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达慕蒙古族语(四子王旗那达慕)

那达慕(蒙古语)

“那达慕”是蒙古语,亦称“那雅尔(Nair)”,“那达慕”是蒙语的译音,意为“娱乐、游戏”,以表示丰收的喜悦之情。“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在蒙古族人民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

那达慕蒙古族语(四子王旗那达慕)(1)

每年七、八月牲畜肥壮的季节举行的“那达慕”大会,是人们为了庆祝丰收而举行的文体娱乐大会。“那达慕”,蒙语的意思是娱乐或游戏。“那达慕”大会上有惊险刺激的赛马、摔跤,令人赞赏的射箭,有争强斗胜的棋艺,有引人入胜的歌舞。赛马也是大会上重要的活动之一。比赛开始,骑手们一字排开,个个扎着彩色腰带,头缠彩巾,洋溢着青春的活力。赛马的起点和终点插着各种鲜艳的彩旗,只等号角长鸣,骑手们便纷纷飞身上鞍,扬鞭策马,一时红巾飞舞,如箭矢齐发。前五名到达终点者,成为草原上最受人赞誉的健儿。射箭、摔跤等比赛也吸引着众多牧民。

那达慕蒙古族语(四子王旗那达慕)(2)

每年农历六月初四开始的为期5天的那达慕,是蒙古族人民的盛会。那达慕大会的内容主要有摔跤、赛马、射箭、套马、下蒙古棋等民族传统项目,有的地方还有田径、拔河、篮球等体育项目。

2006年5月20日,那达慕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那达慕蒙古族语(四子王旗那达慕)(3)

一、那达慕历史发展

“那达慕”大会,是居住在内蒙古自治区等地的蒙古、鄂温克、达斡尔等少数民族人民的盛大集会。“那达慕”是蒙古语的音译,意思是“娱乐”和“游戏”。每年夏、秋季节举行。大会期间,各地农牧民骑着马,赶着车,带着皮毛、药材等农牧产品。成群结队的汇集于大会的广场。并在会场周围的绿色草原上搭起彩色蒙古包。

“那达慕”在蒙古族人民的心中,古老而又神圣。它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记载“那达慕”活动的是1225年用畏兀儿蒙文(古蒙古文)铭刻在石崖上的《成吉思汗》。

元、明两代,射箭、赛马和摔跤比赛结合一起,从此形成男子三项,从此形成了“那达慕”大会比赛的固定形式。

清代,“那达慕”逐步变成了由官方定期召集的有组织有目的的游艺活动,其规模、形式和内容较前均有发展。当时的蒙古族王公以苏木(相当一个区)、旗、盟为单位,半年、一年或三年举行一次“那达慕”大会,并对比赛胜利者分等级给予奖赏和称号。但当时由于王公贵族的暗箱操纵,“那达慕”会上经常由王爷的摔跤手、赛马手和射箭手获得冠军。

二、那达慕传承保护

那达慕蒙古族语(四子王旗那达慕)(4)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民族文化活动中心(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群众艺术馆) 、和静县东归文化馆、 锡林郭勒盟群众艺术馆获得“那达慕”保护单位资格。

三、那达慕活动起源

那达慕的前身是蒙古族的“祭敖包”,是蒙古民族在长期的游牧生活中,创造和流传下来的具有独特民族色彩的竞技项目和游艺、体育项目。

“那达慕”有久远的历史。据铭刻在石崖上的《成吉思汗石文》记载,那达慕起源于蒙古汗国建立初期,早在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被推举为蒙古大汗时,他为了检阅自己的部队,维护和分配草场,每年7~8月间举行“大忽力革台”(大聚会),将各个部落的首领召集在一起,为表示团结友谊和祈庆丰收,都要举行那达慕。起初只举行射箭、赛马或摔跤的某一项比赛。到元、明时,射箭、赛马、摔跤比赛结合一起,成为固定形式。后来蒙古族人亦简称此三项运动为男子三项为那达慕的基础项目。

在元朝时,那达慕已经在蒙古草原地区广泛开展起来,并逐渐成为军事体育项目。元朝统治者规定,蒙古族的男子必须具备摔跤、骑马、射箭这三项基本技能。到了清代,那达慕逐步变成了由官方定期召集的有组织、有目的的游艺活动,以苏木(相当于乡)、旗、盟为单位,半年、一年或三年举行一次。此俗沿习至今,每年蒙古族人民都举行那达慕。

