成就了"不畏艰辛,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农垦精神。五十年来,在各级党委的领导下,在全场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变化尤为显著,农场已建成以橡胶为主,经济林和热带作物并存,农、工、商等综合经营的商品基地。
南溪农场
国营南溪农场地处云南省河口瑶族自治县南溪镇境内。东与河口县南溪镇接壤,西与河口县老范寨乡半坡村相连,南与国营蚂蝗堡农场毗邻,北与河口县桥头乡、马关县薄竹箐乡岔河街相接,北偏东一带的农场大南溪与越南交界。昆河(昆明至河口)公路、铁路贯穿全场,距州府蒙自173公里,距离省府昆明442公里,距河口县城20公里。国营南溪农场以当地地名命名。农场东西长11.3公里,宽11.1公里。
南溪农场原为南溪垦殖场,始建于1956年3月18日,1957年6月垦殖场更名为国营南溪农场,1974年11月又改名为河口农场七分场,1981年11月河口农场调整规模,将河口农场七、十、十一3个分场合并为国营南溪农场,隶属于云南农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红河州农垦分局管理。
(农场下属小龙队一角)
由于地处热带雨林气候区,南溪农场以发展种植天然橡胶为主,香蕉、菠萝、肉桂、甜龙竹、麻竹、芒果等热带经济作物为辅,土地总面积21.01万亩。
(橡胶)
南溪农场属国家级贫困农场,农场充分利用国家扶贫政策,对基层生产队的道路、桥梁、饮水、公厕等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使职工的生产、生活基础设施有了明显的改善,成为了河口垦区各农场安居住房的样榜示范点。
文字:网络、河口史志
图片:河口史志、通捷网络、网络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