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句子带赏析 有情有义有人生16-12

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其斯之谓与?,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论语句子带赏析 有情有义有人生16-12?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论语句子带赏析 有情有义有人生16-12

论语句子带赏析 有情有义有人生16-12

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其斯之谓与?

“称”的本义:同“秤”,衡量轻重的器具。这里是称道的意思。“无德而称”就是找不出什么德行来称赞他。

首阳是山名。一称雷首山,相传为伯夷﹑叔齐采薇隐居处。不详在何处。关于首阳山,各类记载地点不一、各有所据,因此至今仍无法确定具体位置,大致在今河南偃师一带,距黄河孟津渡三十余里。

与:同“欤”。

齐景公有马四千匹,到死的时候,百姓找不到他有什么德行可以称道的。伯夷、叔齐在首阳山下挨饿,百姓直到今天还在称赞他们。大概就是说的这个意思吧?

我们来看:“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这句话。

齐景公(?至公元前490年),姜姓,吕氏,名杵臼。景是他的谥号。齐景公年幼登基,在位58年,是齐国历史上统治时间最长的国君之一。亲政之初,他认真听取、采纳晏婴等人的建议,放手贤臣治理国家,从而使齐国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就实现了由乱到治的局面。后来,齐景公只顾贪图享乐、不顾百姓死活,厚赋重刑,甚至将百姓收入的三分之二供自己享用,致使民不聊生、怨声载道。

齐景公在《论语》中出现三次。一是《论语•颜渊篇》记载的“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齐景公问孔子如何治理国家。孔子说:“君要尽君道,臣要尽臣道,父要尽父道,子要尽子道。”齐景公称赞地说:“讲得好呀!如果君不像君,臣不像臣,父不像父,子不像子,即使有粮食,我能够吃得着吗?”)一处是本章句《论语》;第三处是《论语•微子篇》记载的:“齐景公待孔子曰:‘若季氏,则吾不能;以季、孟之间待之。’曰:‘吾老矣,不能用也。’孔子行。”

其实,齐景公与孔子还是有一定的渊源的。公元前522年,齐景公来到鲁国进行国事访问,当时,他和孔子进行了深入的交谈。齐景公问孔子道:“昔秦穆公国小处辟,其何霸也?”孔子答道:“秦,国虽小,其志大;处虽辟,行中正。身举五羖,爵之大夫,起缧绁之中,与语三日,授之以政。以此取之,虽王可也,其霸小矣。”孔子以秦穆公破格起用百里奚为例,主要向齐景公说明这样一个道理:要实现称霸天下的远大理想,就必须打破身份和地位的限制,得天下英才而用之。

“有马千驷”的“驷”是一个形声字。本义是同驾一辆车的四匹马,也可以说是驾四匹马拉的车。《说文》给出的解释是:“驷,马一乘也。”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意思是话说出后无法再收回,说话要算数。“千驷”就是四千匹马。《论语》中出现过两处“千乘之国”,一处是孔子说的“道千乘之国”,一处是子路以“千乘之国,由也为之”作为理想。但“千乘”的“乘”指的是车辆,每乘拥有四匹马拉的兵车一辆,车上甲士3人,车下步卒72人,后勤人员25人,共计100人。我们看“千驷”与“千乘”还是有些区别的。“有马千驷”意思是,齐景公有四匹马拉的战车一千辆,这里没有说人,说明一点,齐景公是爱马的人,至于为什么不提及人,也许是齐景公爱马超过了爱士兵。我们只能揣测。但在这里。孔门弟子记载这句《论语》时为什么说齐景公“有马千驷”,而不是说齐景公是一个千乘之国的国君,我们也不得而知。

一个国君有四千匹马,这是一个多富有的数字啊!齐国当时是诸侯国的大国,春秋五霸第一个就是齐国的齐桓公,齐景公是诸侯国国君,有马千驷,可以说是一个既有一定的国际威望,又是一个有权有钱的主。

“民无德而称焉” 在《论语》有像类似的语句。如《论语・泰伯篇》记载:“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古人讲:“德,就是得也。”但我们要仔细分析,觉得这两句表述的“德”还是有些不同的。

“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这句话中的“德”,我觉得主要是讲一个人的德行问题,就是我们说的这个人的品德不咋滴!

《论语・泰伯篇》记载:“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这里的“得”,意思是说;这位泰伯啊,他“三以天下让”,老百姓对他的做法,实在是不知道该怎么赞叹了,老百姓都找不到合适的词句来称赞他。

呵呵,意外却出现了,齐景公死的时候,百姓找不到他有什么德行可以称道的。证明齐景公乏善可陈,这是为什么呢?《大学》记载:“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外本内末,争民施夺。”君子应该首先注重德行。君主有德行才有人拥护,有人拥护才会有国土,有国土才会有财富,有财富才能供使用。德行是根本,财富是末。如果轻根本而重末,那就会与民争利。“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如此来看,齐景公不算是一个君子,他有马千驷,富贵到了极点,可还要与人民争利益,弄得民不聊生的,没有做出多少有益于人民的事啊。