过去时那达慕期间要进行大规模祭祀活动,喇嘛们要焚香点灯,念经颂佛,祈求神灵保佑,消灾消难。那达慕的内容主要有摔跤、赛马、射箭、赛布鲁、套马、下蒙古棋等民族传统项目, 有的地方还有田径、拔河、排球、篮球等体育竞赛项目。此外,那达慕上还有武术、马球、骑马 、射箭、乘马斩劈、马竞走、乘马技巧运动、摩托车等精彩表演。参加马竞走的马,必须受过特殊训练, 四脚不能同时离地,只能走得快,不能跑得快。夜幕降临,草原上飘荡着悠扬激昂的马头琴声,篝火旁男女青年轻歌曼舞,人们沉浸在节日的欢乐之中。

那达慕蒙古族语(四子王旗那达慕)(5)

四、那达慕主要运动

1、那达慕摔跤

摔跤是蒙古族特别喜爱的一种体育活动,也是那达慕上必不可少的比赛项目。蒙古语称摔跤为“博克偶巴依勒德呼”,称摔跤手为“博克庆”。蒙古族的摔跤有其独特的服装、规则和方法,因此也叫蒙古式摔跤。

摔跤手要身着摔跤服“昭德格”。其坎肩多用香牛皮或鹿皮、驼皮制作,皮坎肩上有镶包,亦称泡钉,以铜或银制作,便于对方抓紧。最引人注目的是,摔跤手的皮坎肩的中央部分饰有精美的图案,图案呈龙形、鸟形、花蔓形、怪兽形,给人以凝重华贵的威严感,摔跤手身着的套裤用十五、六尺长的白绸子或各色绸料做成,宽大多褶,裤套前面双膝部位绣有别致的图案,呈孔雀羽形、火形、吉祥图形,底色鲜艳,图呈五彩。其足蹬马靴,腰缠一宽皮带或绸腰带,著名的摔跤手的脖子上缀有各色彩条--“江嘎”,这是摔跤手在比赛时获奖的标志。

蒙古族的摔跤有其特点:按蒙古族传统习俗,摔跤运动员不受地区、体重的限制,采用淘汰制,一跤定胜负。参加比赛的摔跤手人数必须是2的某次乘方数,如8、16、32、64、128、256、512、1024等。比赛前先推一位族中的长者对参赛运动员进行编排和配对,蒙古长调“摔跤手歌”唱过3遍之后,摔跤手挥舞双臂、跳着鹰舞入场,向主席台行礼,顺时针旋转一圈,然后由裁判员发令,比赛双方握手致意后比赛开始。

摔跤技巧很多,可以用捉、拉、扯、推、压等十三个基本技巧演变出一百多个动作。可互捉对方肩膀,也可互相搂腰,还可以钻入对方的腋下进攻,可抓摔跤衣、腰带、裤带等。蒙古族摔跤的最大特点是不许抱腿。其规则还有不准打脸;不准突然从后背把人拉倒,触及眼睛和耳朵;不许拉头发、踢肚子或膝部以上的任何部位。

《宦海沉浮录》云:“布裤者,专诸角力,胜败以仆地为定”。摔跤选手膝盖以上任何部位着地者为负。

那达慕蒙古族语(四子王旗那达慕)(6)

2、那达慕赛马

蒙古高原盛产著名的蒙古马,能跑善战,耐力极强。自古以来,蒙古人对马就有特殊的感情,蒙古人从小就在马背上长大,都以自己有一匹善跑的快马感到自豪。驯练烈马,精骑善射是蒙古族牧民的绝技,通常把是否善于驯马、赛马、射箭、摔跤作为鉴别一个优秀牧民的标准。

赛马为蒙古族男儿三技之一。参加者有时全是少年,有时不分年龄,具有广泛的群众性。赛马项目包括:(1)快马赛,主要比马的速度,一般为直线赛跑,赛程一般为20、30、40公里,先达终点为胜;(2)走马赛,主要是比赛马步伐的稳健与轻快;(3)颠马赛,是蒙古族特有的马上竞技表演项目。

蒙古族赛马是蒙古族传统体育娱乐活动之一。旧称赛马、射箭、摔跤为男子三项竞技。蒙古赛马比赛今多在那达慕大会时举行。届时在内蒙古大草原上,远近百里以至几百里的牧民驱车乘马赶来聚会, 参加赛马活动。赛马场上,彩旗飘飘,鼓角长呜,热闹非凡。

