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十年来北京城市轨道交通日均客运量几乎翻番)
自2012年至今,北京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由16条增加至27条,路网总里程由442公里增至783公里,北京轨道交通线网总规模1148公里(包含市郊铁路里程),居全国首位,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北京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北京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
自2012年至今,北京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由16条增加至27条,路网总里程由442公里增至783公里,北京轨道交通线网总规模1148公里(包含市郊铁路里程),居全国首位。
随着新线陆续开通,轨道交通的吸引力也日趋增强。北京城市轨道交通路网日均客运量由2012年的672万人次增至2019年的1300万人次,同期在公共交通出行中的占比也从32.3%增至57.4%,轨道交通成为市民通勤的首选,助力了北京交通缓解拥堵。
6月9日早高峰时段,北京地铁金台路站,出行乘客有序换乘。贾天勇 摄/IC photo
轨道交通成为北京市民通勤首选
如果拿十年前的北京轨道交通线路图同今天的进行对比,观者一定会惊叹于北京轨道交通的发展速度,这张路网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被织密。北京轨道交通的网络正如同正在生长的血管脉络一样,沿着城市伸展开来,几乎每一条主干道路都有与之走向大体一致的轨道交通线路。
据北京市交通委介绍,2012年以来,北京城市轨道交通路网总里程由442公里发展到现在的783公里,增幅达77%;车站由261座增加至463座,运营线路由16条增加至27条,涵盖了地铁、轻轨、磁悬浮、有轨电车等多种制式,线路覆盖12个行政区和亦庄经济开发区。
随着路网规模不断扩大,结构持续优化,线路的通达性和便利性也得到了大幅提升,轨道交通在城市出行中的作用更加凸显。
相关调查数据显示,轨道交通路网日均客运量十年间几乎翻了一番。由2012年的672万人次,增至2019年的1300万人次,同期在公共交通出行中的占比也从32.3%增至57.4%,提高了25个百分点。轨道交通因其便捷、准时、快速等特点成为市民通勤的首选,有效遏制了道路交通拥堵的进一步恶化,助力北京市交通指数近年来稳定在“轻度拥堵”级别。
除了日常出行服务,轨道交通在各类大型活动中的作用更加凸显,完成“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中非合作论坛、世园会、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等重大活动的社会面运输保障,特别是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建党100周年两次庆典期间,在保障社会面出行的同时,还完成了数万名活动参演和工作人员的专项运输任务。
7月30日,北京,北京地铁19号线一期北太平庄、平安里、太平桥、景风门等4座车站正式开通,至此,地铁19号线一期10站全线贯通。图/IC photo
10条地铁线路最小运营间隔跑进2分钟
对于市民而言,地铁的变化不仅仅是可以选择的线路更多了,等车时间也在明显缩短。十年前,北京只有一条地铁线路的最小运营间隔接近2分钟,而现在,已经有10条地铁线路“跑”进了2分钟的最小运营间隔。
北京市交通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十年间,北京城市轨道交通逐步由追求建设速度规模向注重质量效率转变、由相对独立发展向一体化融合发展转变、由依靠传统要素向聚焦创新驱动转变,轨道交通运行更加安全、快捷。”
数据显示,2012年至今,北京轨道交通全路网累计缩短行车间隔150余次,目前已有10条线路最小行车间隔达到2分钟,位居世界领先水平。同时组织运营企业采取交路套路、灵活编组等多样的列车组织模式,持续挖潜运力、提升路网运输效能,更好地满足乘客出行需求。
“乘坐地铁出行的体验和感受也在不断优化,以前的很多常态化限流车站也因为运力提升而告别拥挤,乘客不必忍受严寒和酷暑天气在站外候车了。”北京市交通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轨道路网高峰常态限流车站数量由最多时的91座,减少到24座。
