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 历史(口述历史白航③)

/名家档案/

白航,本名刘新民,1926年生于河北省高阳县路台营村。11岁去北平、天津读书。抗日战争胜利前夕进入解放区。作过地下工作。1948年入华北联大文学系,毕业后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十八兵团文工团创作组任创作员。转战太原、西安,后入川。曾任川北文联创作出版社主任,四川文联创作研究组组长,《四川文艺》编辑。1957年主力参与创办《星星》诗刊,任出版部主任。1978年后续编《星星》十年。诗作优美流畅有幽默感,著有专论《 简论李白和杜甫》等。 曾获全国文学期刊优秀编辑奖。

封面新闻记者 张杰 摄影 李强 实习生 张耀尹

1949年12月30日,参军入伍的白航,跟随大部队从河北入川。春节后第三天,前往川北行署所在地--南充。从此白航结束了当兵的生活,转业当了地方干部。当时,川东、川南、川西、川北,各个区都有文联。白航当了川北文联的创作出版部主任,这也是白航第一次当“官”,当时他只有23岁。1956年初,白航担任四川文联创作研究组任组长。热爱文艺、热爱诗歌的白航,被巴山蜀水牵动诗情,写下不少诗句。比如在《嘉陵江》中他这样写道:嘉陵江是我的引路人/曲曲折折/清清亮亮/穿透崇山峻岭/来到蜀国平原/便潇洒地散开去/流水声洗我青春的心/有船夫号子/涌进梦之幽谷/声声呼唤我/逐岁月远去……

口述 历史(口述历史白航③)(1)

新中国刚成立,白航心中充满对未来的激情。他与同事们谈到四川文艺的未来发展。“四川的诗人比较多,诗歌创作是一个优势。写诗的人虽然多,但苦于没有足够的发表空间。”白航与同事们就想:不如办一个诗歌刊物吧!大家热情高涨地商议后,集体决定让白航写一份报告,上交给省委宣传部。几个月后,报告获得批准。白航与同事们,立即搭起编辑班子,征稿和征集刊名的工作立即展开。据白航回忆,一开始大家认可一个字”星“,作为这本诗歌刊物的名字,后来有人发现苏联有本杂志就叫做《星》,于是就改为《星星》,“星星每天在天上闪光,很多人都看它,它最明亮,指引着人们的方向,又有诗意,最后诗刊就定名为《星星》了。”1957年1月1日,《星星》首期出版,影响甚大。

口述 历史(口述历史白航③)(2)

星星诗刊创刊号

“新中国刚成立,大家都心情愉快。来稿非常踊跃”,回忆起《星星》创刊时的场景,白航的记忆是愉快的。大家都志同道合,工作和私下都很投缘。一开始,白航就与同事们讨论过编辑发稿方针:“1.诗歌应该来源于生活,从生活中感受思想,有感而发。2,看诗不看人,诗歌面前人人平等,不管诗人有名与否。”为了做到这两条,在特殊时期,他们付出了代价,但白航说,并不后悔。“吸取生活养料的作品才有生命力,到现在仍然这么认为。这个在任何情况下都错不了。好的作品终究会被人理解被人接受的。”

上世纪80年代,阅读、思考成为青年们的灵魂解渴剂。其实诗歌更是成为先锋队。全国各地出现多个流派的诗人、诗社。1986年,《星星》诗刊发起了“我最喜爱的10位当代中青年诗人”活动。全国各地诗人和诗歌爱好者激动不已,纷纷向自己心中喜爱的诗人投上了“庄严”的一票。评选结束后,舒婷、北岛、傅天琳、杨牧、顾城、李钢、杨炼、叶延滨、江河、叶文福10位,最终当选“我最喜爱的10位当代中青年诗人”。当年12月,为庆祝《星星》创刊30周年,《星星》在成都举办了为期一周的“中国·星星诗歌节”。10位当选的“我最喜爱的当代中青年诗人”除杨牧、杨炼、江河三人因故未到四川外,其余七人都应邀到了成都,在成都掀起一股前所未有的诗歌热潮。"

口述 历史(口述历史白航③)(3)

据白航回忆,当时邀请每位诗人开讲座,“门票价5元一张,这在当时是很贵的,但依然没有挡住大家对诗歌的热情。买不到票的青年人,甚至把讲座所在地的文化宫礼堂的门都挤破了!我们还给他们赔了钱。” 不过,门票收入不仅承担了那次活动的所有费用,作为活动主办方,还能赚一点。“当年的诗人,和现在最火的明星一样,一下子成为大家追捧的对象。读者太热情,演讲结束的诗人不敢从正门出来,需要从后门溜走。”

“我如果爱你/绝不学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我如果爱你/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阴重复单调的歌曲;”“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作为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风靡万千读者的朦胧诗代表人物,舒婷的《致橡树》,顾城的《一代人》等,已经成为中国现代诗歌的经典之作。舒婷、顾城等人的朦胧诗当时能在国内激发如此高的关注,跟支持他们的一批刊物及编辑分不开,这其中首先就包括国内元老级诗歌刊物《星星》。

口述 历史(口述历史白航③)(4)

回忆起当年第一次发现舒婷诗作的惊喜,白航说,“舒婷当时还是一个普通女工,业余写诗。最早发现她的是蔡其矫先生,蔡其矫是我当年在华北联大读书时的老师。他把舒婷的诗歌推荐给我看。我一看觉得非常好,她的诗歌不光有艺术性,在强调女性独立自主精神、思想性和主题性方面,都非常突出。所以,我是坚定支持她的。另外,还有当时也被称为朦胧诗人的顾城,我们也在《星星》诗刊的重要位置上,刊登过她的诗。”众所周知,顾城后来在其个人生活中酿成重大人生惨剧,成为不少热爱顾城诗歌人士的一大遗憾。提及此,白航的看法是:“我跟顾城直接交流过多次。除了对他诗歌天才的惊讶之外,在我看来,生活中的顾城,就是一个单纯的小娃娃。他现实生活能力很差,后来他出了那种事,肯定是个悲剧。”

上世纪80年代初,朦胧诗带有强烈自我意识的诗歌,激发了读者的空前热爱,引发诗歌的创作热情。《星星》在支持这些新颖的诗歌流派上,站在了前列,陆续重磅推出舒婷、傅天琳等朦胧派诗人的力作,无疑助推了朦胧诗潮流的发展。不过,当时并不是所有诗人都欣赏“朦胧诗”,不少人称它们是“古怪诗”、“看不懂”。伴随着朦胧诗的繁荣,也有一场大辩论。白航也见证了这场诗歌观念大碰撞,成为中国诗歌思想交锋的主要平台,再次确立了自己在中国诗坛的重要地位。白航透露,“上世纪70、80年代的时候,我去北京看望艾青先生,他私下对我说,朦胧诗他不太喜欢。”虽然艾青是白航敬重的前辈,但在评价朦胧诗方面,白航依然坚持自己的观点,“朦胧诗确实有朦朦胧胧、似是而非的特点。但,这也是特色呀,读起来很有味道。在我看来,朦胧、明白、经验、感觉皆能成诗,只要有新意,有韵味,有思想就行。”这个观点,白航坚持至今。

口述 历史(口述历史白航③)(5)

下期预告:

一位有眼光有思想的诗歌资深编辑,其必然是一名对诗歌深有感悟的人,往往也是一个出手不凡的诗人。白航正是如此。白航的诗心,是怎么滋养和萌发的呢?那还要从他阔别70年的河北保定高阳老家有关,那里有白洋淀,那里有质朴的民风文明,下期,为您讲述。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ihxdsb,338640571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