“民无德而称焉。”一个对人民没有贡献的人,死就死啦!言外之意,当时的人们早已经把齐景公给忘了。“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这副广为人知的对联,以寥寥10个字,解析了古今中外如何正确评价为官者行为、政绩的历史课题。一个为官者的政绩如何、名声好坏,离任之时可见一斑。齐景公死了之后,老百姓对他的没什么评价,人民想不出他有什么善行可以称述,记录历史的人想把他这个善行记录下来,结果没东西记。可以看出,他这个国君做的也不怎么成功,至少在为人民服务方面。

当代诗人臧克家说:“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也是这个道理。

我们再来看:“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伯夷、叔齐在首阳山下挨饿,百姓直到今天还在称赞他们。

《论语》共有四处提到伯夷、叔齐,《论语・公冶长篇》记载,孔子称赞“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论语・述而篇》记载子贡问伯夷、叔齐为何人,孔子答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伯夷顺从父亲的意思,从他来说做到了孝道。叔齐觉得国君之位应该是大哥伯夷的,让位是践行悌道,有子在《论语·学而篇》说:“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孝弟之道就是仁道。伯夷叔齐追求心安,所以孔子说“求仁而得仁,何怨也。”他们追求仁,而得到了仁,又有什么怨恨呢?第三次是本章句《论语》。《论语·微子篇》记载孔子论逸民说:“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齐与!”有意思的一点是,这四次关于伯夷叔齐的记载,都没有饿死的说法。我们翻译文言文的时候需要注意的。为什么有人说他们饿死在首阳之下了啊?这一切需要归功于司马迁的功劳。司马迁在《史记·伯夷列传》中这样记载:“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及饿且死,作歌,其辞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遂饿死于首阳山。”(武王摧毁了殷商的暴虐统治,天下都归附了周朝,而伯夷、叔齐却认为这是很可耻的事,为了表示对殷商的忠义,不肯再吃周朝的粮食,隐居在首阳山中,靠着采食薇菜充饥。到了由于饥饿而将死的时候,作了一首歌,歌辞说:“登上那西山啊,采些那薇菜呀!用暴力来取代暴力,不知道这是错误的。神农、虞舜和夏禹,授政仁人相禅让,圣人倏忽辞世去,我辈今日向何方?啊,别啦,永别啦!命运衰薄令人哀伤!”终于饿死在首阳山中。)其实,不管是“饿于首阳之下”还是“饿死于首阳山。”反正,伯夷叔齐已经离我们远去了,我这里说的意思是我们不能想当然的就做出我们的翻译,因为这不是很精确的,或者说缺乏足够的证据。

“其斯之谓与?”在《论语》中出现两次。

《论语・学而篇》记载,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道,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贡说:“人虽贫穷,而无谄求;人虽富有,而不骄傲,怎么样?”夫子说:“还算可以。还不如贫而能乐道,富而能好礼啊。”子贡说:“《诗经》上说:切呀磋呀,琢呀磨呀。不就是此意吗?”

“其斯之谓与”,就这吧。(大概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吧。

《季氏篇》的主题是“忧在内。”这是解读这一章句《论语》的金钥匙。人的哪里出现问题了,是心!作为一个国家的国君,想的不是如何全心全意为人民谋福祉,而是集聚天下的财富为我所有,用现在的话说,这才是国家最大的贪污犯。于是乎,就有了齐景公“有马千驷。”你的财富那么多,你的权势那么大,就会吸引一部分人的注意的,这时候,灾祸就悄悄来了。在齐国,就发生了“陈成子弑间公”的事件。公元前481年,陈成子发动政变,杀死了齐简公,拥立齐简公的弟弟为国君,就是齐平公。之后,陈成子独揽齐国大权。“窃钩者诛,窃国者侯。”偷带钩的要处死,篡夺政权的人反倒成为诸侯。可是谁愿意承认自己的窃国大盗啊?赵匡胤陈桥驿兵变,给出的最合理的解释就是“顺天应人”,赵匡胤不得已才逼迫后周少主退位,建立了大宋王朝。

从《史记·伯夷列传》中,我们可以看出;伯夷、叔齐先是拒绝接受王位,让国出逃;武王伐纣的时候,又以仁义叩马而谏;等到天下宗周之后,又耻食周粟,采薇而食,作歌明志,于是饿死在首阳山上。司马迁极力颂扬他们积仁洁行、清风高节的崇高品格,是坚守道德节操的楷模。

孔子评价齐景公和伯夷、叔齐这样的历史人物:齐景公生前有马千驷,死后“民无称戴。”这是有财无德的例子;伯夷、叔齐生前采薇而食,死后却以其精神流芳百世,这是有德无财的例子。德财不能兼备的时候,应该如何呢?这是才是大学问,儒家讲“不义而富且贵,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篇》)

从齐景公和伯夷叔齐的对比中,我们可以得出一个道理:天地之间有杆秤,那秤砣是老百姓!评价一个人,依据的不是他们在世时财富的多少、身份的贵贱,而是他们死后在百姓中的口碑。德行比财富重要得多,这就是孔子的历史人物观。可见一个人的价值不在于其外在的财富,而在于其内在的品德,这也符合《季氏篇》的主题思想:“忧在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