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孩送房票鼓励生育(生孩送房票鼓励生育)
文|凯风
当鼓励生育与托底楼市联手,能量有多大?
01
近日,杭州、南京、东莞、无锡等地出台楼市新政,二孩或三孩家庭允许新增购一套房。
生孩破限购,堪称这一轮房地产松绑潮中最具特色的发明。
在“房住不炒”的大原则之下,中小城市取消限购影响微乎其微,而楼市一度极其火热的大城市轻易取消限购,必然引发漫天争议。
这种背景下,通过生育破除限购,将生孩与买房资格进行捆绑,可谓一石二鸟之计:
既不乏鼓励生育的政治正确,又实现了变相刺激楼市的目标。
然而,这一新政面临的一大悖论是,高房价本身就是生育率持续走跌的重要症因之一,许多人正是因为买不起房而不愿生育或推迟生娃。
第二个悖论在于,房住不炒的要害在于维护刚性住房需求。
显然,即使是二孩或三孩家庭,如果是两套房产还不乏改善需求的属性,三套房产早已超出了“刚需”的范畴,更多是投资或投机行为。
显然,生娃送房票,刺激生育是名,托底乃至刺激楼市才是实。
02
这些催生救市的城市,恰恰是过去一轮最热门的城市。
前几年,杭州、南京爆发了万人摇号的热潮。在新房限价之下,无数人涌入售楼处,加入“打新套利”的浪潮。
而东莞则是过去两年楼市热度最高的城市之一。2020年涨幅超过20%,2021年涨幅超过10%,房价超过佛山,松山湖等热门区域直逼广州。
然而,去年以来,这些城市楼市从热得烫手,转向了冰冷刺骨。
大环境自然是主因,尤其是对未来收入不确定的预期导致购房意愿下降。(参阅《降息!大家为何突然不愿买房了?》)
今年以来,虽然刺激政策不断,但全国百强房企销售额大幅腰斩,而百强房企拿地金额同样腰斩。
与此同时,全国房价也呈现下行趋势。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测算,2022年1-4月,全国商品房均价为9502元/平方米,而去年为10153元/平方米,下降6.3%。
而在新一轮楼市周期里,叠加疫情冲击,连热门城市的楼市也守不住了。
东莞与深圳楼市具有高度趋同性,当深圳因为史上最严调控,楼市成交量跌到了十多年的新低之际,东莞市场自然也不好看。
南京楼市转冷,则与过去几年房价涨幅过高有关。作为“房价四小龙”城市,自2016年以来,南京楼市一直保持高热态势,这种状态自然难以长期维持。
杭州除了房价涨幅过高带来的回调之外,还不乏亚运会延期的冲击。
亚运曾是杭州楼市最耀眼的概念之一。借助亚运,杭州不仅催生了史上最大的城中村改造工程、基建工程,还带动整体楼市的热情高涨。
然而,当2023年的亚洲杯都放弃举办之际,原本应在2022年9月举办的亚运会,何时重启,充满悬念。
这种背景下,在强二线城市中,杭州率先松绑,除了生娃送房票之外,还祭出了降低限购门槛、增值税5改2等重磅举措。
03
生娃送房票,能否鼓励生育?
最新公布的各地统计公报显示,在31个省市中,16省常住人口负增长,超过10个省市自然人口负增长。
所谓自然增长人口,等于出生人口-死亡人口。出生率一旦持续下滑,自然增长率必然大幅下挫。
值得关注的是,这一轮自然人口负增长的,不只是司空见惯的东北三省,还不乏以江苏、上海为代表的东部经济大省,以及以湖北、湖南为代表的中部人口大省。(参阅《大拐点!16省,人口开始负增长了》)
出生率走低,背后因素是多方面的。
其一,二十多年前严厉的生育政策,导致如今育龄妇女人数大幅减少。
即使放开二孩三孩,即使生育意愿不变,也未必能带动出生率的迅速反弹。
其二,生育、养育、教育等成本,成了出生率下滑的助推因素。
毕竟,影响生育的,不只是政策,还有教育、养育等成本,以及父母需要投入的巨大精力。
其三,低欲望社会蔓延,年轻人连婚都不接了,谈何生育?
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结婚登记对数下降到763.6万对,连续八年下降。
这是继2019年跌破1000万对,2020年跌破900万对后的再次下跌,创下历史新低。
其四,高房价是绕不开的因素,居住成本高企,让多生孩子成为奢侈。
在大城市里,生育二孩乃至三孩,至少需要三房或四房作为兜底。
而一套房子动辄数百万乃至上千万,这成了绝大多数家庭难以承受之重。
生孩送房票,唯一的利好是高收入家庭,让这些家庭借助房产投资需求来生育更多孩子。
即使如此,这对逆转人口基本盘的作用也是微乎其微。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