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看到最清楚的彗星(每小时3.5万公里)

抬头仰望星空,我们肉眼可以看见银河系内距离我们较近的恒星,也有太阳系内的少数几颗行星,当然还有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月球。天体主要也就分为这几类,而比较特殊的如恒星演化后的致密天体:白矮星、中子星和黑洞等,这三个是目前已知确定存在的。

在我们的太阳系内,存在着大量的天体,大行星也就那么几个,其余的大部分都是矮行星、小行星以及一些天体碎片,而彗星因为其特殊性,我们也较为关注,民间通常把它称之扫把星,有的时候会看到它们拖着长长的尾巴从夜空划过。

地球上看到最清楚的彗星(每小时3.5万公里)(1)

最近我们都被一条消息刷屏了,说一颗巨大的彗星正在高速向地球飞来。的确如此,4月12日《天体物理学杂志快报》上的一篇研究就说明了这件事,科学家发现了一个巨大的彗星,编号为C/2014 UN₂₇₁,它正在高速向近日点飞来,速度可以达到每小时3.5万公里,换算一下就是9.7公里每秒。

目前距离我们最远的探测器是旅行者一号,1977年从地球出发,目前飞行45年已经距离地球230亿公里,它的平均速度可以达到17公里每秒,大家可以对比一下这个速度来看。

地球上看到最清楚的彗星(每小时3.5万公里)(2)

当然,这个彗星从其编号就可以知道不是最新发现的,2010年天文学家佩德罗和伯恩斯坦在观察研究暗能量巡天照片中,发现了这个移动异常的天体,从其飞行轨迹和轨道数据,科学家认为它是一颗彗星。并且根据多方面的因素,科学家认为这颗彗星大的非比寻常,但是一直没有找到确定的证据。

在2022年1月8日,来自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研究团队,借助于哈勃太空空间望远镜拍摄了5张为彗星C/2014 UN₂₇₁拍下了5张照片,同时借助于阿塔卡马大型毫米/亚毫米波阵(ALMA)的射电数据,最终确定了这颗彗星就是迄今为止,人类已知的最大彗星。

地球上看到最清楚的彗星(每小时3.5万公里)(3)

图片中是我们已知的一些彗星大小对比,左数第二个是哈雷彗星,最后一个就是这次说的最大彗星。它的彗核有效直径在104-134公里之间,对于彗星来说这个尺寸是足够大了,例如我国的天津市辖区面积在11900平方千米,等效直径就是120公里左右,这意味着这颗彗星大小相当于一个天津市。

我们知道太阳系内的天体都是以太阳为中心运动,有的朋友说卫星绕着行星运动,例如我们的月球绕着地球运动,但实际上月球也是在跟着地球绕太阳公转。

地球上看到最清楚的彗星(每小时3.5万公里)(4)

这些天体的运动轨道都是椭圆形,太阳位于这个椭圆的一个焦点上,此次发现的大彗星,它的公转周期300万年,近日点10.9个天文单位,远日点是15700天文单位,这里的天文单位是天文学上的单位,它指的是太阳和地球的平均距离,大约是1.5亿公里。

目前这颗彗星的位置距离太阳20天文单位,它正在以3.5万公里每小时的速度从远日点向近日点飞来,大约会在2031年到达近日点,距离太阳是10.9个天文单位,大约是在土星轨道外侧。虽然是奔着太阳和地球而来,但是到近日点之后,将继续朝外飞行,也就是从近日点到远日点的过程,因此说对于地球没有特别大的影响,隔着十万八千里哪!

地球上看到最清楚的彗星(每小时3.5万公里)(5)

当这个彗星到达近日点在地球上用望远镜可以看到,肉眼自然是看不到的。这300万年的长周期彗星,对于我们个体来说错过就再也看不到了。

在太阳系内彗星一般可以分为三类,主要根据它们的“发源地”来划分,普遍认为来自奥尔特云的彗星是长周期彗星,动辄就数百万年的公转周期,毕竟距离太阳还是比较有远的。其次是短周期彗星,它们来自于柯伊伯带,第三种被认为存在于小行星带之中。

地球上看到最清楚的彗星(每小时3.5万公里)(6)

可以形成彗星的地方无一例外要距离太阳较远,这意味着温度较低,可以形成“脏雪球”,当彗星从远日点向近日点飞行的过程中,随着距离太阳越来越近温度会越来越高,这些彗星表面的物质发生融化,彗星的形状以及明亮程度都会随靠近太阳的过程中改变。奥尔特云被认为是太阳系的边疆,也是目前公认的太阳系边界,它的直径在2-3光年,那里就是长周期彗星的大本营。

目前这颗彗星已经飞行了大约100万年,在未来的八九年能飞行到距离太阳最近的位置也就是近日点,大约是在土星轨道的外侧。在彗星中直径达到了120公里左右,但实际上跟很多天体是无法比较的,只能算是彗星中的巨无霸。

地球上看到最清楚的彗星(每小时3.5万公里)(7)

它从远日点向近日点飞,实际上就是在向着太阳飞,从某种意义来说就是在朝着地球飞来,但是对地球并不会造成可见的影响。

文/科学黑洞,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奇妙知识季#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