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和鲁迅谁的学历高(谁的文学作品价值更高)

鲁迅与老舍,都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文学巨匠,文学大师,两个人的作品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都有着独特的地位,他们原本没有什么可比性,更不存在谁的作品价值更高的问题,但提问者既然提出来了,我就来做一些比较分析。

老舍和鲁迅谁的学历高(谁的文学作品价值更高)(1)

一、年龄的差距,使鲁迅和老舍实际上是两代作家。

鲁迅生于1881年,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代作家。他早在1918年,就发表了奠基之作《狂人日记》,蜚声文坛,开始了文学活动,而在五四文学革命中以他的文学成就自然而然成为新文学的奠基人,被誉为中国现代文学之父。鲁迅病逝于1936年,他的早逝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巨大损失。

而老舍生于1899年,新旧世纪相交替之年,比鲁迅小了将近18岁。20世纪中期,鲁迅的《呐喊》等 一系列作品及杂文已经发表出版,在文坛早已取得了辉煌成就时,老舍才刚刚步入文坛。1926年,在英国教书的老舍开始在《小说月报》连载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其后三年间又创作了《二马》等小说,才引起文坛的关注,算是正式步入文坛。1936年,鲁迅逝世,而这一年,老舍才开始创作他的长篇代表作《骆驼祥子》,先在《宇宙风》杂志连载,直到3年后的1939年才正式出版。此时,鲁迅已经去世三年之久,无缘见到老舍这部传世之作。

所以,他们已经算是两代作家了。

老舍和鲁迅谁的学历高(谁的文学作品价值更高)(2)

二、两个人的创作主题有相似,也有不同。

鲁迅和老舍相同的一点,其两人作品的主题都有对“国民性的批判”,有“国民性改造”这一题旨,都有着对“国民性改造”这一主题严肃而执着的思考和探索。鲁迅的《阿Q正传》《故乡》《药》《祝福》等作品中,给读者刻画出了一批麻木、愚昧、落后的农民形象,在当时的年代,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批判指向。鲁迅对阿Q、润土、华老栓、祥林嫂等一类人物的批评,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一个“哀”字表明了鲁迅对他们遭遇的同情,一个“怒”字表达了鲁迅对他们的身上愚昧、麻木、落后、保守等国民劣根性的愤激。

而老舍的《二马》《四世同堂》《骆驼祥子》等作品,同样表达了对小市民性格中的因循守旧、敷衍软弱、妥协等国民弱性批评、批判。比如在长篇小说《二马》中,对马则仁身上那种懒惰虚夸,中庸迷信、奴颜卑膝等劣性,描写得淋漓尽致,批评的毫不留情。

鲁迅与老舍两人的不同之处,一是两个人描写对象的不同。鲁迅的小说中,主要是对乡村农民身上的国民弱性的批评、批判,而老舍的作品主要描写城市小市民,批评和批判的是小市民身上的国民弱性批评和批判。二是两人的态度不同。鲁迅的批评是激烈的,严厉的,批判是愤激的。而老舍的批判是温和的,不像鲁迅那么愤激。正像老舍说的那样,“我恨坏人,可坏人身上也有好处,我爱好人,可在好人的身上也有缺点。”正是因为这种态度,老舍的批评就显得温和与包容,不像鲁迅那么激烈与不容情。在市俗环境中生活的老舍,对市俗更多采取了包容和理解,对一些国民弱性批评的同时也兼包容。

老舍和鲁迅谁的学历高(谁的文学作品价值更高)(3)

三、做人态度不同,两人的创作风格也截然不同。

鲁迅和老舍两人的性格不同,导致两人的作品风格也截然不同。鲁迅是眼里容不得半粒沙子,对敌人是怒目而视,对自己人或者国民身上的弱点,也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态度。而老舍则是一种达观宽容的做人态度,包容性极强,因之,同样是对国民弱性的批评,在两个人的笔下表现出来的风格就截然不同。

鲁迅的作品是“横眉冷对千夫指”的风格,笔锋如刀枪剑戟,文风充满战斗精神。他对国民劣根性的批判是剜疮割肉,手术刀式的彻底清除,正如他在《呐喊》自序中说的:“凡是愚弱的国民,无论体格如何茁壮,如何健全,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可见鲁迅的态度有多严厉,表现在他的作品中,也是同样的严厉。

而老舍则不然,他的的笔锋更多的是指向那些在一个封闭文化环境中熏陶出来的旧中国市民,抱着陈腐的旧观念,护着面子,麻木不仁,不思改变这样的国民形象,他的笔下三教九流,五行八作,三姑六婆,各种人物人形象都有,其丰富性和生动性,在中国现代作家中,可以说是绝无仅有。但他对他们身上表现出来的国民弱性批评和批判,抱着一种达观、宽容的态度,更多的是笑骂而非赶尽杀绝,更多是温和的讽刺和同情,而不是尖锐的批评和抨击。所以老舍的作品有着他独特的幽默风格,成为一种独特的幽默艺术。

老舍和鲁迅谁的学历高(谁的文学作品价值更高)(4)

鲁迅与老舍两人平生并无交集,但是鲁迅曾读过老舍的作品,据说他对老舍的一些短篇小说评价较高,但对老舍的“幽默”有过非议。而老舍虽然与鲁迅没有过直接的交往,两个人始终没有见过面,但老舍却也曾被人划归到“鲁迅派”,他对鲁迅的作品也有较高的评价,在1938年发表的一篇纪念鲁迅先生的文章中,老舍就不吝赞美之辞,数处说到鲁迅知识的渊博、伟大,前无古人等。

鲁迅1936年因肺病去世,享年仅55岁,而老舍,1966年文革期间受辱后投湖自尽,享年仅67岁。两位中国顶尖作家都因天不假年,在创作力正盛时过早逝世,使其后人未能读到他们更多的佳作。但他们留下来的作品,都为中国文学史增添了耀眼的光辉。

两位相差十几岁,并非同代的文学大家,文学大师,都是中国现代最优秀的大作家,都有着各自不同的艺术成就,在文学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所以不要用谁的价值更高的这样的问题来困扰后来者,认真去读他们的作品,认真去研究他们的作品,才能真正懂得他们作品的艺术价值,思想价值,文化价值,历史价值。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