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川民间小调傻子哭坟(民间曲艺张家川恭门镇付川小曲)

付川小曲是流传于张家川县恭门镇付川村及方圆数十里的一种民间曲艺。付川村是一个有着上千年历史的古老村庄,村庄内原有明代建成的一座戏楼“文革”期间拆毁)可以佐证,由于付川村及方圆数十里是一个纯汉族聚居区,民间文艺活动历来比较活跃。


吴川民间小调傻子哭坟(民间曲艺张家川恭门镇付川小曲)(1)

  除了每年春秋两季的两台社戏外,凡是村里大大小小的民俗喜庆日子,盛行一种当地人称“地雄子"的曲子戏,这种民间戏曲非常适合村庄院落的表演要求,其特点是化妆简便,角色不限,表演者边舞边唱,观看者跟声帮腔,道白简练,俗称“人多了站一场、人少了聚一房”。

  如遇迎神赛社火、村民乔迁踏新院、老人作寿、婚丧嫁要等红白喜事,村里的民间艺人都会自发地聚在一起,唱整本或几折子曲子戏,以表祝福或哀悼。曲子戏的内容大多为颂忠贬奸、抑恶扬善、人生有休闲娱乐的情趣。付川小曲行腔多变,有时华丽婉转,有时欢快爽朗,有时悲惨凄凉,有时如泣如诉,它的装饰音缠绵婉转悠长,曲牌多为月调、背弓、岗调或多调的衍变而成的曲调,曲调中蕴含着陇东影子腔和青海单弦、陕西眉户的调性、韵味和痕迹,但又不同于其曲调,风格独树一帜。


吴川民间小调傻子哭坟(民间曲艺张家川恭门镇付川小曲)(2)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付川、西坡、城子等村的群众在农困时经常自发地组织爱好者唱小曲,付川村还利用小曲原调编出新人新录事的曲剧,如(合作化好)、《炼钢铁》、穷人根》等,文革”时还用曲调唱革命样板戏,十ー届三中全会以后,传统曲被重视起来老艺人纷纷出场,年轻人也跟着学,传承和保留了一大批曲剧内容和腔调。如(打金枝)、《(刘海撤金钱》、《陈香元和番)、(李三娘研》、(两亲家母打架)、直)、く玉堂春)、《刺目动学)、(冯员外要小)、《働苦养)、《秋莲拾柴)等等。


吴川民间小调傻子哭坟(民间曲艺张家川恭门镇付川小曲)(3)

  付川小曲,作为一项独具地方特色的民间文艺活动,在以前的艰苦岁月里给偏僻落后的付川、西坡、城子等村的农民群众带来了无限的乐趣,起到了传承曲技、和陸乡邻、教化民风、烘托气氛的作用。付川小曲的唱腔古老特殊,舞姿原始简练,介于劳作后的即兴和导排下的演出之间,没有台上台下之别,有的只是演员被观众围在圈子中间的互动交流,演员无台词约束,有的是即兴演唱,观众随声附和帮腔,既向人们叙述了故事情节,又使观众和演员同时融于故事情节之中,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真正起到了离教于乐、移风易俗的作用。付川小曲历史悠久,曲调丰富,唱词浩繁,在补实的演唱风格中突显了该谐幽默的趣味。经过多年的积累和发展,逐步形成了一部套数完整、曲牌众多的付川小曲剧本,具有极高的文化艺术价值。

本文章由《农村牧羊人赵强》原创发布,转发请注明出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