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多样化表达(探索传统文化的当代表达)

来源:中国文化报“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出自唐代魏徵的《谏太宗十思疏》曾援引这句话,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比作当代文化发展的根本与源泉他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传统文化多样化表达?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传统文化多样化表达(探索传统文化的当代表达)

传统文化多样化表达

来源:中国文化报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出自唐代魏徵的《谏太宗十思疏》。曾援引这句话,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比作当代文化发展的根本与源泉。他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着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进入第十七届文华大奖终评的39部剧目中,不少作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精神内核,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把艺术创造力和中华文化价值融合起来,把中华美学精神和当代审美追求结合起来,以精湛的艺术呈现激活中华文化生命力。

让文物“活”起来,把年轻观众请进剧场

“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的话语不仅为文博发展指明了方向,也启发了文艺创作的灵感。

本届文华大奖参评作品中,舞蹈诗剧《只此青绿》和舞剧《五星出东方》都基于国宝文物创作而成。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教授徐卫民曾说:“文物的价值不仅停留于物的层面,也展现着国家、民族、社会、个人等精神层面的诸多信息,理解文物甚至成为现代人处理自身需求与发展之间关系的桥梁。进行文物阐释工作时,既要在形式上迎合年轻观众的心理,同时在内容上也要引导观众的文化走向。”

《只此青绿》和《五星出东方》两部作品,以不同的视角、不同的切入点和各具特色的艺术手段,成功实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并取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更可贵的是,两部作品都吸引了大量青年观众走进剧场,关注舞蹈这种舞台艺术,关注作品背后的文物及其历史。

其中,《只此青绿》以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北宋青绿山水代表画作《千里江山图》为创作背景,通过中国传统绘画作品与舞台表演艺术的跨界融合,展现了中国古典艺术之美和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气息,用艺术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其创造者、传承者致敬,彰扬文化自信。

白色的丝绢、靛蓝色的篆刻、赭褐色的石、青灰色的笔、黑灰色的墨,再加上大红官服、粉衣簪花……典雅的中国古典色彩,和赋予色彩不同气质的工艺,在舞台上共同构成了层峦叠嶂的“千里江山”。

“这不是简单的复刻,而是历史在现代的回响,以此致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的初心。”《只此青绿》总编导之一的周莉亚介绍,《只此青绿》是展卷人、观众与《千里江山图》画作人的对话,是与勤勉不辍的古代工匠们的对话。为此,剧组一次次走进故宫、走近非遗传承人,去学习、去感受。

在中国东方演艺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景小勇看来,《只此青绿》是让文物“活”起来的一次创新实践,更是一次用艺术讲述人民故事的诚意之作。“剧中角色只是符号,是因为有问篆、唱丝、寻石、习笔、淬墨背后那些人民的智慧和创造,才有了这幅《千里江山图》。作品真正意义上是为人民画像,用他们的故事唤醒沉睡的文物,唤起中华民族最宝贵的文化记忆与执着信念,传达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其创造者、传承者的崇高敬意。”景小勇说。

与《只此青绿》突出人物穿越古今的内心情感不同,《五星出东方》更强调戏剧情节与冲突。

《五星出东方》的构想和题材来源于在古丝绸之路新疆和田段出土的“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汉代织锦护臂。为了更好地挖掘文物及其背后的故事,在创作过程中,主创团队深入新疆采风并做了大量历史研究,从考古史实、当地民情、民族服饰、民族音乐等方面提炼艺术语汇。北京演艺集团还多次召开专家研讨会探讨相关历史、文物、哲学、宗教、舞蹈、音乐等问题。《五星出东方》剧本十二易其稿,经过反复修改锤炼,力求让文物说话,让历史故事落地,表现真实的生活、真挚的情感。

《五星出东方》的亮点在于戏剧样式上的突破。创作团队尝试用喜剧的方式展现这段厚重的历史,通过幽默、轻松的表演方式展现剧中的文化碰撞与交流,同时给观众带来许多新奇的感受,这在过往的舞剧中并不多见。该剧导演王舸认为,长久以来,中国的舞剧太过于严肃,鲜有人从其他角度去展现这类题材。“其实任何一个题材作品都可以用诙谐轻松的方式表现,这样也能给观众以新奇的感受。”王舸说。

