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松山战役故事的综艺节目(华野司令解放家乡)

在开国57位上将之中,叶飞是相当特殊的一个。首先,他是上将中最年轻之一——年仅41岁。与此同时,叶飞也是开国将领中为数不多的归国华侨,他原本就是菲律宾的归侨。叶飞不仅有双重国籍,同时还有两位慈爱的母亲。正是中菲两个伟大国家的养育,才让叶飞成为新中国的传奇上将。

讲述松山战役故事的综艺节目(华野司令解放家乡)(1)

叶飞祖籍在福建省南安县金淘区,此地虽然山清水秀,但是人多地少、土地贫瘠,自古以来就是个穷乡僻壤。因此几百年来,不断有人背井离乡,漂洋过海去南洋谋生。浩瀚的大海,造就了南安人强悍的性格。明末清初时,南安出了两个大人物——郑成功和洪承畴,他们一忠一奸,南安人常常用他们的经历来教育后代。

叶飞的父亲名叫叶荪卫,由于生活困苦,他将结发妻子谢宾娘留在家乡,而自己则在1900年只身前往菲律宾谋生。一开始是做苦工,积攒了一些钱后便做起了小买卖,家境也逐渐上升到小康水平。

按照当时华侨的习惯,在家乡结婚之后,还可以娶一位侨居国女性为妻。因此叶荪卫便又与一个名叫麦卡尔托的菲律宾女性结了婚。其后两人生儿育女,一共生下了9个子女,其中叶飞排行老三。

菲律宾曾是西班牙和美国的殖民地,当地人的观念和生活方式非常西化。和当时中国的传统女性不同,菲律宾女性相当独立,和男人一样有财产继承权。麦卡尔托受过教育,英语非常好,来往信件都用流畅的英文。她和丈夫各开一间小店,都是自己独自经营。其中麦卡尔托开的是米店,叶飞直到晚年都记得她自己扛着稻谷到碾坊去碾米的情景。

叶飞出生后,备受母亲疼爱。为此,她还给叶飞取了一个菲律宾名字,叫做西思托 · 麦卡尔托 · 迪翁戈。并在其出身时,专门给他做了一个基督教式的洗礼。

讲述松山战役故事的综艺节目(华野司令解放家乡)(2)

然而叶荪卫希望自己的儿子不要忘本,一定要成为一个中国人。于是叶荪卫于1919年带着叶启存、叶启亨两个儿子乘坐颠簸的轮船,回到了南安县老家,让拥有菲籍的兄弟俩永久地留在了中国。叶荪卫经常对儿子们说:

“中国人自海外受欺负,就是因为政府腐败,所以你们要自己争气!”

轮船启航时,麦卡尔托噙着眼泪,泪眼婆娑地看着无边的大海,胸口划着十字,为远去的儿子祈福。对儿子的牵挂,成为母亲一生的心事。虽然,她有四子二女、但聪明活泼的西思托(叶飞),在她心中的地位,谁也不能代替的。

回到祖国后,叶飞和他兄长并不缺爱。因为他在中国的养母谢宾娘一直将兄弟俩当自己的亲生儿子一般看待。

叶荪卫出海后19年,这是他第一次回到祖国,而谢宾娘也苦苦地等待了丈夫19年。叶荪卫去菲律宾后,经常给留在南安老家的谢氏寄些钱款,以补贴家用。谢氏靠着这点钱以及家里仅有的五分地,为丈夫苦撑着家业。

当丈夫和两个儿子回乡,谢宾娘满以为可以结束多年的孤独和凄苦,享受全家团圆的天伦之乐,意外却发生了。作为一个从海外归来的成功人士,叶荪卫很快就被当地的土匪盯上了。回家还不到一个月,叶荪卫便被土匪绑票上了山,受尽了折磨。谢宾娘费尽周折,才将丈夫赎了回来。

这次绑票事件让叶荪卫心有余悸,于是他立即打点好行装,又返回了菲律宾,而这一别,竟成了永诀。

讲述松山战役故事的综艺节目(华野司令解放家乡)(3)

