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过不去的体育测试(体育测试的沙坑里)
嗨,中午好。
最近快期末了,高校开始体育测试。
各种搞笑视频流出,全是在逃的体育废柴。
你先别笑了。
现在是百米冲刺追公交,谁上学时候还不是散步到终点线的体育废柴。
但再废的运动小笨蛋,也终将跑进冲刺追公交的成年。
最开始知道自己是体育废柴,可能是从一场自不量力的运动会开始。
普通项目垫底也不能说明什么。
“n人n 1足”这种趣味项目才能让废柴真正显性。
就是两人三足的plus版
起跑了,队伍排成的“一”字,慢慢变成了“人”字。
不是返祖迁徙,也不是对抗空气阻力,只是队伍有个菜狗缺少力气。
躺赢是不存在的。
别人都在为队伍贡献力量,废柴跟自己的balance进行对抗。
哪指望跟上大家的步伐,只怕腰一软突然跪下。
眼前的队友不是队友,是无情的马达。
队友的口号也不是口号,是轰鸣的汽笛。
双腿已经脱离身体,像一具木偶,像队友的傀儡。
然而废柴拥有肉身,拥有灵魂。
用残存的肺活量发出求救:“慢点,我不行了。”
挣扎不可耻,但却没用。
下半身的知觉献祭赛场,一步步沦为半身不遂。
废柴就像一只蜗牛,从衣服里流淌下去。
好队友不抛弃不放弃,抓着衣服噌噌跑。
交警看了想吹哨,裁判看了只顾着爆笑。
嘲笑声、安慰声,炒热气氛心却很冷。
“生为废柴,我很抱歉。”
从此发誓告别运动会,永别竞技场。
然而,废柴不去找体育,体育也会过来找废柴。
期末体测,就是每个体育废柴的社会性死亡现场。
别人眼里,1500米跑废柴们都是溜达到终点的。
废柴本人的体验却是:极限、刺激、心跳加快。
尤其长跑的最后50米,简直是每次体测的高潮。
所有的光芒都向他涌来,所有的氧气都被他吸光,感觉自己就要失去重量。
分不清是奔向终点,还是在满地找氧气瓶
仰卧起坐就是尊严修罗场。
旁边同学身体轻松折叠,废柴只能躺在垫子上左右蠕动。
最怕同学热心辅助,自己的仰卧起坐变成同学的体前屈训练。
不仅是脊椎被践踏,人格也被摧残。
你见过的运动,就没有体育废柴能行的。
跳高的杆最高贵,体育废柴永远够不到。
三级跳的沙坑最亲切,栽满了体育废柴的脸。
没人能一直丢脸,除了运动场上的体育废柴。
这样的频率,搁谁谁都受不了。
废柴逐渐给自己洗脑,不是自己不行,而是自己真的讨厌体育。
能逃的体育课全逃了,不能逃的体测就找代跑。
没有人比他们更想毕业了,毕业就不再有体育课。
学龄16年,年年跟塑胶跑道斗智斗勇。
离开学校的时候还跟操场依依惜别,工作之后塑胶道是没有了,谁知道但还有通勤路。
前阵子,新疆跑步上班的妹妹火了。
视频里她呼哧带喘,左手拎兜,右手摆动,每一步都踏在了通勤赛道上。
底下有人评论,我要有这速度,上个月就不至于迟到被扣钱!
自打工作以后,当年的这些体育废柴,正在以自己的方式向体育精神致敬。
以前是上午第二节下课,十分钟广播体操,拖拖拉拉做不齐。
现在九点的班,七点起,通勤一个小时,连走带跑,还不一定赶趟。
在北京上班朋友都知道,坐地铁40分钟,20分钟都是在站内跑的。
每个工作日,都是一次变形版本的体能测试。
车厢一停稳,全员变身竞走人。
上台阶下台阶穿通道,您着急还可以来个跨栏。
出了站就是短跑or自行车加速赛,反正通勤路凑个铁人三项轻而易举。
学生时代对配速完全没概念,体委嗷嗷喊好几遍“11秒3,最后一个,谁”,没人冒头。
现在公司楼下就是跑道的终点,自己掐表冲刺。
57秒,58秒,59!打卡成功!
大早上还啥也没干呢,微信运动步数至少都上千。
要说上班跑步是被时间逼的,那健身房真是体育废柴自己选的。
当年翘体育课去小卖部,现在花万八千买私教课。
找教练标准就一个:像体育老师,管得住自己。
好像在某个时间点,生活状态变得可逆了。
拉伸是跟教练现学的,跑步姿势是回炉重造的,26岁了才正式分清了哪块是二头肌,哪块是三头的。
有氧半小时,力量半小时,拉伸十分钟。
汗水盖浇全妆,动作力求标准,体重和快乐挂钩,三亿人上冰雪都得有我一个。
出差半夜十点也在酒店健身房打卡的成年废柴,看着也是有点一雪前耻的意思了哈。
要说还是成年废柴有招,无绳跳绳甩的再快都抽不到自己脸上。
健身房没时间去,健身环总买得起,实在不行,在屋里就能《舞力全开》。
白领小翟不承认十年前的自己是废柴,最多就是体育项目的个别偏科。
回忆起上学那会儿,椭圆机上的小翟憨憨一笑。
虽然以前撅着屁股预备跑连姿势都不对。
但不妨碍自己也幻想着,没准也是个本土版本的樱木花道,早晚出息那么一回。
于是废柴的没天赋,生生发展到了后天努力。
在skp附近最高级的健身房办的卡,年费都要上万,训练是一对一的,可感受却被无情打了折。
“你有过想要加速,可身体零件吱嘎吱嘎响的感觉吗?”
当年绑着沙袋练速度,现在绑着绷带上跑步机,身体零件不行了。
996之后的健身人儿,哪里算得上是娱乐?
最多就是成年人给自己开的一节防抑郁体育课。
要说小时候的体育课咋能那么快乐?
大概是因为那青春里为数不多的喘息时刻吧。
体能没全面发展起来,可精神头起码火力全开,就算跑不了最快,也能坚持磨蹭到终点。
运动会是一年的盼头,吃吃喝喝跟着方阵变队形,鼓队旗手全是青春靓丽风景线。
啥才是真正的锣鼓喧天,看看以前。
没人好意思说自己报名,是为了什么集体荣誉感,怕土,但都是实打实在为班级卖力气。
不需要多努力去冲第一,能跑的去跑,能跳的就跳,实在不行,咱还可以给广播站投个稿。
“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口号不知道喊了多少遍,都没能理解其中的奥义。
可在毕业多年后的健身房里,我才发现。
长大,不仅仅意味着没有了被按头的学习,还少了赛道外玩命给你加油的那些兄弟。
没有集体,不需要重在参与。
体育它摇身一变,就成了成年人的自律游戏。
我们的人生,在回到自己手上的瞬间, 不得不全速发力。
田径场上的十条分赛道,俨然变成了一个人的踏板游戏,跑不到5km都觉得失掉了胜负欲。
可我们好像早都忘了啊,过去那个一抬脚就栽到沙坑的废柴,混日子都混得贼开心。
作者 / 笑我
编辑 / 奇妙
视觉 / 奥西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