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绕梁为仙音(绕梁三日说音)

《列子-汤问》中有个著名的“绕梁三日”的故事,说的是战国时期韩国有位善唱的女子路过齐国,由于盘缠用尽,她便在齐国都城的城门下卖唱。由于她的歌声清脆嘹亮,十分动人,在她离开三天以后,其歌声好像依然萦绕回响在梁栋之间。还是这个韓娥,她在一家旅店里受人欺负,便曼声哀唱起来,使闻者“老幼悲啼涕泣”,有人竟然三天不能吃饭。后来当地人不得不请韓娥回来,让她唱一首悠扬欢快的歌,街巷里的气氛才变得欢乐起来。《论语》中也有记载,孔子在齐国听到了《韶》乐以后,竟然“三月不知肉味”。他感叹到:“尽美矣,又尽善也。”可见美妙的音乐对人能产生极大的感染力。

三日绕梁为仙音(绕梁三日说音)(1)

那么,音乐究竟是如何起源的?所谓的“音”和“乐”其本义又是指什么呢?

先来看看“音”。“音”其实和“言”是同源字,都是从同一个甲骨文

三日绕梁为仙音(绕梁三日说音)(2)

演变而来。而在甲骨文中“言”与“舌”、“告”均像倒置之铃,上面像铃舌,下面像铃身,表示发言讲话、有事告知,后世才渐渐分化成不同的含义。

中国古代音乐理论专著《乐记》上说,音由心生,心感于外物而动形成声;声在相互应和之中有规律的变化就是“音”;把音按照一定的结构关系演奏起来,加上舞蹈,就叫“乐”。

“乐”的甲骨文

三日绕梁为仙音(绕梁三日说音)(3)

像在木架上布置的丝弦之物,大概是表示一种弦乐器。到金文时中间加了一个“白”字

三日绕梁为仙音(绕梁三日说音)(4)

,有人认为“白”表示声符,也有人认为这是表示用手或琴拔来弹拨弦乐器的意思。所以“乐”的本意就是一种乐器,至于《说文解字》上所谓“乐,五声八音总名”的解释其实已经是引申义了。音乐可以使人心情舒畅,所以又读“le”,引申为快乐、安乐;又读“yao”,引申为喜好和使快乐。

古人在重大活动如祭祀、庆典时,常常载歌载舞、娱神乐人,且喜欢以音乐传达某种政治理念,往往在娱乐中向大众进行不同的精神暗示。因此,古代常常礼乐并称,所谓“知乐则几于礼矣”。音乐理论专著《乐记》就包含在儒家经典《礼记》中。传说舜帝命夔掌管音乐,就要求“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到了西周时期,这种礼乐制度逐渐成形:“礼乐相须为用,礼非乐不行,乐非礼不举。”上自国家大典,下至民间丧嫁,都要在乐舞的谐配之下进行。周王室东迁洛阳后,王室地位衰落,导致“礼崩乐坏”,而以“郑卫之声”为代表的民间音乐则开始流行。

三日绕梁为仙音(绕梁三日说音)(5)

这一时期出现了不少歌唱和演奏界的高手。《列子-汤问》篇还记载了一位名叫薛谭的青年向老师秦青学习唱歌,技未精而自以为学尽了,于是打算告辞回家。秦青在城外为他饯行时“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这才知道自己刚刚学到了老师的一点皮毛,于是“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而俞伯牙演奏的琴曲,也唯有钟子期听出其中“高山”“流水”的意境。后来“钟子期死,伯牙摔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

据说上世纪美国发射了负有联络外星人使命的“航行者”太空船,上面有一张录有27段人类音乐的唱片,其中除了有巴赫的《勃兰登堡协奏曲》第一乐章、贝多芬《B大调弦乐四重奏》等西方音乐外,也专门收录了中国的琴曲《流水》。可见俞伯牙钟子期的知音故事不仅成为人类情感沟通的佳话,还成为地球生命与其他宇宙生命寻求相识的纽带。

三日绕梁为仙音(绕梁三日说音)(6)

中国传统音乐使用的是五声音阶,即宫商角徵羽,类似现在简谱中的1、2、3、5、6,后来又增加了清角、变宫来表示4、7。而记谱则用汉字或减字的方法。唐代有古琴文字谱、古琴减字谱、燕乐半字谱等。而我国持续使用到20世纪中叶的传统记谱法——工尺谱,最迟在宋代已经广泛使用了。在工尺谱中用上、尺、工、凡、六、五、乙来表示1、2、3、4、5、6、7。五线谱和简谱的引进都是清朝末年的事,当时有人喜欢用汉字来标注简谱的读音,其中最有名的就是用“独揽梅花扫腊雪”来分别标注1、2、3、4、5、6、7。据说三十年代上海某报用“独揽梅花扫腊雪”作上联来征联,最后得中魁首的下联是“细睨山势舞流溪”,初看也没有什么特别是吧?但你用上海话读读看?居然是数字1、2、3、4、5、6、7的谐音!这也算是中国历史上的绝妙好联之一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