蒙古族赛马不分男女老少均可参加。少则几十人,多则上百人,一起上阵,直线赛跑,其距离40、60、80、华里不等。为了减少马的负荷量,不论老少,大都不备马鞍,不穿靴袜,只着华丽彩衣,配上长长彩带,襟飘带舞,显得格外英武。

那达慕蒙古族语(四子王旗那达慕)(7)

3、那达慕射箭

射箭是蒙古族传统的“男子三项”的项目之一,也是那达慕最早的活动内容之一。在公元800多年以前,蒙古人分为许多不同的部落,他们的经济生活大体可分为游牧经济和狩猎经济两种。在成吉思汗统一蒙古以后,虽然狩猎经济的部落逐渐转向了游牧经济,但狩猎时期长年积累下的拉弓射箭的本领却保留了下来,以防外敌侵略和野兽袭击畜群。没有牲畜的贫苦牧民则仍依赖弓箭捕杀动物维持生活。

蒙古族射箭比赛分近射、骑射、远射三种,有25步、50步、100步之分。近射时,射手立地,待裁判发令后,放箭射向箭靶,优者为胜;骑射时,射手骑马上,在马跑动中发箭,优者为胜。比赛不分男女老少,凡参加者都自备马匹和弓箭,弓箭的样式,弓的拉力以及箭的长度和重量均不限。比赛的规则是三轮九箭,即每人每轮只许射三支箭,以中靶箭数的多少定前三名。

五、那达慕赛事简介

1、那达慕举办时间

那达慕(每年的7月11日至13日),在蒙语中意为“娱乐”或“游戏”,在蒙古国那达慕又被定为国庆节(建国节为11月26日),是蒙古国最盛大的节日。在节日期间组织有蒙古传统的体育盛会、歌舞表演等,国家的领导人都要亲临现场并邀请许多的外宾观看。那达慕也是蒙古人尽情欢畅的时刻,这一季节是蒙古草原景色最美、牛羊最肥壮、马奶酒口感最醇的季节,是当地居民选择休假的最佳季节、也是外国游客最为集中的季节。

2、那达慕举办意义

那达慕蒙古族语(四子王旗那达慕)(8)

今天,那达慕除了进行男子三项竞技外,还增加了马球、马术、田径、球类比赛、乌兰牧骑演出等新的内容,同时举行物资交流会和表彰先进。举行那达慕时,牧区方圆数百里的牧民穿起节日的盛装,骑着骏马或乘坐汽车、勒勒车络绎不绝地前来参观。那达慕期间帐篷林立,组织广泛的物资交流会,以促进生产。晚上还举行各种形式的文艺活动。锡林郭勒盟地区举办的那达慕已成为全民健身和群众娱乐的重要活动。

那达慕已有近八百年的历史,一直在锡林郭勒草原上流传和发展,深受各族群众的喜爱,成为了蒙古族文化传统的重要载体。那达慕上的各项活动是力与美的显现、体能和智慧的较量、速度和耐力的比拼,比较全面地展示了在草原上生活的群众的综合素质。

那达慕是具有广泛群众性和娱乐性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具有广泛、深刻的文化内涵,反映了蒙古民族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发掘、抢救和保护那达慕,对中国体育史,乃至世界体育史的丰富和完善都有着重要价值。

因为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在2006年5月20日,该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锡林郭勒盟的那达慕最具代表性。

3、那达慕集体舞蹈

大小型那达慕的召开,一般都集中在每年的春夏秋三个季节,而且每次必须进行赛马、博克、射箭三个体育项目。蒙古人把这三项比赛叫为“好汉三技艺”。 那达慕又较有名望的长者来主持。开幕式,主持人献上洁白的哈达,朗诵颂词,其主要是赞美草原上的英雄博克、飞快的骏马和著名的射手们,并预祝那达慕的胜利召开。

那达慕历来不是单一的体育项目,而且是草原文化、经济和信息的盛大交会。那多姿多彩的民族杂技、服装、蒙古舞蹈和蒙古歌剧把蒙古民族的风土人情集于一台,展示了草原人民勤劳勇敢、豪爽热情的性格;那范围广泛的经贸洽谈和产品展示,将内蒙古的资源优势和发展前景介绍给海内外的宾客。

