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作品与推荐语(好书推荐10载蹉跎)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
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一首《归去来兮辞》道出了陶渊明脱离仕途、归入田园的心声。在此之前,他曾数次出仕又数次辞官,历经10载沉浮,这10年在他看来竟如30年般漫长。40岁时,他辞去了一生中最后一个官职并回乡,到63岁去世,陶渊明用23年的时间,洗去了尘世的污渍,回归了自己的天性,找到了属于他的“桃花源”。
壹
陶潜,字渊明,浔阳柴桑人,生于365年,卒于427年。
《宋书·陶潜传》称:“潜少有高趣”,趣,情趣、志趣,高趣,当是说陶渊明“高于常人的情趣、志趣”。可想而知,陶渊明是一个有学识、有志向、有情趣的人,也应该是有一番作为的人。
陶渊明是有大志的。少壮时,他志比鲲鹏,以直上九霄为乐。
他不仅有“猛志”,而且崇尚英雄。陶渊明的诗词中浓墨重彩歌颂的英雄只有一个:荆轲。
自西汉以降,儒学成为中国的大一统之学,“子曰”之音琅琅于学堂,笼罩人心。儒学出仕入相的教化,牵引着学子的精神指向,士子无不以济世为人生圭臬,志在仕进,求取功名。
陶渊明的文化底色是儒学,抱负在仕途。但是,他身为平民,没有入仕的出口,因此只得在乡村躬身耕作,过“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帝力于我何有哉”的农人生活。这显然是“虚度年华”。更重要、更现实的是,陶渊明耕作的结果是贫困、饥饿,常常食不果腹,“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归去来兮辞》)。
官职1:江州祭酒
辞官原因:与上司志趣不合
为了摆脱贫困,吃饱肚子,陶渊明就想从庄稼地里挣脱出去,在衙门里找个差事。亲戚朋友们也劝他出去谋事,“改变命运”。在叔叔的帮助下,陶渊明终于在年近30的时候,找到了一个差事:江州祭酒。祭酒与酒无关,掌管着兵、贼、仓、户、水、铠等部门,是个“肥差”。陶渊明解决了温饱问题,也不再受躬耕之累,日子过得很是松快。
但是没过多久,陶渊明就对这种生活不适应了,原因是他和上司志趣不合,“道不同,不相为谋”,他写了封辞职信,便回家了。
回到家后,陶渊明又拿起了锄头、铁锨,翻耕土地,过起了躬耕生活。
陶渊明回到家里,起先还有亲切感,又拿起熟悉的农具了,又闻到熟悉的土香味儿了,“月是故乡圆”啊!但是没过多久,办公室与田间的落差就显现出来了,与田间比,办公室要舒服得多啊。他为自己的任性而感到后悔,找到一个“公职”多不容易啊,怎么就这么一下子舍弃了呢?子曰“三十而立”,自己怎么立不起来呢?
