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别诗大全(史上最飙泪的一首赠别诗)

文/张强强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文化点心铺“:写文人,读诗词,讲故事,这里只讲跟文学有关的事情

赠别诗大全(史上最飙泪的一首赠别诗)(1)

昨天一个粉丝来信和我私聊,聊着聊着,不知道怎么就聊到了“发小”的话题上。他问我:“21世纪的人们还有发小吗?”我从没想过他会突然问我这个问题,一时间愣住了,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才好。因为,在我印象中,“发小”已经成了一个十分陌生遥远的词汇了。

在生活中,多数时候围绕在我们身边的人,要么是同事,要么是有利益关系的合作伙伴,要么是性情相投的闺蜜和哥们。至于“发小”,似乎与我们的童年时代一起消失在了往日的回忆里。很多时候,我们所谓的“发小”不过是基于利益上的一种熟人关系罢了。

赠别诗大全(史上最飙泪的一首赠别诗)(2)

然而,我们心底里对真挚的“发小”还是十分渴望和珍惜的,就像留恋我们纯真的童年时光一样。今天,笔者要和大家分享的这首唐诗就是和“发小”有关诗人在动乱中与发小相逢,而此时他们已经分别20年了。临别时,诗人作诗一首赠给发小,读之让人瞬间飙泪!

这首诗就杜甫的《赠卫八处士》,让我们就近它:

赠卫八处士 杜甫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

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

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

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问答未及已,儿女罗酒浆。

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

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赠别诗大全(史上最飙泪的一首赠别诗)(3)

与杜甫其他忧国忧民的诗作相比,这首诗的语言极其质朴凝练,用近似于口语的诗句描绘了自己与发小分别20年后重逢的画面,感人至深。题目中的“卫八处士”具体姓甚名谁,史料中并无记载,只知道他是一位姓卫的隐士,与杜甫是老乡,是发小,在家中排行第八。

当时正值安史之乱爆发时期,杜甫饱经离乱,四处飘零,经常挣扎在生死线上。在他前往华州的路上,不意竟遇到了一位老乡,还与他是儿时的玩伴,让杜甫一时间感慨万千,热泪纵横。动乱年代,活着就已经不错了,还能在四处奔波中遇到儿时的发小,真是让人惊喜!

赠别诗大全(史上最飙泪的一首赠别诗)(4)

全诗的大意是说:人生中的很多分别就像参星商星一样,很难再相见。日子一天天过去,何时才能一起在烛光下话短长。年轻的时光很快就过去了,如今我们都已经鬓发苍苍。20年后,我们再相聚,很多人或许已经不在了。如今与你重逢,你也儿孙满堂了。

家里的孩子很有礼貌,问我从什么地方来。我还没来地及回答,他们就开始摆碗筷了。饭菜虽简单,但是很可口,是新鲜的韭菜配黄米饭。席间,我们互相感慨着相见的不易,喝了很多酒。可是,喝了很多酒也没有醉。友人的情深意长,实在令人感动。想到明天又要分别了,远隔着千山万水,我心里无限伤感!

赠别诗大全(史上最飙泪的一首赠别诗)(5)

诗人是在动乱年代,四处飘零的途中偶遇发小的,而且还是分别20年后的重逢。此情此景,再华丽的语言都难以表达诗人心中的感概;此外,国家正处在危急存亡的时刻,到处生灵涂炭,民不聊生,今天与发小一别,还不知何时能再相见,很有可能就是永别。

动乱年代,命如草芥,很多人都在生死线上挣扎。过了今天,都不知道明天自己是否还能活着。至于个人的未来,更是难以预料,一片黯淡。当所有这些情感交织在一起时,最朴实自然的语言反而更容易感动人,更容易让人飙泪!

(注:文中图片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作者删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