为了给发妻留一个养老送终的人,叶荪卫将叶飞兄弟交给她抚养,而善良的谢宾娘也将两个孩子当自己亲生儿子一样照顾。

有了养母的爱,叶飞兄弟生活得十分自在,他们很快就适应了新的环境和生活习惯。谢宾娘给兄弟俩提供了最好的教育环境,她将兄弟俩送到乡里的私塾,接受传统的中文教育,在那里学会了闽南话和基本的汉语知识。第二年,谢宾娘又将叶飞兄弟送进深鞍乡完全小学接受“新式教育”。而这一次教育,改变了叶飞和他兄长的一生。

叶飞读小学的时候,正值大革命时期,福建位于沿海,开放较早,新思潮传播很快。叶飞的老师名叫叶骥才,是国民党左派,他非常喜欢叶飞兄弟俩。这是因为叶飞兄弟功课很好,每次考试第一名和第二名都被他俩轮流占去。叶骥才在教导叶飞兄弟之余,还经常给他讲究反帝反封建的民主思想,是他们革命的启蒙者。解放后,叶骥才退休生活在上海,叶飞每次到上海都要去看他。

1925年,叶飞高小毕业,赶上了世界经济危机,叶荪卫在菲律宾的生意也受到了影响。因此叶荪卫写信给兄弟俩:“家里经济困难,只能供一个人升学,另一个要回菲律宾帮他经商。”

叶骥才认为叶飞兄弟都是高材生,中途辍学太可惜,于是他亲自给叶荪卫写了一封信:“你的儿子们很优秀,还是让他们继续升学为好。”而谢宾娘也期望兄弟俩能读书上进。经过老师和母亲的劝说,叶飞兄弟终于得以留在国内,继续他们的学业。

12岁那年,叶飞以优等生的成绩考入厦门中山中学。在那里,他如饥似渴地阅读着《新青年》《语丝》这些热情奔放的进步书籍。在这些爱国文章和诗句的感召下,叶飞和他兄长投入了革命的洪流。他14岁参加中共地下党的活动,很快就成为了福建共产党组织的中坚分子。

大革命失败后,福建革命组织遭到了国民党反动派的严重破坏。根据党组织的要求,叶飞被转为地下党,而这也意味着他必须脱离家庭,放弃升学,完全转入地下。当时的叶飞满怀革命热忱,没有什么个人打算,于是他斩钉截铁地说:“只要组织需要,我干什么都可以。”

讲述松山战役故事的综艺节目(华野司令解放家乡)(4)

于是叶飞说服了自己的哥哥,放弃了即将来临的中学毕业考试,并且给家乡和国外的父母写信说:“中学毕业了,和朋友去日本留学,由朋友负担学费,家里就不要寄钱了。”

但实际上,这都是假的,只是以此为借口断绝与家庭的联系。当时叶飞他们都认为,这样做才是真革命。就这样,叶飞和养母谢宾娘断绝了联系,而这一断就是21年。

在福建,叶飞一直秘密进行革命工作,取得了相当的建树。然而在1930年,叶飞却不幸被捕。叶飞的生母麦卡尔托心急如焚,于是她丢下家里的一切事情,和丈夫倾尽全力,恳请菲律宾当局出面引渡。

为了让叶飞免遭牢狱之灾,麦卡尔托还许诺,当局引渡之后,她便亲自乘船去中国接儿子。远渡重洋、语言障碍,麦卡尔托都视若等闲。

几经辗转,麦卡尔托到了香港,就在她即将奔赴厦门的前夕,忽然收到了叶飞的一封电报。原来在她到达香港时,叶飞在同志们的营救下已经出狱了。此时的叶飞,已经将自己的命运完全托付给了中国的革命事业。忠孝无法两全,叶飞只好忍痛给母亲拍了电报:“儿子要去日本留学了,请母亲自己先回菲律宾去,有机会我一定会回去看您。”

可以想见,母亲接到儿子的电报时,是多么失望、多么痛苦。明明距离久违蒙面的儿子只有一步之遥,但她也只能接受这天人永隔的现实。此后,叶飞离开了地下党的事业,一头钻进了闽东的山林之中,开始了他为期五年的游击战争。

在敌人的残酷围剿之下,叶飞出生入死,几次都差点牺牲。在《回忆录》中,叶飞曾说:“我一生至少有五次应该死而没有死,其中最危险的一次还要在1933年冬天的一个夜晚。”

当天,叶飞在闽东福安召集中共地下党组织召开组织会议。就在此时,叶飞突然遭到了敌人的袭击。很显然,敌人早已接到了线报,是有备而来。在近距离,敌人对叶飞连开六枪,打中了三枪:一枪从左脸颊打入,一枪从左胸打进,一枪打在了腿上。