官职2:江州主簿
辞官原因:整日无事,只是闲坐
正在郁闷中,上面派人来请他回去,并给他安排了更高一级的职位:江州主簿。
得到这样一份公干,陶渊明当然高兴。他没怎么推辞,就赴任了。
江州主簿地位虽高,却是个闲职,相当于“顾问”。整日无事,只是闲坐。没有谁不把他放在眼里,也没有谁把他放在眼里。空虚、无聊、落寞、孤独、枯燥……陶渊明感受到了“尸位素餐”的滋味。月明星稀,独守一隅,董仲舒的《士不遇赋》涌上心头:
啊,多么长久,多么遥远!时运来得迟,走得快,怎么如此不济呢?违背内心跟从他人,不是我们这种人的做法。正身修己,岁月流逝,行将就木,何时才会醒悟呢?这么过下去,有什么意义呢?心中忧伤,不再企盼利禄了。这样下去,只能给自己增加耻辱。愈想有所作为,愈是事与愿违。干脆足不出户,就不会有什么过失了。
陶渊明望着星空。难道现在不是该懂得悔悟的时候吗?再想想,自己似乎还不如董仲舒。董仲舒是主动进取,连受挫折,以不出户而求无过。而自己是连进取受挫的机会都没有。当年,司马迁也有此心境,所以写下了《悲士不遇赋》:
可悲啊,生不逢时,惭愧难当,顾影自怜。总在约束自己的言行,使之合乎礼,深恐默默无闻、一事无成。自信才高,但世情不正。虽有形象却不能彰显于世,空有才能却无以展示于人。岁月悠悠,我只能屈而不伸。籍籍无名,古人是以为耻的。朝闻道,夕死可矣,谁说不是呢!顺逆是循环往复的,忽起忽落。没有人能事先造福,也没有人一开始就遇到祸事。都付诸自然吧,最终都要归于一体的。
陶渊明长叹了一口气。默默无闻地活着,自古以来就是一件令人羞耻的事啊!司马迁之所以宁愿受腐刑,也要活下来写《史记》,不就是为了留名于世吗?倘若当初司马迁在写出《史记》之前被杀了,也就白活了一辈子,那才叫羞耻呢。有了《史记》,司马迁没有白活,得了旷世之誉。而自己呢?如此下去,只能是“没世无闻”了,有何颜面得见亲朋好友呢?要想干出一番事业,就要“遇”,“不遇”就没有施展的空间,就没有展示的舞台。董仲舒、司马迁叹的就是“不遇”,这不是和自己现在的处境一样吗?
陶渊明拿起笔来,写下《感士不遇赋》:
昔日,董仲舒写过《士不遇赋》,后来司马迁也写了《悲士不遇赋》,我在闲暇之时读了他们这两篇赋,感慨哀伤不已。胸怀大志、有济世之才的士人,风华正茂,却被迫隐居了;品行高洁、操守极佳的人,却最终空忙一场。悲哉!贤才没有赶上炎帝、帝魁之世,被埋没了。宁固守贫穷,也不委屈自己。我要坚守自己的品格,决不出卖灵魂。
《士不遇赋》《悲士不遇赋》《感士不遇赋》,一脉相承,一唱三叹。
陶渊明联想董仲舒、司马迁,感叹自己生不逢时,自是满腹惆怅。难道就在这里虚度光阴吗?难道就在这里委屈自己吗?算了吧,何必呢?宁肯穷一点,也比闲着无聊好。走!
陶渊明跟他的上司打了声招呼,甩手就走了,又回到村里,过起了耕作生活。这次,他的心算是定了下来,两次“出仕”,让他尝到了那种无聊的滋味。与之相比,农耕生活虽然辛苦、劳累,但是很充实、很真实。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春种秋收,我食我粟,心有所安,何乐不为。
官职3:军中任职
辞官原因:触碰精神红线
不幸的是,陶渊明的妻子忽然生了重病,四处求医问药,花了不少钱,最终还是走了。中年丧妻,不仅给陶渊明带来伤痛,而且让他欠下不少债。他再婚,又添了几个孩子,生活负担陡然加重,光靠种地很难养家糊口,陶渊明有些吃不消了。
