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千里走单骑还是千里走单骑(令人迷惑的千里走单骑)
作为三国时期的著名人物,关羽有很多广为人知的故事。而作为古今忠义表率的他,最能体现其忠心不二的事迹,就莫过于千里走单骑了。
这个故事的梗概想必大家都有所了解:关羽降曹后于白马和延津斩颜良诛文丑,随后得知失散的哥哥刘备现在袁绍军中,于是挂印封金辞别曹操,带着两位嫂嫂前往河北。由于曹操并未及时通知各处关隘放行,关羽便一路强闯,就有了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的故事。
但是这个故事,却有问题。
奇怪的路线打开地图我们就可以发现,关羽的路线很奇怪。这里引用下面的地图来进行说明:
如图所示,关羽原本直接北上过河就可以直接到达袁绍处,可他却选择向西绕到洛阳再沿着黄河一路向东,兜了一个大圈子。这样做的目的究竟是为何?
对于此事,网络上有两种说法:一、关羽担心曹操追赶,于是绕道而行;二、此时曹袁正在官渡对峙,关羽想避开战场。
但这两种说法无论哪一种都是说不通的。
首先,关羽如果想要避开曹操追击,那么就应当秘密行进,但关羽却是大张旗鼓地一路强闯。若是强闯就更应该选择较近的路线,这样也许会让曹操来不及反应,后期沿途所有关隘的人都知道关羽闯关杀将的消息,曹操怎么可能不知道?如此暴露目标的迂回行进意义何在?这显然是说不通的。
其次,想要避开战场的说法也难以令人信服。如果想要避开战场,就应该选择其它地点过河,但关羽还是走了白马,也就是曹袁双方集中对峙的地点之一,这岂不与其初衷矛盾?如果无论如何都要走白马,为何不直接前往,又要兜一个大圈子呢?
而且观察关羽的行进路线,我们还可以发现一个更加迷惑的问题:黄河两岸渡口无数,尤其是洛阳就有一个著名的孟津渡可以过河,但关羽杀掉洛阳守将后住了一夜,反而沿河继续在曹军地盘内横冲直撞,这是在向曹操挑衅吗?
部分黄河古渡口
说其他渡口有重兵把守显然缺乏说服力。此时正是官渡大战期间,其他地方不可能会比两军前线兵力雄厚;说过河担心遭遇袁军攻击也说不过去,因为此时刘备已经说服袁绍要让关羽来投,袁绍也欣然答应,只要消息报告上去问题自然解决。因此关羽过河之后只需要静待即可,无论如何也要比在黄河南岸安全。
于是还有了第三种说法:关羽不认识路。
这显然更加荒唐。
关羽随刘备起兵涿州,讨黄巾转战颖川,虎牢关三英战吕布,汜水关温酒斩华雄,后来守过平原驻过徐州,中原地带几乎走了个遍。身为一个带兵打仗的将军,怎么会路痴到连黄河在什么方位都分不清?这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那么,又该怎么解释这个千里绕圈圈呢?
这个锅,可能要由罗贯中来背。
故事来源首先要说明的是,过五关斩六将的故事并不见于正史。《三国志·关张马黄赵传》中记载:“及羽杀颜良,曹公知其必去,重加赏赐。羽尽封其所赐,拜书告辞,而奔先主於袁军。左右欲追之,曹公曰:‘彼各为其主,勿追也。’”
关羽杀颜良是真的,挂印封金算是真的(没有挂印的记录),但之后就投奔袁绍而去,并没有一路厮杀的记载。另外孔秀、韩福、孟坦、卞喜、王植、秦琪这六人,乃至胡班在内都不见于史书,皆为杜撰人物。因此这个迷糊的路线绝对不是真正的关云长走过的。
那么这个路线是罗贯中胡编乱造的?也不是。
其实《三国演义》和《西游记》一样,并不是作者原创的全新故事,他们都是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改编的。