他硬是凭借着自己强壮的身体,以非人的毅力爬出竹楼,爬进松林,最终幸运地活了下来。左胸那颗子弹,直到去世后才从他的胸口取出。

讲述松山战役故事的综艺节目(华野司令解放家乡)(5)

后来在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中,叶飞再次遇险。当时革命环境危机四伏,叛徒很多,叶飞被闽赣省委主要领导人误会为叛徒,命人将他诱捕后困在竹笼里押往省委机关驻地。结果在中途,赤卫队遭遇了敌人的袭击,看管他的战士只顾反击,将他放在了一边。叶飞拼命挣扎出竹笼。粟裕见状,对叶飞连开三枪,但都未打中。而叶飞也顺势滚下山崖,保住了性命。到了事后,叶飞才得知,当时的粟裕是有意放了他一马。要知道粟裕枪法如神,连天上的麻雀都能一枪击碎,何况是一个人?

叶飞滚下山崖后,得到了一名山民的救助。不久后,省委查明了事情的真相,叶飞又官复原职。而这,也是叶飞和他的老首长——粟裕的第一次邂逅。

经历了无数次生与死的搏斗,叶飞逐渐由一名书生,变为一个经验丰富、能征善战的猛将。小叶司令的大名在闽东大地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抗战爆发后,叶飞在党组织的召唤之下走出了山林。此时的叶飞,也不过20岁的出头。叶飞下山后,国民党福建省主席陈仪专门设宴款待了他。在宴会上,叶飞身穿从国民党那里缴获的黄呢大衣,梳着军人中少见的分头,坦然赴宴。看着如此年轻的叶飞,陈仪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不禁用疑惑的口气问道:“你是叶飞先生?”

陈仪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将整个闽东闹得天翻地覆的叶飞竟若如此年轻,如此儒雅。当时就赞叹道:“叶先生,你是一个书生嘛!”然而到了抗日战场,大家才发现,叶飞绝非一个书生那么简单。

叶飞领军作战,决心大,敢负责,大有“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魄力。而这一点,让一向照顾他的陈毅首长也颇感头疼。

1939年5月17日,叶飞率领新四军占领了吴家桥郭村。当时国民党顽军司令李长江认为叶飞侵占了他的“地盘”,于是对其下达最后通牒,限令他在三天内离开郭村。陈毅急电叶飞:“尽量避免与李冲突,不能避免也要尽量拖延,以抑制战端”。陈毅深知叶飞的暴脾气,于是又两次去电:“切不可在郭村孤军御敌。”

然而叶飞却复电陈毅:“我就是要保卫郭村。”陈毅一听急了:“我将于6月28日渡江,一切等我到时再议。”谁知叶飞却回电:“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打!”

6月28日郭村保卫战打响,陈毅听后大骂:“冒失鬼,初生牛犊不怕虎。这下好了,等着我来收容你叶飞吧!”

讲述松山战役故事的综艺节目(华野司令解放家乡)(6)

从当时的兵力对比上看,我军不如敌军远矣,按照常理,我军失利的概率很大。谁知在4天时间里,叶飞连续击退李长江的三次进攻,歼灭其三个团,最终仓皇而退。7月3日,陈毅来到郭村,没好气地对叶飞说:

“本来我是来骂你们的,但你们打了胜仗,我还有什么好讲的?至此一次,下不为例。危险啊,如果打不赢,你要全军覆没的,懂不懂?”

骂归骂,但喜欢还真是喜欢。陈毅在视察完叶飞的六团后,拍着他的肩膀称赞道:“六团可做本军的模范。”解放后,郭村保卫战被拍成电影,即为《东进序曲》。

解放战争时期,叶飞归于陈毅、粟裕两位首长的麾下,是为华野一纵的军长。在叶飞的指挥下,一纵攻必克、战必胜,每战必为先锋。在宿北、鲁南、莱芜、孟良崮、豫东、济南等战役中,叶飞都立下了奇功。

淮海战役时,叶飞不幸患病,没能参与这场史诗大战。在渡江战役前夕,叶飞病愈归队,成为第10兵团。在渡江战役中,第10兵团解放了丹阳、常州、无锡和苏州,5月又参加了解放上海的战役。随后,叶飞指挥10兵团杀向了自己的故乡——福建,如摧枯拉朽一般消灭当地的国民党军。