正如北京演艺集团副总经理、舞剧《五星出东方》制作人董宁所说,“我们不仅仅希望通过一件文物去讲一个故事,更希望我们讲的这个故事能成为一台优秀的剧目,以内在的逻辑见微知著、互联互生。要有政治意涵,要有文化历史含量,又要有艺术本体特质,还要有民族团结的情感,这些因素交织,呈现出的独特之美让观众产生了强烈共鸣。”

文化交流融合,展示开放包容的广阔胸襟

“中华文明以海纳百川、开放包容的广阔胸襟,不断吸收借鉴域外优秀文明成果,造就了独具特色的敦煌文化和丝路精神。”在考察敦煌研究院时的讲话中强调,只有中华民族这样的具有开放包容胸怀的民族,才会容纳世界不同文明在此交融交汇。而那些展现文化交流融合的丝路故事历久弥新,被一代又一代的文艺工作者弘扬与传颂着。

本届文华大奖参评剧目中,舞剧《张骞》以张骞出使西域的故事为蓝本,展现了中华民族坚毅、忠贞、真挚、信义的优秀品格和坚定信念,呈现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生动场景,讴歌爱国主义精神和家国情怀,弘扬历经数千年传承发展的中华文化。

“‘行走’贯穿了全剧始终。从年轻张骞到年迈张骞,从独自行走到无数西域民众的跟随,张骞始终在行走,全剧叙事就是在行走中全面展开。”该剧总导演之一邢时苗表示,这部剧就是要告诉世界、告诉全中国的人民,张骞凿通的这条路是和平之路,是文化交融之路,张骞出使西域的历程,走出了连接欧亚的和平商路,成就了“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的辉煌。“张骞坚韧不拔用一生走完的路,告诉人们一个人要有初心、要砥砺前行,这种家国情怀值得每一个中华儿女敬仰。”邢时苗说。

新疆文艺评论家协会秘书长袁凤梅则表示:“站在今天回望历史,舞剧《张骞》对当今我们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施‘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构想,具有很强的启迪和现实意义。”

在本次文华大奖入围名单中,豫剧《解忧公主》也是一部展现丝路故事的作品。该剧讲述的是两千多年前,解忧公主远赴西域乌孙和亲,舍小我为大义的动人故事。在剧中解忧公主积极化解汉朝与西域各国的矛盾,向乌孙传播了汉朝医疗、农耕等技术以及乐曲、服饰、制度,加强了民族间的联系,对于促进民族团结、文化融合具有重要意义。

在河北省文化和旅游研究院张红武看来,和亲题材是历代文人创作的重要内容,从元代的关汉卿、马致远到明清的陈与郊、薛旦,再到近现代的郭沫若、曹禺等,不同历史时期的名家大家对此都青睐有加。在新的历史时期,和亲题材剧目因其契合国家团结民族融合的主旨、契合剧目展现丰富华美舞台呈现效果的追求、契合舞台艺术致力于表现戏剧冲突与表现张力的目的等,从而一再在艺术的舞台上予以呈现。“豫剧《解忧公主》正是和亲题材剧目的一个样本,全剧富有戏剧张力:有个体情感悲剧与家国重任在肩之间的张力,有异域生存与思念故国之间的张力,有战争分裂与民族融合之间的张力,有和亲目的短暂功利性与孕育和平土壤的长远效果之间的张力等。”

此外,在舞美设计上,该剧将豫剧传统舞美设计与西汉、乌孙宫廷的服饰、妆容特征相结合;在音乐编曲上,该剧将传统音乐和现代音乐、新疆本土特色音乐和豫剧音乐相融合。

丝绸之路上,多种文明在这里交汇,《解忧公主》编剧,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豫剧团党委书记、团长肖帅说:“希望能够通过解忧公主这一人物形象,在寓教于乐中增强中华文化自信,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同感。”