正在发愁,工作找上门来了。东晋大司马桓温的儿子、大将军桓玄礼聘陶渊明到军中任职。这正好为陶渊明的“无米之炊”带来了“米”,陶渊明欣然接受,前去赴任。
桓玄手握重兵,便起了篡位之心,自己也想当皇帝。为了营造登基的气氛,就派人四处散布说他的辖区有祥瑞之气,将来必是龙袍加身之地。魏晋以来,豪强争霸,已成常态。对此,陶渊明采取旁观的态度。他做官,只是为了一份俸禄,补贴家用,使家人免受饥寒之苦,至于谁当皇上,与自己没什么关系。因此,他对桓玄的行为保持“局外人”的态度,对那些为桓玄张目的人很是不屑,他想逍遥于事外。没想到,桓玄竟派他也去四处散布,充当桓玄篡位的马前卒。这就触碰了陶渊明的精神红线。怎么办?当面拒绝,会招惹麻烦,如不拒绝,则会蒙羞于己。正在这时,陶渊明的母亲去世了,他立刻以此为由,辞掉了官职,离桓玄而去。及至丁忧期满之时,桓玄被刘裕所杀,其同党也被“严肃处理”。因为没有参与桓玄的篡位活动,陶渊明躲过一劫。
官职4:参军
辞官原因:徒有虚名,每日陷于君臣之礼、同僚倾轧之中
刘裕对陶渊明的“大节不亏”很是赏识,便请他当参军。此时,陶渊明已经快40岁了。“四十无闻,斯不足惧”(《荣木》),陶渊明抖擞精神,接受了刘裕的礼聘。40岁,正值壮年,是该有所作为的年纪。陶渊明对这次赴任,是有所希冀的,是想干出点样子来的。路虽遥远,岂敢不至。名车宝马都已备齐,扬鞭策马奔驰而去……
然事与愿违。陶渊明虽做了参军,却不过是幕僚而已,徒有虚名,每日陷于君臣之礼、同僚倾轧之中。这当然与陶渊明的性情不符。寂寥中,陶渊明独自吟哦:
行止千万端,谁知非与是。
是非苟相形,雷同共誉毁。
(《饮酒·其六》)
这是对官场的厌倦。争来争去,你能说出谁是谁非吗?是非混在一起,毁誉也搅合在一起,就无所谓毁,也无所谓誉了。什么是人,什么是鬼,什么是君子,什么是小人,说不清楚了。这样下去,有什么意思呢?
陶渊明再次陷入对仕途的反思。为什么要离家出走,在仕途上蹉跎岁月呢?不就是为了不挨饿,吃饱饭吗?只要进了衙门,马上就能吃得饱饱的,“倾身营一饱,少许便有余”(《饮酒诗·其十》)。可是,为了“营一饱”而终日委屈自己、消磨自己、作践自己、麻醉自己,值吗?这样下去,恐怕还不如回家呢。
回家的念头又一次在陶渊明脑子里打转。
官职5:彭泽县令
辞官原因:督邮对陶渊明的工作百般挑剔、横加指责
就在这时,离陶渊明家乡很近的彭泽县出缺,经人举荐,陶渊明就做了彭泽县令。县令官虽不大,但也算是“主政一方”,比当幕僚强多了,待遇也高,有一百亩公田,随便耕种,收成归己,这是陶渊明仕途上最美的差事。
陶渊明上任两个多月时,上面要来检查工作。来人是个督邮,督邮是太守的代表,专门负责检查指导各地工作,地位不高,权力很大,可以向太守奏本,各地官员都不敢怠慢他。陶渊明整日身穿布衣,行走在田间地头、茶坊酒肆,现场办公,彭泽政通人和,百姓交口称赞。督邮来了,陶渊明习惯性地穿着便装去见。手下人提醒道:“大人,您得穿官服去见督邮。”陶渊明问:“为什么?”手下人说:“这个督邮架子很大,谁要是不好好伺候他,他就要训斥谁,还要到太守那奏本,您不可大意,还是穿上官服吧。”陶渊明说:“督邮是来检查工作,又不是检查衣服,不必了。”就这样他穿着便装见了督邮。督邮一见,果然不悦,对陶渊明的工作百般挑剔,横加指责。陶渊明大怒,拍案而起:“我不为五斗米折腰,这个官我不做了!”说罢,把官印扔给督邮,拂袖而去。
一个声音在召唤着他:“归去来兮!”