到了9月,叶飞带领大军解放了南安,于是他派人回到自己的老家,想把自己的母亲接回来。此时的叶飞和养母谢宾娘已经分离21年了,关山阻隔、信息不通,谢宾娘以为自己的儿子已经牺牲了。

叶飞的部下来到家乡后,告知谢宾娘:“叶飞司令员要见她。”年过七旬的谢宾娘听后竟惶恐万分:“叶飞是谁?我不认识啊?”此时的谢宾娘还不知道,自己所熟知的“叶启亨”早就改名了。

到了福州,母子终于重逢。谢宾娘怯生生地问:“请问司令您是谁啊?”叶飞则百感交集的回答:“我是叶启亨,叶飞就是我啊!”养母这才惊喜交集,分别21年,叶飞竟由一个文弱少娘成长为一个指挥千军万马的将军。

讲述松山战役故事的综艺节目(华野司令解放家乡)(7)

此后,谢宾娘就一直和叶飞同住。后来叶飞在回忆录里深情地写道:“她没有生育过,我和二哥回到家乡,她就把我们当亲生儿子一般抚养,所以我是由两个母亲抚养成人的。母亲晚年总算享了几年清福,最终在1963年病故。”

叶飞驻军福建之时,也逐渐得到了自己菲律宾亲人的消息。他的父亲早在抗战期间就去世了,而母亲则依然经营着小店,只是身体大不如前,家里的生计主要由叶飞没有出嫁的大妹妹来主持。

到了50年代初,叶飞突然收到了大妹妹的来信,告知家中负债无法偿还,就要破产了。但是弟弟妹妹们还在读书,又怕病弱的母亲受刺激。如今已经走投无路,请叶飞借一笔钱给她。然而这封信却让叶飞很为难,虽然叶飞是福建省省委书记、省长和福建军区司令员,但却有高官而无厚禄,实在没钱可以寄给她,这是在海外的人所不能理解的。

考虑了几天后,叶飞给妹妹写了一封信,告诉她无法寄钱,但可以用另外的方法来解决。他让妹妹带着母亲和弟妹一起回国,由叶飞来负担养家的责任,而弟妹上学的事情就可以解决了。

然而叶飞的回信却一直没有回音,妹妹到底是如何渡过难关的,叶飞也并不知晓。据说大妹妹最终当了一名女佣,一生都没有嫁人。

1965年,麦卡尔托女士带着对儿子的思念离开了人世。麦卡尔托一生正直,在华侨中很受尊重,因此当天来送葬的有一百多人。

1989年1月,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叶飞应菲律宾参议长沙隆加的邀请,率领中国全国人大代表团赴菲律宾访问。这是叶飞离家70年后首次回到自己的出生国度。

1月25日,叶飞带领中国全国人大代表团走下了飞机。菲律宾人则鸣响17发礼炮相迎,这可是仅次于国家元首的待遇。

当时的菲律宾参议会议长沙隆加举行了盛大的欢迎宴会,并邀请叶飞的弟弟妹妹等亲属参加了宴会,阿基诺夫人热情的会见了他,并希望他坐她的总统专机返回故乡。

阿基诺总统对叶飞说:“我有中国血统,我们两人就是中菲两国友好的象征”。

1月29日,叶飞专门回到了自己的出生地——距离马尼拉70公里的地亚望镇。听闻叶飞回乡,全镇不分男女老少都出来了,真是人山人海,很多人都是从马尼拉专程赶来的,他们就是要一睹这位出生在本地的中国上将。

在家乡,叶飞惊喜地看到了自己的出生证和受洗的登记记录,并且瞻仰了他早已修葺一新的父母合墓。

叶飞这次回乡,引起了全菲的轰动。而叶飞上将,也被菲律宾人民尊称为“菲律宾之子”。叶飞去世后,地亚望镇将镇中心的公园命名为“叶飞将军纪念公园”。在公园的中心,铸有叶飞将军的纪念铜像。同时还决定将第二个职业学校命名为“叶飞学校”。

在国外以一个中国上将命名公园、铸造铜像,或许只有叶飞将军才能享有。叶飞不仅是中国的英雄,同时也是菲律宾人民的骄傲。叶飞将军,永垂不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