回应时代呼唤,守正创新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要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把艺术创造力和中华文化价值融合起来,把中华美学精神和当代审美追求结合起来,激活中华文化生命力。要把握传承和创新的关系,学古不泥古、破法不悖法,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文艺创新的重要源泉。”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对文艺工作者提出明确要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和中华人文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古有愚公能移山,气如长风万代传,借公精神穿顽石,一尺一寸终通天!”本届文华大奖终评剧目黔剧《腊梅迎香》以敢闯敢干的贵州省罗甸县沫阳镇麻怀村党支部书记、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三八红旗手邓迎香的真实事迹为原型,再现新时代“女愚公”带领村民13年开山凿路、勤劳致富的奋斗历程,讲述贵州脱贫攻坚中的感人故事。

“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这是毛主席在中共七大会议闭幕词中的名言。愚公移山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标识,也是我们党砥砺奋进的红色基因。

《腊梅迎香》虽然取材现实,其精神内涵却植根于传统文化。在贵州省地方戏研究会会长罗运琪看来,《腊梅迎香》赋予了愚公移山精神新的时代内涵,“《腊梅迎香》创作者紧紧抓住普通人的喜怒哀乐、抓住主人公迎香的命运跌宕来结构故事,提炼出迎香不信神、不信邪、不信命的精神内核,塑造了一个敢爱、敢为、果断、率真、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具有时代特征的女性形象。”

《腊梅迎香》主演、贵州省黔剧院院长朱宏认为:“正因为邓迎香这样的基层党员起到的表率作用,才带动当地百姓脱贫致富。我们想用黔剧来讲好贵州故事,讲述贵州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道路上的付出,努力彰显新时代贵州精神。”

《腊梅迎香》展现的是对愚公精神在新时代的延续和解读,另一部文华大奖终评剧目莆仙戏《踏伞行》则是对传统戏曲范式的守正创新之作。

《踏伞行》在内容上虽然只是讲述了一个古代青年男女的爱情故事,但现代的理性、古典的形式、流畅的剧诗、鲜活的形象、正谐相间的风格,诠释了人情在戏曲艺术中的自由表达。“在看似简单的人物关系中,使中国传统的婚姻观、道德观和人性得到展露,使隐喻在其中深刻的价值取向和普遍的思想意义得到体现。”福建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秘书长余守英认为,该剧既有传统的莆仙戏文化丰富的内涵,又有现代人的心理元素,兼具传统与现代之美,阐述了意味深长的人生哲理,传达中华文化中包容和合的内容。

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所长王馗认为,《踏伞行》在戏曲文学上的现代质感与莆仙戏的古典气质交融,充分地结合了传统演剧手段和表现方式,让饱含现代观照的故事情境具有了古典艺术的空灵和通透。“《踏伞行》的创排用莆仙戏艺术本体来实现现代转化,展示了当前莆仙戏剧人对于莆仙戏古老艺术传统的文化自信,对很长时间里莆仙戏创作中的艺术迷茫和实践逆流,做了尽可能的矫正,这是莆仙戏艺术生态渐进恢复元气的切实成功。特别是以黄艳艳为代表的莆仙戏青年传承者们,在充分尊重前辈艺术传承的基础上,灵活地使用多元行当的科介艺术,让一部新剧始终保持着莆仙戏本体的表演艺术体系,让莆仙古剧的科介艺术准确细腻地传达人物情感和思想,显示出表演艺术在古老与现代的相融无碍。该剧导演徐春兰在二度创作上,力求通过把握剧中主人公的行动性,来尊重莆仙戏表演本体;也极力通过有意味的光色等舞台形式感,来塑造古典意境,显示了当代艺术家贴近莆仙古剧、寻求直通现代的诸多努力。可以肯定的是,《踏伞行》作为莆仙戏恢复艺术元气的佳作,将随着该剧在舞台上的不断磨砺和提升,为莆仙戏长续发展带来惊喜。”

(记者 刘源隆 刘 淼 实习记者 王伟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