贰
走在回乡的路上,陶渊明感到浑身轻松。这是卸掉了精神缧绁的轻松,这是迷途知返的快乐。还没有回到村里,那方宅、草屋、炊烟,就已经出现在他的眼前了,鸡鸣狗吠的声音就已经在耳边回响了,心就仿佛从樊笼里跳出来了。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归园田居·其一》)
从祭酒到县令,陶渊明的仕途只有10年,而他却说是30年。这“三十年”不是时间的长度,而是心理的长度。把10年说成30年,可见对他来说,仕途是何等漫长,何等难熬。官场对他来说,就是尘网,就是樊笼,它扼杀着他自由的人性,扼杀着他旷达的天性。虽然搬出草房,住进了府衙,却浑身沾满了俗尘;虽然有酒有肉,吃得很饱,但把自己变成了被人喂养的笼中之鸟。这是得不偿失的,是人生的大失败。这“三十年”,府衙多了一个吃闲饭的,世间却少了一个陶渊明。
一切都应该结束了。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归去来兮辞》)
田园要荒芜了,为什么不回?该回去了!悲哀的是,这么多年来,心竟然被躯体役使。过去的就让他过去吧,未来一定要把握住,不能再误入迷途了。从现在做起,还不晚,还来得及。每天都在忙,但不知在忙什么;每天都在斗,但不知在斗什么;每天都在走,但不知路在何方。走了“三十年”,终于回来了。此刻,是人生的起点;回家的路,是应走的正途。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遗,复驾言兮焉求!(《归去来兮辞》)
回来了!我要和世俗断绝交往。这俗世与我相悖,我对它还有什么希求啊!
陶渊明与官场彻底绝交了。这个世界与他是相违的、格格不入的,何必驾车出去呢?有什么看头!就要到家了,与亲朋好友聚拢在一起,说点知心话,多高兴啊。弹弹琴、读读书,哪有什么忧愁。老乡们招呼着:“开春了,该去西边的地里耕种了。”山路弯弯,泉水淙淙,花红柳绿,空谷回声。脚踏生机勃发的大地,头顶白云舒卷的蓝天,回到淳朴的乡亲们中间,这才是真正的生活啊。唉,可惜有点晚了,要是一开始就这样多好啊。
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归去来兮辞》)
陶渊明追问自己:你追求过富贵吗?没有,富贵从来不是自己的人生目标;你追求过帝王宫阙吗?没有,自己从来没有那样的奢望。自己的本心就是追求自然、朴拙,自己的性情就是超脱“俗韵”,既然如此,何必在官场周旋呢?回到家里,独自走走,干干农活,登高长啸,临水吟诗,岂不美哉!与自然同生死,不很好吗?还有什么可犹疑的!
在官场颠簸了“三十年”,陶渊明最终选择了放弃。这是迷途知返的彻悟,这是知过、悔过的救赎。
《归去来兮辞》,是陶渊明与世俗绝交的宣言书。
叁
有个渔夫,靠捕鱼为生。有一天,他划着船去打鱼。船越划越远,不知不觉中看到了一片桃花林。桃花林两边是溪水,花朵繁茂,青草芬芳。渔夫很惊异,以前没有见过这个地方啊。再向前划去,就到了桃花林的尽头,这里正是溪水的源头。一座山横在面前,隐约可见山上有一个小洞。渔夫下船,从洞口摸进去。
洞口很窄,仅能容他一人通过。光线很暗,脚下坑坑洼洼。走着走着,忽然开阔明亮起来。眼前呈现出一大片平坦宽广的土地,整齐的房舍,肥沃的农田,美丽的池塘,还有桑树、竹林、各种果树。田间的小路纵横交错,鸡鸣狗叫处处可闻。田里的人们在耕作,路上的人们在说笑。这里的男男女女和外面的人们穿的一样,没什么不同。老人慢慢悠悠,孩子蹦蹦跳跳,一派无忧无虑的景象。他们看到渔夫,便都围过来,很新奇地看着他,问他是从哪里来的,做什么的,家里有什么人,日子过得好不好。渔夫一一作了回答。有人邀请渔夫到家里作客,杀鸡、做饭、摆酒款待他。村里的人们听说来了一个客人,都来打听消息。渔夫问他们,这是什么地方,怎么来到这里的?人们告诉他,这地方叫桃花源,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就携妻带子地跑到这里了。这里和外边不通声息,安安静静。自从来到这里,就再也没有出去过。他们问渔夫现在是什么朝代?渔夫说是魏晋。他们说自己连汉代都没听说过,更别说什么魏晋了。他们为渔夫感到惋惜,说怎么能在那么乱的地方过日子呢?干脆来桃花源吧。这里没有府衙和草房的区别,没有皇上和百姓的区别,大家都一样。人们每天都把渔夫请到自己的家里,拿出酒肉招待他。住了几天后,渔夫要走了。大家为他送行。他说:“桃花源真是个好地方啊!”人们对他说:“不值得对外面的人讲啊!”
