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音乐聆听(用耳朵听电影)

电影音乐聆听(用耳朵听电影)(1)

1927年,电影《爵士歌手》使电影进入有声时代。当主人公乔尔森在酒吧里深吸一口气,开始唱歌,而他的嘴巴里也真实地发出了同步的声音时,影院内瞬间乱作一团,观众们怀疑起自己的耳朵是不是出了什么问题。第二天,各大报纸的头版则发出了消极的论调。他们说:“声音会毁了电影。”

历史证明了评论家们的目光短浅。声音作为电影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电影界掀起了一场革命。现在我们都知道声音之于电影的重要性。如果说影像是电影的皮相,那么声音就是电影的骨髓,从里到外影响着电影的发展。

而音乐,则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当音乐与影像配合时,意义就更容易传达。音乐能代表电影整体的精神和气氛,能暗示环境的变化,更能主导情绪的变化与反讽。优秀的电影配乐不一定是灌注了作曲家灵魂的“好音乐”,它只能是“最合适的”。最经典的比如《星球大战》,《帝国进行曲》肯定不是最好的电影原声,但它一定是最合适的。

而最好的电影配乐,除了能完美契合电影,更能代表银幕背后作曲家的精神,具有自己的性格。今天我为大家推荐的十张个人最爱电影原声带,不是什么排行榜,仅仅只能代表看电影数年来个人对电影原声的理解。对我而言,在观看完一部优秀的电影之后,拿出耳机再完整听一遍原声带,是一件非常非常幸福的事情。


第十名 《迷失东京》

电影音乐聆听(用耳朵听电影)(2)

作为世界上最著名的“导二代”和女性导演之一,索菲亚.科波拉在1999年处女作《处女之死》中以导演的身份出道后,就饱受评论家的讥讽和非议。而真正让她证明自己的,正是这部《迷失东京》。在本片中,索菲亚.科波拉展现了自己作为名门之后的优秀审美能力,将一个庸常的题材展现得轻盈而写意。而在其中,当立首功的就是这张极其优秀的电影原声带。

我们跟着斯嘉丽.约翰逊的影子走过东京的每一个街区。东京,就像我们玩的手机消消乐小游戏,你原以为它是蓝色的,但无数个降落的蓝色泡泡连接在一起,瞬间化为乌有,jesus & Mary Chain的《Just Like Honey》悄然在最后响起,如同男女主终将无疾而终的恋情,马上gameover了。结果无数橙黄蓝绿紫的泡泡重新澎涌而出,斯嘉丽.约翰逊和比尔莫瑞拥抱在一起,上帝不响。

值得一提的是,这张原声带中《too young》的演唱者phoenix乐队主唱Thomas Mars,后来成为了索菲亚科波拉的丈夫。


第九名 《你从未在此》

电影音乐聆听(用耳朵听电影)(3)

Jonny Greenwood,当今世界上知名度最高的摇滚乐队之一Radiohead的吉他手,在乐队创作的间歇期搞起了副业,做起了电影配乐。在联手PTA为《血色将至》交出一张近乎完美的原声带后,“绿木”的配乐生涯随即驶上了高速公路,一手包办了PTA后三部电影的所有原声制作。并在2018年凭借《魅影缝匠》获得当年的奥斯卡最佳原声提名,熟悉好莱坞电影配乐界的朋友都知道,一个来自英国的摇滚乐手能得到这样一个提名是一件多么难的事情。

而本片的导演,琳恩.拉姆塞,近年来最具风格化的作者型导演之一,在创作理念上与“绿木”不谋而合,共同合作了这部,在当年戛纳电影节上拿下最佳导演奖的《你从未在此》。

本片的配乐单拎出来绝对是刺耳,令人不适的。Greenwood在本片中重回老本行,做起了迷幻摇滚,并在其中加入了弦乐和电子合成器,将所有不和谐音符叠加在一起,与片中主人公不定的精神状况高度融合,顺着电影的基调,保证了自己风格的同时又不喧宾夺主,同时最大化地帮助导演进行叙事,既有学院派的理性与工整,更有只属于摇滚乐的野性力量。


第八名 《重庆森林》

电影音乐聆听(用耳朵听电影)(4)

王家卫在电影配乐上的好品味不用多讲,我们需要做的只是将他所有的原声带重新听过一遍,然后选出其中自己最喜欢的一张即可。

王家卫曾说:“我心里会先开始有一个音乐,完全不能解释,就是直觉认为这个戏应该是这个气氛,这个年代。”这一点正好符合了王家卫MTV式创作的核心理念。于是我们可以看见在《重庆森林》中,音乐将电影的每一个毛孔渗透填满。当阿菲在快餐店中穿过快步走过的行人的影子呆望着663喝咖啡时,当223失恋后奔跑在香港的应天大道上时,当林青霞扮演的金发杀手倒在血泊中时,音乐都作为画面外的另一个叙事空间,扩宽了大荧幕的边界,使音乐和画面完美的结合成为有机的整体。