北宋文豪苏东坡曾在他的《东坡志林》中记载:“涂巷中小儿薄劣,其家所厌苦,辄与钱,令聚坐听说古话。至说三国事,闻刘玄德败,颦蹙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东京梦华录》中在提到汴梁城中的文娱项目时也提到了一门艺术叫做“说三分”。可见北宋时期三国故事就已经普及开来,并且具有了尊刘贬曹的倾向。而到了元代,元曲的蓬勃发展更是让许多三国故事成为了戏曲艺术流传民间。最重要的,是元代出现了一本话本,名为《三国志平话》。
《三国志平话》可以说是《三国演义》的前身,罗贯中在创作《三国演义》时一方面参考了陈寿的《三国志》,一方面也大量借鉴引用了《三国志平话》当中的内容。但这本书是街头艺人说书之用,内容充斥着怪力乱神(如开篇便说曹操刘备孙权是韩信英布和彭越的转世),而且不乏许多地理上的谬误(比如邓州是隋代以后的称呼)。这是因为创作此书的是民间艺人,内容也是整理了民间流传的故事,普通民众受限于当时的文化水平,无法对地理和历史上的真实情况有清晰的认识。
后来读书人出身的罗贯中整理了包括《三国志平话》在内的一些民间故事,结合史书加以改造,于是就有了名著《三国志通俗演义》,简称《三国演义》。
说句题外话,这本书流传到日本以后,日本人也觉得名字太长,也进行了缩写。但中国人的缩写是去掉中间的“通俗”二字,而日本人却简单粗暴地将后面四个字全部省略,因此如今听到日本人提起《三国志》,绝大部分是罗贯中的《三国志通俗演义》而非陈寿的《三国志》。
那么千里走单骑的错误是源自于这些元代的艺术吗?很有可能。
作者之误我们可以找到一些蛛丝马迹。《三国演义》第二十七回 《美髯公千里走单骑 汉寿侯五关斩六将》中写到,关羽挂印封金辞别曹操,曹操随后却追了上来,送给关羽一领锦袍以表情谊。关羽担心曹操有诈不敢下马,于是坐在马上用青龙刀挑起锦袍披在身上离开,这就是“灞桥挑袍”的故事。
京剧《灞桥挑袍》
这里出现了疑点。原文中只是用“桥上”、“桥下”描述这座桥,为什么这个故事会在民间传为“灞桥挑袍”?其实《三国演义》曾经有过多个版本,而早期的嘉靖本中,曾有“关公约回数十步,立马于霸陵桥上望之”的描述。之所以进行修改,则很可能是觉得其中有不合理的地方。
而此前《三国志平话》中也提到了霸陵桥,而元曲中也有一个曲目叫做《灞陵桥曹操赐袍》,因此这部分罗贯中很可能是借鉴之前的情节,沿用了元代的故事。
霸陵桥、灞陵桥和灞桥都是指同一座桥。虽然许昌也有一座霸陵桥,但根据考证其原名为八里桥,是元代初建,明清时期才改此名。
而元代时许昌并没有霸陵桥,另一座霸陵桥则位于长安。
这便与《三国志平话》联系了起来。因为此书中描述汉献帝的朝廷就在长安,曹操也是带着刘备到长安朝见的皇帝。
汉献帝
如果关羽是从长安出发的话,虽然不从其他渡口北渡一事仍旧值得吐槽,但路线却通顺了许多,因为洛阳、汜水关、荥阳、滑州、白马的路线正是一路向东的。
但东岭关又出了问题,因为这个关口是位于洛阳西部,如果先走东岭关,则依然是在绕圈。
而这个关又有些特别,首先是对其记载甚少,而且小说中除了过五关斩六将以外再也没有提及这里,让此地很有一种“临时赶场”的感觉。
另外是守将孔秀。
斩六将中的其他武将都是《三国演义》中原创的,唯独孔秀曾出现在《三国志平话》中。在《平话》当中,曹操给孙权写信劝东吴投降时提到他“至洛阳生擒了孔秀”,而《三国演义》中并未提及此情节,反倒让孔秀以曹操部将身份出现在了东岭关,很有种移花接木之嫌。
因此个人认为,过五关斩六将虽然没有出现在《三国志平话》和现存的元曲之中,但它很可能也是民间流传很广的一个故事。由于这些元代故事将朝廷认定在了长安,因此关于的行进路线便是从洛阳向西至白马。而罗贯中在创作《三国演义》时发现了这一地理谬误并加以改正,但奈何过关斩将的故事太过精彩,他不忍舍弃,又因为许昌到河北路途太近无法用其他地点代替这些关隘,于是便原创了一个东岭关,并将《平话》中的孔秀移到此处镇守,这才让路线勉强衔接了起来。
所以说这个路线是罗贯中移花接木的锅,而非关云长的行为很迷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