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父子兵为大湾区打call(香港安老服务如何应对)

中新社香港9月4日电 题:专访林正财:香港安老服务如何应对“三座大山”?

作者 曾平 戴小橦

“长寿之都”香港正面临人口持续老龄化的挑战,如何让为数众多的老人安享晚年俨然已成重要社会议题。“‘居家安老’既尊重长者意愿,也配合社会需要,如今在香港已被普遍接纳和欢迎。”前不久卸任香港安老事务委员会主席的特区行政会议非官守议员林正财近日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如是说。

香港父子兵为大湾区打call(香港安老服务如何应对)(1)

香港特区行政会议非官守议员林正财近日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中新社 发 戴小橦 摄

林正财加入安老事务委员会近20年,做过委员、副主席和主席。按该委员会建议,特区政府在2017年正式将“居家安老”写入政策文件,“居家安老”指的是协助长者尽可能留在社区中安享晚年。由最初时有声音质疑,到如今被普遍接纳,林正财认为这是“民情的逆转”,而随着资源投放的增加,相应的政策得以落地,配套服务也更加细化和进步。

林正财认为政府和家庭照顾老人的责任是相辅相成的,要两者同时出力才行,而政府的支援工作做得好也能鼓励更多家人照顾老人。他直言香港安老服务面对“钱”、“地”、“人”三座大山。

“钱”的问题,林正财称,上届特区政府5年以来在安老项目的拨款大增逾八成,“钱已经给得不错”,现在应探索能否通过共同付款或保险的方法实现资金的可持续性。

随着公营房屋建设和私营卖地都有预留地方兴建安老设施,“地”的问题也有改善。“最难的是人。”林正财称,这是香港安老服务的最大挑战,需要被照顾的人越来越多,但劳动力却一直下降。无论是家庭中的照顾者,还是安老业的照顾员,均出现短缺。

家庭方面,香港有很多“以老护老”的双老或长者独居家庭。林正财建议改善外佣政策,一个新的思维是,容许外佣不住在其工作的家庭,让社服机构管理和为外佣提供居所,这样经培训懂照顾老人的外佣或许可服务两至三个家庭。

院舍或社区照顾方面,林正财称相关劳动力目前欠缺约两至三成。“只有靠外力去逆转这个短缺的情况。”他称,未来一两年陆续有安老院舍落成,然而这也意味着更大的人手压力。目前安老业靠补充劳工计划从广西等地输入照顾员,未来名额应大力增加,长远需从其他省市开拓新的源头。

香港父子兵为大湾区打call(香港安老服务如何应对)(2)

香港特区行政会议非官守议员林正财近日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中新社 发 戴小橦 摄

“香港需要人才,也需要人力。”林正财称,不单安老业,建筑、零售、餐饮等各行业都欠缺人力,因而这方面需要制定更清晰的政策。若眼光放宽至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城市在土地和人手这“两座大山”的资源相对充裕,而香港管理安老业和培训人力是强项,做好这三方面资源的结合,相信能实现互利,对当地和跨境老人都有帮助。

此外,为推动创新科技在安老服务领域的应用,特区政府数年前拨款10亿港元推动“乐龄科技”发展。林正财称,相关项目进展良好,至今已资助长者机构和单位购买逾1.1万个科技产品,首阶段令行业员工相对习惯利用科技解决问题的目标已达成。“我们希望可以再进一步。”他期望安老机构能够在更早的阶段参与研发和测试,令产品设计更为成功,推广更为顺畅。

林正财认为香港医疗之所以成功,在于医疗已与科技发展合并。“我希望安老业同样是这样。”他期望香港创科和安老也能最终实现“两条路合并”。(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