这张电影原声带还有另一段佳话,通过这部电影,《胡思乱想》这首歌的原唱,北欧梦幻摇滚乐队cacteau twins 认识了王菲,而王菲原本就是他们的粉丝,通过这层关系,王菲和cacteau twins 得以于1996一起隔空合作了一首名为《serpentskirt》的单曲。


第七名 《和莎莫的五百天》

电影音乐聆听(用耳朵听电影)(5)

如果说电影《和莎莫的五百天》只是一出有一丢丢作者性的普通爱情小品,他有没有那么好?实话实说,没有。但是,这一切都只是建立在去除电影原声带的文本本身上讨论,换句话说,本片的原声带以一己之力将本片提升了整整一个档次。

导演对独立音乐的热爱是毋庸置疑的。我们在本片中听到了The smithsRegina Spektor这样的大家闺秀,也有The Temper TrapDoves这些绝对冷门的私心之选。除此之外,本片的两位主演更是亲自上阵,献上了三首优秀的翻唱作品,《Here comes your man》,垃圾摇滚的代表乐队之一Pixies乐队的代表作,被醉酒后表达爱意的囧瑟夫演绎得生动而可爱。《Please, Please,Please, Let Me Get What I Want》《suger town》一首英伦摇滚,一首民谣,歌手出身的女主角Zooey Deschanel全都能驾驭。最后,让我们来听一听法国歌手Feist的《Mushaboom》,Feist优雅而迷人的声线,让这个发生在夏天的故事,听起来如同一曲冬日恋歌。

当男主和女主第一次在电梯邂逅,导演马克.韦布 主动向观众递出了自己头上的一只耳机,让主人公汤姆和莎莫因The smiths乐队结缘,也开启了一场独立乐迷的专属音乐节。


第六名 《了不起的盖茨比》

电影音乐聆听(用耳朵听电影)(6)

到了2013年的《了不起的盖茨比》,巴兹.鲁曼 更加“变本加厉”了,这张专辑由Jay-z执行制作,没错,就是那个来自东海岸的说唱歌手。你能想象盖茨比喝着波旁威士忌望着远方的灯塔时,黑胶唱片机上放的是Jay-z和kanye-west的热辣新单吗?除此之外,我们还听到了黑眼豆豆,Lana del rey,Florence The machine这些炙手可热的歌手和组合。为了不让情况变得过于诡异,巴兹.鲁曼还在电影中加入了一些有源音乐(管弦乐)来中和口味。创新与复古,爵士乐与说唱乐,这张电影原声带在没有影响观众观看体验的同时保留了最大的风格化,也体现出巴兹.鲁曼对人们眼中那些神圣而不可撼动的传统的不屑和嘲讽。


第五名 《爱乐之城》

电影音乐聆听(用耳朵听电影)(7)

达米恩.查泽雷一定很庆幸自己在哈佛大学认识了自己同年同月同生的室友,贾斯丁.赫尔维兹,他不仅是自己大学期间组建的乐队的吉他手,更是在往后的十年里成为了他所有电影的原声带制作人。从处女作《公园长凳上的盖伊和艾德琳》到《爆裂鼓手》,从爵士乐,流行乐到复古电子乐,贾斯丁.赫尔维兹 几乎无所不能。终于到了《爱乐之城》,两人一起迎来自己职业生涯的大爆发。凭借这部电影,达米恩.查泽雷 拿到了自己的第一个奥斯卡最佳导演奖,贾斯丁.赫尔维兹 也拿到了最佳原创配乐和最佳原创歌曲两项大奖,值得一提的是,此时两人都还不到30岁。

提到《爱乐之城》这张原声带,大家首先想到的基本都是《city of stars》,《someone in the crowd》,《Another day of sun》这三首旋律极其好听的流行乐曲,而这三首基本也代表整张原声带的调性——没有太多的创新与变性,属于普世意义上的好听。跟随故事一波三折,音乐也随着一起起承转合,场面大,类型齐全,容易入脑,传唱度高。《爱乐之城》这张原声带不仅带大家回到了几十年前好莱坞黄金年代歌舞片的盛世,更在前人基础上融合了现代类型的音符,完成致敬的同时也做到了超越。


第四名 《情书》

电影音乐聆听(用耳朵听电影)(8)

Remedios是岩井俊二 御用的音乐制作团队,以轻音乐为主,多用弦乐以及合成器音色,一切皆为电影的镜头语言服务。从博子躺在雪地里向观众呼出第一口气开始,音乐便如同雪花一样降临在观众们头顶,跟着远景中的博子一起走向上坡,直到慢慢变成一个小黑点,走进藤井树的葬礼——温柔而动听的旋律,背后隐藏的是死亡的气息。

我们还会跟着片中的音乐一起变换视角,一起回到两位藤井树的中学时代,音乐开始变得轻盈灵动,一如中学生纯洁的心灵,《He loves You So》这首曲子很好的完成了转场的任务,同时将观众吸入了导演一心想要营造出的引力场,让我们仿佛也回到了中学时期,并在乐曲间隙留出空白来给观众想象。

情书》这张原声带一定不是最好的,但一定是我最喜欢的。今年五月二十号电影院重映时,听到最后《Small Happiness》这首曲子,我已经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了。

我把两只手放在脸上,几乎快要哭出声来。


第三名 《社交网络》

电影音乐聆听(用耳朵听电影)(9)

2010年,第八十三届奥斯卡颁奖典礼,当妮可.基德曼 宣布《社交网络》获得当年的最佳原创配乐奖时,整个观众席一片哗然,欢呼声与嘘声几乎一样多。获奖者Trent Reznor激动地站起身来与自己的搭档Atticus Ross击掌相拥,上台后,他说的第一句话是,“这是真的吗?”

