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鸿蒙系统好还是方舟编译器好(华为方舟编译器正式发布)
相信大家一般都听说过“缺芯少魂”吧,这是1999年时任科技部部长徐冠华曾说过的“中国信息产业缺芯少魂”这句话中的,其中“芯”指芯片,“魂”指操作系统。
然而,20年过去了,这两个问题依然没有彻底解决,还成了美方制裁中企的工具。
美方对华为实施了多轮打压,首先限制的是芯片,接着就是限制操作系统。这两方面给华为造成了巨大损失,但令他们没想到的是,华为依然在前进,还要从根打破。
因为芯片无处代工,华为手机和5G业务受到影响。因为限制系统和GMS,华为手机海外业务近乎崩溃。但任正非眼光很长远,短时调整发展方向,开启转型之路。
华为是做通信起家,并且因此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了全球第一大通信设备制造商。
要知道,华为从成立到现在也才30多年,就超过了诺基亚、爱立信这两个成立超百年以上的欧洲老牌通信巨头,可见华为实力有多强,任正非带领的华为人有多厉害!
制裁来临时,华为并没有屈服,任正非带领华为开始从硬件先进向软件先进转型。
为此,任正非专门提出了“向上捅破天,向下扎到根”! “向上捅破天”就是要突破芯片,既然人家不卖,那我们就自己造。于是,华为哈勃就开始投资国内半导体。
不仅自己研发,还投资企业,就是在助力打造国内芯片产业链,推动国内实现芯片突破。“向上捅破天”主要是指芯片,而“向下扎到根”主要是指突破操作系统。
芯片的突破,尤其是高端芯片制造,涉及的面较大,不是一家企业能够完成的,需要产业链各个环节的共同进步。华为积极推动非常正常,这样会加快国产芯的突破
而相对于芯片,操作系统也同样重要。于是,华为顺势推出了鸿蒙系统和HMS,鸿蒙用户量达到了3亿以上,HMS全球下载量也达到了4320亿次,可以说成功了。
后来又推出了欧拉系统,为了做大做强,华为将两个系统都捐给了国内开源社区!
华为鸿蒙和欧拉,这两个系统做得都不错,未来发展前景也都很好。这算是实现了“向下扎到根”吗?当然还不是,华为的眼光更长远,还要突破更底层的!
操作系统是管理硬件的软件系统,而比它更底层的还有编译器、编程语言,这是让系统更加厉害和强大的根基,苹果、谷歌和微软他们都有自己的编译器、编程语言。
他们的系统之所以那么强大和有粘性,正是因为他们有自己编译器和编程语言。
举个简单的例子吧,我们现在使用的浏览器,看似都是国内的,但没有一个是真正国产的,因为他们的内核全都是国外厂商的。可以想像,这样的安全性还有多高。
而前段时间就有消息称,华为或将率先推出自研浏览器内核,这就是突破底层。
编程语言是最为底层的,目前市面上还没有出现任何中国企业主导开发的主流编程语言。对于编程语言,据了解华为也在研发,可能命名为“仓颉”语言,其意义相当重大。
“仓颉” 语言如果推出,那将是我国第一个自研编程语言,将彻底改变历史,使我国信息产业建立在自己的根基之上。但这个还需要时间,不过编译器又有了新突破。
近日,华为正式官宣,发布了方舟编译器开源项目 OpenArkCompiler 的 1.0 版本。据介绍,它能够将不同语言代码编译成一套可执行文件,在运行环境中高效执行。
这个方舟编译器1.0 版本的发布意义很大,它将加速国产自研编辑器的推广使用。
要知道为了这个“方舟”,华为已经磨剑十年。2009年启动5G基础技术研究时,创建了编译组。当时,国内根本没有这样的人才,都是从国外专门请的研究人员。
直到2019年,华为方舟编译器才正式面世。华为方舟编译器的厉害之处在于,用它开发的软件,软件响应速度能够大大提升,可以说有效解决了安卓系统的很多不足。
因为方舟助力,华为Mate30系列在手机流畅性方面首次超越了苹果的iPhone。
方舟编译器的推广,其实也有利于鸿蒙的发展。因为用户使用它后,不仅方便编译,还可以很方便地将软件编译成鸿蒙应用,这对于鸿蒙生态打造有很大促进作用。
当然,方舟编译器的意义还不止于此。方舟编译器的开源,除了能够让华为进一步实现技术自主,也是华为将软件能力贡献给行业,共同推进国内基础软件的发展。
这才是真正的“向下扎到根”。对此,有外媒表示:华为这是要从根打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