那达慕大会是内蒙、甘肃、青海、新疆的蒙古族人民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在每年七、八月这一水草丰茂、牲畜肥壮、秋高气爽的黄金季节举行。那达慕,蒙语是“娱乐”或“游戏”的意思。它在蒙古族人民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适应蒙古族人民生活的需要而产生的。

那达慕大会源自成吉思汗时代一年一届的运动会,战争年代战士需要锻炼,那达慕也就应运而生,于每年七月举行,为期三日,全国上下都参与其中。大会分三个项目:马术、箭术和摔交。平时习惯了游牧生涯的蒙古人不远千里从四面八方赶来参加或者观看比赛。 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人民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那达慕”一词是蒙语,意为“娱乐”或“戏”。在每年七八月牲畜肥壮的季节举行,内容有摔跤、射箭、歌舞以及贸易活动。

节日期间,男女老人乘车骑车,穿着节日的盛装,不顾路途遥远,从四面八方来参加比赛和观赏。会场上,彩旗飘扬,人闹马嘶,平日宁静的草原,顿时变成繁华的彩城。

4、那达慕蓝旗赛会

表述元上都的所在,要说“元上都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蓝旗上都镇以东18公里处”。就是说,元上都遗址和上都镇是两个地方,上都镇只是沿用了上都的名字。

上都遗址静静地躺在金莲川草原上,而18公里外的上都镇则生龙活虎。生息之地换了,而忽必烈的血脉却依旧顽强流淌在当地人的心里。没有什么东西能比那达慕大会更能体现出蒙古人的传统和精神了。

“那达慕”在蒙古语中是“娱乐”、“游戏”的意思。古时候,蒙古族人民在牲畜膘肥肉满的秋季,聚集在草原上的“敖包”周围,用祭祀的方式感谢大自然的哺育之恩,并进行摔跤、射箭和骑马等比赛

正蓝旗已经七年没有举办那达慕大会了,为了这次的那达慕大会,全旗上上下下憋足了劲儿。开幕式的前一天晚上,镇里就爆竹声声,礼花漫天,全镇的人都跑到街上,后半夜时餐馆生意仍旧红红火火。马奶酒、手抓肉、酸奶、奶豆腐,各种草原食品源源不断地往桌上端。

开幕式那天的早上,人们从四面八方涌向会场。那达慕的场地在离城镇几公里处的大草地上。场地的周围,商贩们早就占好了位置,卖零食的,卖日用品的,电脑诊断的,游乐场的各种器械就差过山车没搬过来了。

在等待开幕的过程中,博克手(蒙古摔跤手)们忍不住开始逗趣,他们很明白,自己是场内的焦点。参加开幕式游行的十几位博克手都是正蓝旗人,他们大多数都是从事国际摔跤或柔道的专业运动员。

为了参加博克比赛,八一体工队队员、国际摔跤运动员乌力吉专程从北京赶回家乡正蓝旗。他的最好成绩是国际摔跤全国冠军,在美国举办的国际军体锦标赛上拿过第二。虽然运动成绩堪称显赫,但乌力吉对自己的估计还是很谨慎,首先因为很多对手也都是专业选手,其次博克比赛不分重量级,75公斤级的乌力吉的对手好多都在100公斤级以上。再者,博克采用的是淘汰赛,如果两个强手第一轮遭遇,就必定要有一位要出局了。

乌力吉小时候曾在草原上放过羊,读小学时爱上了博克。当时他最大的愿望就是戴上“章嘎”。章嘎是五色绸条做成的项圈,据说在过去,博克手想要戴上它,就必须在有512位选手参赛的赛事中拿过冠军。如今佩戴章嘎已经不那么严格了,拿过全国冠军等好成绩的博克手都可以佩戴章嘎。

1993年,18岁的乌力吉被选入八一体工队,从事国际式摔跤。打完十运会,乌力吉就要结束运动生涯,到火车头体协去当教练。

身为专业运动员,为什么还要参加那达慕呢?乌力吉说:“博克手是蒙古人的骄傲,你胜利了,你就成了草原上的英雄。”确实,看着博克手时,姑娘们的眼神都不一样。

过去的那达慕大会就是一座临时城市,是信息和商品的集散地。牧民往往都在那达慕大会上卖出一年的收获,再买来一年的东西。那达慕一直是蒙古人民生活中的盛事,但由于商业逐渐发达,那达慕的交易功能就不再那么重要了。