他的另一个身份,是摇滚乐队九寸钉的主唱,一个在摇滚圈都属于异类的乐队主唱,居然拿到了奥斯卡最佳原创配乐奖?果然,第二天就有老一辈的电影配乐制作人公开指责奥斯卡的这一决定,“他们会毁了奥斯卡奖”,言辞之激烈,一如八十年前默片电影人指责有声电影。

聆听九寸钉的音乐,如同在地下室大口大口地吸食汽车管道排出的尾气,大多数人对这种气味恶心的要死,但总有一些怪胎爱得要命。《社交网络》的导演大卫.芬奇正是这样一个怪胎,当两个性格极端怪异的天才在一起合作,一部堪称伟大的电影和一张堪称伟大的电影原声带便同时产生了。

社交网络》这部电影堪称我们这个时代的《公民凯恩》,他讲述了脸书创始人扎克.伯格的发家史以及他背后的巨大争议。整部电影原声带的基调也与电影完全一致,噪音,电子合成器,刺耳,令人不安,渲染出一股令人烦燥的氛围。没有人想在脱离了画面之后听一耳朵这张原声带,但是一旦结合电影飞快的剪辑,以及艾伦.索杰标志性的凌厉台词,奇妙的化学反应便产生了。还要提一下他的搭档,如果说Trent Reznor是把控这张原声带的发动机,那么Atticus Ross便是在一切快要失控之时踩下刹车的稳定器。

当我们走在电子灯牌遮天蔽日的城市街头,拿出耳机开始听这张原声带,你会感觉到身边的事物开始漂浮起来,不,那不是你的灵魂在飞升,而是一层汽油开始从地缝里喷出,要将你带离地表,把你喷溅成一个,你自己都不认识的坏蛋。


第二名 《低俗小说》

电影音乐聆听(用耳朵听电影)(10)

低俗小说》是让我爱上电影的电影,而《低俗小说》的电影原声带则是让我养成听原声习惯的一张原声带。它会出现在几乎所有电影原声带评选榜单的前几名,也出现在很多综艺节目,短视频,电影剪辑中,这就是它的影响力。原因无它,这张实在是太好听了。

从电影的第一秒开始,昆汀就展示了自己作为导演的天赋,也展示了自己身为乐迷的绝好审美,从放克,乡村音乐,RB再到尼克.戴尔 的冲浪吉他,这些风格都出现在了《低俗小说》这张“小小”的原声带中,丰富却不显得臃肿,一如他的电影本身。

当文森和米娅在酒吧里随着《you never can tell》一起摇动腰肢,把手比作剪刀状闪过彼此眼前时,我明白,我就是在这一刻爱上了电影。


第一名 《美国往事》

电影音乐聆听(用耳朵听电影)(11)

当我们提到往事三部曲,脱口而出的第一个人名是塞尔乔.莱昂内紧接着便是埃尼奥.莫里康内。除了他,很少有电影原声制作人享有这样的地位,在很多人眼中,往事三部曲这三部电影和莫里康内 制作的电影原声带几乎融为了一体,不仅成为了电影的一部分,甚至成为了电影的灵魂。

莫里康内 其实是一个非常激进的革新者,他曾在职业生涯的早期就试图把打字机和铁罐的声音融进曲子里,这点在《美国往事》里也体现的淋漓尽致——开篇那段持续不断的电话铃声,曾无数次成为我噩梦的背景音乐。

在《美国往事》里,每个主要人物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主题音乐。在这其中,我最喜欢的是“斗鸡眼”的主题曲。与其说是斗鸡眼个人的主题曲,更不如说是整个时代的背景音乐,禁酒令颁布后清冷的街头,远处的大型工厂持续不断的喷吐着巨型烟雾。大提琴奏出的音符一个个孤零零的飘荡在空中,不知道要去向哪里,如同电影里每个人的命运。这时,一声尖利的变调划破平静,麦克斯望向自己的好兄弟面条,在雾气中,他们都看不见彼此的表情。

有人说,莫里康内 去世那天,大家都在发朋友圈纪念他,奇妙的是,几乎每个人发的音乐都是不一样的。他这一生为超过四百部电影制作原声带,赢得了无数奖项。但是在一首首具体的音乐面前,所有的数字都显得如此无力而空虚,他是一个真正的音乐人,一个把自己的灵魂与精神融入了别人电影里的音乐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