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陪孩子一起寻找人生价值(能陪孩子一起说)

为了有更多时间陪伴孩子成长,表姐放弃了大城市的高薪工作。可最近她却跟我抱怨,自己和孩子的沟通遇到了一些问题。

晚上在表姐家吃饭,表姐追着小外甥问东问西:“今天在学校上了什么课?学了什么东西?”

小外甥却总是心不在焉不好好回答,拿起我新买的手机左看右看,一会儿问我手机是什么牌子,一会儿说手机挂链挺好看。

表姐有点儿生气地打断小外甥说:“妈妈问你话不好好说,就知道说废话!”

而我对表姐说,想让孩子好好和你沟通交流,还真得多和孩子说说“废话”。

因为那些看似没用的“废话”,其实是解决亲子问题最有效的妙招,很多有用的信息都藏在孩子的废话里。

父母陪孩子一起寻找人生价值(能陪孩子一起说)(1)

亲子沟通最大的陷阱 是只和孩子说有用的话

曾经看过一个电影《万箭穿心》,剧中,颜丙燕饰演的李宝莉对儿子小宝爱到了骨子里,年轻时起早贪黑、任劳任怨地挣钱供儿子读书,儿子却因为父亲的死对她充满怨恨和误解,考上大学后竟要与她断绝母子关系。

李宝莉的遭遇让人唏嘘,但这和她对待孩子的方式却不无关系。

从小到大,她极少和儿子聊天交流,对儿子说得最多的话就是“作业写完了没有”。

剧中有这样一个片断,她做完繁重的工作回家看到儿子,随口问道:“作业做完了吗?”

儿子却突然冲妈妈吼到:“你除了说作业做完了没?还会不会说点别的啊 !”

李宝莉不明白,自己明明是关心儿子,为什么却让孩子那么反感。

其实,李宝莉和儿子的交流方式也是我们身边很多家庭的真实写照。

很多父母每天和孩子说话的内容都是:“作业写完了吗?上课听懂了吗?考试考得怎么样?”

再无其他。

而孩子给我们的回答则大多是:“写完了;听懂了;还可以......”

很多父母抱怨孩子不愿意和自己沟通时,却没有想过,是我们自己亲手关闭了和孩子交流的窗户。

亲子沟通中,最大的陷阱就是只和孩子说有用的话。

父母陪孩子一起寻找人生价值(能陪孩子一起说)(2)

会说“废话”的父母 和孩子的关系更好

曾经看过杨绛先生著名的散文集《我们仨》,书中,她们一家三口温馨和睦的相处让人羡慕不已。

女儿钱媛与父母的关系就像无话不谈的朋友,亲密之中带着无限爱意。一家人出去吃饭,他们会一边等上菜一边聊天。

钱钟书与女儿观察旁边的人,研究人家的穿着打扮和对话,那一桌是夫妻两人;这一桌是亲戚请客,谁是主人、客人,谁和谁是什么关系。

三个人闲聊的“废话”,让吃饭的气氛十分温馨融洽。

一位心理学家曾说过,“聊废话是做家长最重要的一种能力“。

因为,孩子如果愿意和你说“废话”,首先说明他和你在一起是快乐的,其次,说明孩子对你很信任,愿意让你走进他的内心。

一个人在闲聊废话时,内心一定是最放松的,他会说出自己最真实的感受和想法,也最容易接受别人的意见和建议。

父母陪孩子一起寻找人生价值(能陪孩子一起说)(3)

会说“废话”的父母 养出的孩子更聪明

不过,由于孩子学习任务紧张再加上家长工作繁忙,很多父母和孩子聊天的时间相当有限。

在短暂的聊天时间里,父母当然会抓紧时间,和孩子聊自己认为最重要的事,比如学习,可我们不知道的是,和孩子聊“废话”并不是浪费时间,反而有意想不到的好处。

《父母的语言》一书中说,一个语料丰富的家庭语言环境对儿童是至关重要的。

所以,想养出一个聪明的孩子,父母一定要多和孩子闲聊,说说“废话”。

把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物掰开了、揉碎了,用孩子最能接受的语言,一点点儿灌输给他们。

父母的“废话”,其实正是助力孩子成长最有益的工具。

父母陪孩子一起寻找人生价值(能陪孩子一起说)(4)

孩子的分享欲是需要大人保护的

有句话说:4岁的孩子叽叽喳喳,14岁的孩子却变成了哑巴。

其实,孩子的分享欲是需要大人保护的。

我儿子五六岁时也有段时间特别“话痨”,他的“废话”吵得我脑袋嗡嗡作响。

但是作为父母,我们却不能简单粗暴地制止孩子,或者选择忽视和打击孩子。

而是要保护孩子跟我们说废话的分享欲,付出一些耐心倾听孩子,不评判,也不指责。

父母陪孩子一起寻找人生价值(能陪孩子一起说)(5)

1. 睡前和孩子聊点废话

朋友橙子工作很忙,但是她和10岁的女儿就像无话不谈的“闺蜜”,关系好得让人羡慕。

我向她请教维持亲子关系的秘密,她给我的建议是每天睡前躺在床上跟孩子聊15分钟“废话”。

其实,睡前这段无人打扰的时间,是亲子沟通最好的机会。

我们可以和孩子聊聊身边发生的趣事,甚至八卦一下同学和朋友的故事。

这些看似没什么“营养”的话题,却可以从侧面反映出孩子在学校的状态,对同学的看法和为人处世的方式。

2. 经常分享自己的“秘密”

要想知道孩子的秘密,家长要先学会暴露自己的秘密,亲子沟通和交朋友是一样的,家长暴露自己越多,孩子暴露自己也会越多。

3. 尽量减少谈话的目的性

假如有一天,孩子和你说起自己在学校遇到的问题,比如弄坏了玩具,你会怎么说?

很多家长第一反应是帮孩子想办法解决问题:我们再买一个?我帮你重做一个。

但这样可能会让孩子失去聊这件事的兴趣,因为他们需要的只是倾听和理解,而不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一书中,建议父母的做法是帮孩子说出感受,或者用幻想的方式与孩子对话。

比如:儿子的玩具兔掉了一只耳朵,爸爸会说:“你一定希望自己说一句咒语,兔子就能长出一只新耳朵。”

这看似没用的废话却最能让孩子感到安慰。

朱自清先生说,一辈子说话作文,不能全是道理,得有点废话,我们才活得有意思。

而父母和孩子之间,也不能全说有用的“正经话”,多说点儿“废话”,亲子关系才更亲密融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