离开热闹的那达慕会场,向草原深处走去。草原上气候凉爽,但太阳照在皮肤上,人会有强烈的灼痛感。奇怪得很,正蓝旗草原的暑热不像北京那样无处不在,在这里太阳地儿尽管也会让人热得难受,但一走进阴凉处,马上就会浑身凉爽起来。

在通往金莲川草原的路边,到处都能看到遛马的骑手。在那达慕赛马之前一个多月,骑手们就开始调养马匹,通过节食让马瘦下来,又不至于饿得没力气,这对骑手和马都是一个考验。

离开金莲川草原,经过林木茂密的林场,前面是草原和浑善达克沙地的分界———小扎格斯台淖儿(淖儿:湖)。越接近沙地,水草越丰美。一阵风吹来,草浪从眼前开始,渐次低伏下去,直到天边。

小扎格斯台淖儿附近的牧民,每年5月到11月,在这里扎下蒙古包游牧。由于草原辽阔,整个夏天都不必转场。这里的牧民有车,有卫星天线,有风力发电机,现代生活设施一应俱全。除了放牧以外,近几年牧民也开始用自己的蒙古包接待游客。以前的蒙古包是不锁门的,奶制品也都晾在外面,任客人品尝。

我们走到一座蒙古包前,发现门锁着。邻居说,主人去镇上参加那达慕去了。这里的牧民都知道那达慕正在召开,但去参加的牧民似乎只有那一位。问及原因,他们说,那达慕要持续好几天呢,哪天去都行。再说也没有什么特别的买卖非要在那达慕上做,平时缺什么开两个多小时车到镇上去买就可以了。

时代在发展,很多古老的传统即便在正蓝旗也都成了传说。寒冷不再成为威胁,祭火神也就不再重要;迷路不再发生,路神也就逐渐被淡忘。

然而耸立在山颠的敖包,却没有因为岁月的流逝而失去往日的风采,直到今天它仍然接受着人们的拜祭。

台湾蒙古族诗人席慕容曾两次走访察哈尔草原上的元上都遗址,并写下了《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这首歌:“我也是高原的孩子啊,心里有一首歌,歌中有我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

5、那达慕传统盛会

“那达慕”有久远的历史。据铭刻在石崖上的《成吉思汗石文》载,早在1225年成吉思汗西征战败花刺子模后,就在布哈苏齐海地方,举行过盛大的那达慕大会。那以后,多少个世纪以来,每逢庆祝战功、祭旗点将、军民欢聚、盟旗聚会以及敖包祭祀等都举办那达慕活动。蒙古族是个尚武的民族。成吉思汗非常看重培养人的勇敢、机智、顽强,于是把骑马、射箭、摔跤统称为“男儿三艺”,作为士兵和民众素质训练的内容。在那达慕大会上,这“男儿三艺”也就成为民族体育的主要项目。 那达慕大会十分隆重,过去,每当举办草原那达慕大会时,方圆一二百里的牧民,都要穿上节日盛装,扶老携幼,带着蒙古包和日常用品,乘车骑马,从四面八方赶来赴会。远近的商贸小贩也赶来摆上店铺,出售日用品,收购畜产品。解放后,城里的那达慕大会虽比过去草原那达慕的韵味显得不足,但现代文化的进入,却使那达慕更壮观,更红火,更丰富多彩。

“那达慕”大会上,赛马也是一项很吸引人的活动。蒙古族人是在马背上长大的,对马有着特殊的感情。赛马不仅需要平日把马驯得十分熟练、十分得心应手,而且要有娴熟、高超的骑术和顽强勇猛的精神。比赛时,骑手们身着蒙古袍,足蹬高筒蒙古靴,头扎彩巾,腰束彩带,生气勃勃,英姿飒爽。数十匹马站在起跑线上,令枪一响,如同离弦的箭,你追我赶,向前飞奔。赛场顿时沸腾起来。第一匹马冲到终点,人们立刻唱起优美的赞歌。 那达慕,推动着民族体育的发展,也培育着顽强拼搏的精神。那达慕大会1992年被国家旅游局列为中国友好观光年项目。草原盛会那达慕,以“文体搭台,经贸唱戏”为主旋律,向世界展示草原风光魅力,民俗风情的魅力。

在哲里木盟的腹地,远万闹市区,有一占地方亩的草原名叫珠日河草原。茫茫的草原碧绿的地毯,绿茵茵、软绵绵。远望珠日河草原,数十组蒙古包组成蒙古包群,仿佛在碧绿的地毯上嵌上兰色的宝石。