同时,越来越多的地铁运行间隔已不到2分钟,接近了“极限”。有时候,一扇车门、一组检票闸机的故障,可能会累及数条相邻换乘线路,甚至拖慢整个早高峰。为此,相关运营维护保障工作也需要变得更加严谨。
交通部门通过优化行车组织、改造设备设施、应用科技手段等措施,不断提升路网安全和服务水平。路网兑现率、正点率等主要运行指标在国际地铁协会均排名前列。列车服务可靠度达到3000万车公里/次,比2012年的267.02万车公里/次提升近11倍;自动售检票、电扶梯等服务设备可靠度均常年保持在99.9%以上。
8月1日,北京地铁某站厅,环境整洁干净,内部设计让人眼前一亮。图/IC photo
“轨道上的都市生活”正在更便利
北京地铁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这十年来,地铁取得的发展进步都离不开理念的转变。“我们运营服务理念从根本上改变了,从方便管理转向方便乘客,就以车站内的导流围栏举例,以前都是固定设置的,乘客不管在高峰期还是低峰期都要来回绕行,后来,我们积极响应乘客的意见,改设置为活动、可拆卸的,尽量减少低峰时段的乘客绕行情况。”
据他介绍,北京地铁始终在持续开展满意度调查,近年来的乘客满意度均保持在95%以上。北京地铁根据乘客意见,对一系列服务设施进行了升级改造,目前,已经实现了所辖车站全部配备AED设备,271座车站安装有母婴设施,对老车站更新并补充配备了200余台轮椅升降平台和爬楼车,除首都机场线外全面启动“强冷弱冷车厢”模式,乘客可以自由选择温度相对舒适的车厢。
如果从更广的维度上看,北京轨道交通正试图告别单纯的交通功能,成为城市生活的一个原点,让市民的出行与生活都更加舒适。北京已经公布了第一批71个轨道微中心名单;规划100个一体化项目,包括11座车辆基地和89座车站。去年,134处便利店、药店等站内便民设施上线运营,丰富了乘客出行体验,方便了乘客生活。
北京市交通委表示,北京持续推动轨道交通与城市生活深度融合,构建“轨道上的都市生活”,实现轨道交通与城市用地、功能、交通、景观、市政的一体化融合。进一步增强轨道交通吸引力和辐射带动能力,发挥轨道交通在优化城市产业空间布局、推进职住平衡上的向导作用。
在与其他交通方式融合发展方面,实现了北京西站、清河站等的地铁、铁路和市郊铁路的安检互认,探索研究了轨道交通“四网融合”顶层设计,推动轨道交通融合发展。推动公交、轨道融合发展,实现公交、轨道一张网、一张图,换乘衔接更便捷。
北京地铁19号线将和周边场地一体化结合,助力多个车站打造轨道交通微中心。图/IC photo
改造提升工程让老线焕新生
北京轨道交通建设运营的时间跨度已经达到了五十余年,从1969年北京地铁1号线启动试运营至今,北京地铁的建设从完全依赖人工挖掘到现在各类全自动掘进设备的应用,经历了巨大变革。
由于客流量的激增,部分线路的原有设计已经不能满足现阶段的运输需求。据京投所属北京轨道公司介绍,近年来,一些老线路、老站台也通过改造工程重新焕发活力。
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轨道公司通过实施既有线网优化改造,改善轨道交通换乘能力。完成了宣武门换乘通道改造,打造“地下立交”,实现内圈通道2号线换4号线、外圈4号线换2号线的双向换乘流线,提高换乘能力;实施1号线与八通线跨线运行改造,乘客无须在四惠站及四惠东站换乘即可从古城站一趟直达环球度假区站,提高出行体验及效率。
类似的跨线运营工程备受市民关注。《北京市“十四五”时期交通发展建设规划》明确提出要实现“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跨线运行”,为市民进城提速。“十四五”时期,北京将要实现9号线与房山线、8号线与昌平线、10号线与亦庄线等多条线路之间的跨线运营。
目前,北京市在建轨道交通9条线段,共计235.6公里,涉及朝阳、海淀、丰台、通州、东城、西城、昌平、平谷8个行政区以及河北省三河市。包含贯穿城市东西向或南北向的3号线一期、12号线、16号线和17号线,其中有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平谷线,有改善回天地区交通的13号线扩能提升工程,有服务CBD区域的28号线,还有扩大既有线服务范围的新机场线北延和昌平线南延一期。
北京市交通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二期建设规划》实现后,本市城市轨道交通总里程将进一步突破1000公里;同时,《北京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2022-2027年)》已进入公示阶段。待相关项目陆续落地实施,“轨道上的都市生活”日渐展现,市民生活和出行品质将同步提升。
新京报记者 裴剑飞
编辑 陈静 校对 李立军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