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底黄字好不好(千字文01玄黄到底是个啥颜色)

上一期我们简要介绍了为《千字文》一夜熬白头的周兴嗣。如果您觉得《千字文》只是简单的儿童启蒙读物,那就大错特错了。您要是不信,那就听鸮胖给您说说,《千字文》中的那些文化。

今天咱们要讲的,是《千字文》的开篇:天地玄黄,宇宙洪荒。为什么会选择这八个字开篇呢?这其实就体现出周兴嗣以及那一时期的人们,对天地、对宇宙的敬畏之情。

天地玄黄一词,出自《周易》。《周易》中说“天玄而地黄”。这说的是什么?是天地的颜色。古人认为,天的颜色,是玄色。在现在生活中,咱们也不怎么提玄色了。那玄色是古代人构想的么?并不是。先秦时期,玄色,是指青色或者蓝绿色。这样解释起来,是不是就清楚多了?

绿底黄字好不好(千字文01玄黄到底是个啥颜色)(1)

(玄色,大概是这个颜色)

地黄,很好理解,地是黄色的。这都是常识了,但鸮胖想问一个问题,南方有红土,东北有黑土,但为啥都说是黄土?这不是以偏概全吗?这其实和当时的疆域有关。夏商西周时期,人们主要生活在黄河中下游一带,这片地区的土地,是典型的黄土地。自然,就会记载为地黄了。随着疆域的扩大,人们眼界的开阔,看到的土地颜色也多了,但黄土地的说法已经根深蒂固习以为常,也就没再更改了。可以说,这个美丽的误会,延续到了现在。

可能有人会问了,既然这一句的出处是《周易》天玄而地黄,为啥头一句不叫天玄地黄呢,非得调整为天地玄黄?这就是周兴嗣的精妙之处。咱们上一期说了,《千字文》又叫《次韵王羲之书千字》,行文不仅要求合辙押韵,而且还要对仗工整。天地玄黄,对应下文的宇宙洪荒。为了对应宇宙,所以前面调整为天地。这种不改动古人文字,而只是调整顺序的引用,称为明引

那么,“玄黄”一词,是自周兴嗣之后才有的吗?当然不是。在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已经有“玄黄”一词了。在《诗经·周南·卷耳》一篇中,就有这样的描述:陟彼高冈,我马玄黄。啥意思?我骑马登上高高的山脊,但山太高,攀登太累,马毛都从黑色变成有病态的黄色了。虽然有些夸张,但确实能看出来,玄黄一词,在西周时期,就已经被使用了。后来,随着《千字文》的流传开来,玄黄一词不仅指颜色搭配,更是成为对天地的特指。

绿底黄字好不好(千字文01玄黄到底是个啥颜色)(2)

(《诗经》: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既然“玄黄”已成固定搭配,那么古人有没有将它们应用在生活中呢?当然有了。而且,你们还看见过。在哪儿看见过啊,当然是电视剧里啦。在历史题材的电视剧里,服装最奢华的是谁?没错,就是一国之君。都说当皇帝好,天下都是他的。但当皇帝也累,规矩特别多,讲究也特别多。尤其是他穿的衣服,讲究就不少。今天啊,咱们就说一种服饰,就是冕服。

绿底黄字好不好(千字文01玄黄到底是个啥颜色)(3)

(明朝天子穿的冕服)

冕,就是冠冕堂皇的“冕”字。冕服,主要用于祭祀仪式。那么冕服,到底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呢?关于冕服的记载啊,最早可以追溯到咱们共同的祖先——黄帝。许慎的《说文解字》中就有:“古者黄帝初作冕”的记载。比黄帝再晚一些,也有关于冕服的描述。就比如,孔子的《论语》。他是这样说的:“禹……恶衣服而致美乎(音符)冕。”记载的对象,就是咱们熟知的治水的大禹。这可不是说大禹生活奢侈,喜欢精美的衣服啊。正相反,这是孔子对大禹的称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这个“黻冕”,就是祭祀的时候穿的衣服,戴的帽子。孔子是说大禹不在乎个人穿衣的精美,但注重祭祀。为啥孔子如此推崇大禹崇尚黻冕的行为?这还是和孔子的生活环境有关。孔子生活的齐鲁大地,是最注重礼乐文化传承的地方。而周礼,重视祭祀仪式。所以大禹的行为,正好是孔子喜欢的,自然也就大加赞赏啦。

绿底黄字好不好(千字文01玄黄到底是个啥颜色)(4)

(大禹)

如果觉得您觉得黄帝啊、大禹啊都是传说,没有真凭实据。没有关系,鸮胖我给您拿出决定性证据,就是——甲骨文。在出土的甲骨文当中,就有“冕一人”的字样。“冕一人”中的“一人”,就是殷王的自称,和之后的“朕”、“孤王”等自称性质一样。这称孤道寡的,也不怕得抑郁症。那这“冕一人”,意思就很明确啦。就是殷王在搞祭祀的仪式。所以说,最迟在商朝,就已经有冕服了。

真正将冕服,将祭祀仪式发扬光大的,当属西周。西周是很重视礼仪的国家,咱们就说冕服,就有六种,哪种场合穿什么,都有讲究,这六种冕服,统称为“六冕”。后世虽有沿用,但最为常用的,当属衮冕。

现在,咱们该说说和“玄黄”有关的了,就是冕服的颜色。别看只是简单的衣服颜色,那穿在一国之君身上,就得有说法。文化,就是这么来的。《周礼》,就对冕服有明确规定:“凡冕服,皆玄衣纁(音勋)裳(音常)。”提炼一下,就是四个字——玄衣纁裳。您可能会问了,这里面,有玄没有黄啊,怎么就有关系了?

先来解释一下,啥是衣裳。所谓衣裳,就是咱们平常说的衣裳俩字儿。在古代,人们把上身穿的叫“衣”,下身穿的叫“裳”。玄衣,就是上身的衣服颜色,是玄色。那纁裳是什么颜色?那是一种深红色。

这种深红,是由两种颜色混合而成。哪两种颜色?一种是红色,一种是黄色。您可能又要问了,为啥不直接选黄色,这样“玄黄”搭配,还稍显尊贵呢。古人和您的想法一样,但奈何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他们想染上黄色,但提炼不出来啊。那提炼不出来,就找和黄色相近的呗。试验来试验去,最后只能勉强染成深红色。深红色毕竟和黄色差了好多。所以就想办法强解释一波。在《易经》的卜辞中,就有对“纁”这个颜色的解释:“坤为地,其色黄,但土无正位,托于南方,火色赤,赤与黄即是纁色”如果单独看,可能这段比较陌生,比较晦涩。但鸮胖我一给您解释,就有意思了。别的物质都有方位能代替,但土没有,不仅没有合适的方位,也没有合适的颜色。所以只能找相近的颜色,就用南方的红色代替。但红色和黄色还是有本质的区别,所以没办法,就整出红黄相结合的颜色,也就是咱们说到的纁色。

也确实难为古人了,没理由还得硬编个理由出来。当然,后世黄帝也基本顺从周朝的规定。就算后来印染技术进步,能染出黄色了,也是没改。毕竟这么长时间,也习惯了。

以上就是本期的全部内容,欢迎您的收听,我们下期再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