蒙古族是马背上的民族,一年一度的“那达慕”大会和“八·一八”赛马节给珠日河草原增添了节日的气氛。“那达慕”蒙古语是娱乐、游艺、玩的意思。一般包括赛马、摔跤、射箭和民族文艺表演等。“那达慕”历史悠久,早在700年前就闻名于世。

“那达慕”一般在七、八月间举行。这时正是草原牧草茂盛、牛羊肥壮的丰收季节。当地人穿上蒙古袍,配上腰带和头饰。如果你这时来到珠白河草原你可以了解和体验当地的民俗。

首先是由身着长袍的牧民马队列队欢迎你的到来,风姿卓越的蒙古族姑娘献上“哈达”,敬上美酒;筋腱突露、充满豪气的蒙古小伙热情的为你表演蒙古式摔跤。 摔跤,旗级那达慕,一般256对摔跤手(布魁)参加;不分旗内旗外,每对摔跤手摔跤的时间不加限制。赛出名次大约用三天时间。冠军要过几关。

比赛前,将列成为左右两队的布魁、首尾交叉配对子。布魁入场时,各方的指挥和四位歌手唱歌,唱到第三遍时,以特殊的舞步入场。这时,大会主持人宣布布魁的姓名和家乡。由老布魁和懂得摔跤规则的人当裁判。

射箭双赛是男子汉的一大荣耀,弓身外用竹片,内衬角片制成。两角儿相接处是坚木做成的把儿。弓的两端用皮筋弦打紧。用于比赛的弓,其强度为25弦或50弦。箭用柳条做杆,鹰羽做尾,长3尺。

射箭比赛时,选手们从指定距离,用同样数目的箭,向靶射第一轮。选优参加第二、第三轮比赛。以中靶心、内环、外环数折计分数。

6、那达慕国际盛会

(1)那达慕2010

鄂尔多斯国际那达慕大会将于2010年8月11日至18日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举办,这将是千年那达慕历史上规格最高、规模最大、项目最丰富、影响力最广泛的一次国际性盛会。 本届那达慕大会由国

家体育总局、文化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内蒙古自治区体育局、文化厅、民族事务委员会共同承办。

本届大会将邀请俄罗斯、蒙古、朝鲜、韩国、日本、匈牙利、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国和我国北方和草原文化相关联的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河北省、河南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九省区,以及港澳台地区等二十支左右的代表团参加。

大会项目涵盖体育、文化、经贸、旅游等多个领域。体育比赛项目包括赛马、赛驼、搏克、蒙古象棋、射箭、毽球共6项,还将配套举办带有浓郁现代特色的汽车、摩托车系列比赛,以及网球、曲棍球、篮球等项目。文化艺术方面将举办“鄂尔多斯杯”民族服饰展演、中外精品舞台剧目展演、草原那达慕音乐节,以及美术系列展、鄂尔多斯革命史展、改革开放30年成就展和西部大开发10周年成就展、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展、鄂尔多斯青铜器国际学术研讨会暨青铜器精品展。旅游经贸活动有国际那达慕乐活营、“拥抱自然,亲吻草原”人体多米诺活动、机器人大赛及招商引资项目推荐会、第二届鄂尔多斯住房交易会等活动。

(2)那达慕2012

2012年8月27日晚,第二届鄂尔多斯国际那达慕大会暨内蒙古自治区首届体育大会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开幕。共有来自五大洲的44个境外体育代表团队,中国代表团、内蒙古自治区12个盟市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吉林省、辽宁省等19个境内体育代表团队参加。

在赛事设置上,活动内容不仅囊括传统的射箭、赛马、摔跤等14个大项、79个小项的比赛,还融入了户外越野挑战赛和“草原三项”表演赛等创新品牌体育竞赛项目。其中,“草原三项”就是以传统那达慕大会“男儿三艺”为基础,参考现代赛事规则设计的,具体设置800米障碍跑、50米射箭、1600米速度赛马三个项目,使传统竞技更具现代特色及观赏性。

与此同时,本届那达慕还将举办汽车拉力赛、徒步穿越沙漠、国际拳击挑战赛、马术大赛等现代体育项目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展示、经贸洽谈等活动,具有举办规模大、活动内容多、民族特色浓、国际化程度高、创新性强等特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