走出桃花源,渔夫顺原路返回。因为怕再来时找不到路,他在路上做了一些标记。到了郡城,向太守作了报告。太守很惊讶,说:“还有这等去处?带我去看看这桃花源。”他领着太守沿着原路去寻找,却再也没有找到桃花源。
这渔夫就是陶渊明。桃花源是陶渊明的“理想国”。
从桃花源出来,陶渊明再也没有找到桃花源。这不要紧,陶渊明不是要躯壳在桃花源,而是要心在桃花源。他说得明白: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饮酒·其五》)
只要“心远”了,到处都是桃花源。
肆
生活在心中的“桃花源”里,陶渊明找到了“羽化成仙”的感觉。似乎忘了自己从何而来,也忘了身处何地,不知道什么是贫寒,也不知道什么是富贵。只知道逍遥,只知道尽享隔世之乐。
40岁辞官回乡,63岁去世。陶渊明用23年的时间,洗去了尘世的污渍,回归了自己的天性。他似乎觉得“陶渊明”这个名字都不是很纯了,因为它曾经沾染过世间的尘泥,因此给自己起了一个新的名字——五柳先生,并作《五柳先生传》: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五柳先生”者,陶渊明也。
陶渊明,桃花源中人。
荐读
中国气脉
任火 著
18位历史文化名人的生命咏叹调
绵延不绝 传承千年的中国气脉
作者简介
任火,1955年生,山西翼城人。著有《抚摩生命》《汉字百味》《编辑独语》等。曾任《河北理工大学学报》主编,现为燕山大学出版社总编辑。2009年获评“新中国60年有影响力的期刊人”。
目 录
序言 气脉,民族精神的飘带 /
江水流芳 /
屈原用草绳在身上绑满石头,对着白云舒卷的高远天空,对着鲜花盛开的平原旷野,长长地呼了一口气,纵身跳入江中……
浩然之气 /
孟轲对那些“王”嗤之以鼻、不屑一顾。他要把学生教育成“大丈夫”,而不是“王”。那些“王”在他的心里,没有位置。
重于泰山 /
《史记》,显现着司马迁重于泰山的生命。司马迁死了,不知死于何年,葬在何处。但《史记》不死,“史”气氤氲,飘忽千年。
纵情乱世 /
阮籍的“大人先生”与世俗社会的君子做了彻底的切割。在“大人先生”看来,那些“君子”都是乱世的制造者,是活在社会裤裆里的虱子。
一曲绝响 /
嵇康用铁锤吟哦。铁锤如笔,记录着他如潮的心绪,书写着炽热的诗行。
田园之乐 /
桃花源是陶渊明的“理想国”。从桃花源出来,陶渊明再也没有找到桃花源。这不要紧,陶渊明不是要躯壳在桃花源,而是要心在桃花源。
天地一诗仙 /
李白游历并不是为诗,他游的是“志”。李白腰间佩着剑,“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他游的是豪气、剑气。
不平则鸣 /
人生而有罪,叫“原罪”;人生而有毁,叫“原毁”。既是生而有之,便无须理会。韩愈掸掸身上的灰尘,正正衣冠,继续前行。
笑傲玄都观 /
山之得名,在仙;水之得名,在龙;屋之得名,在德。刘禹锡,就是山中之仙,水中之龙,屋中之德。
忧乐天下 /
范仲淹大刀阔斧地整顿吏治,革除弊政,开封府蔚然生变,市井有序,百官肃然,一派昌明景象。街市上流传一句话:“朝廷无忧有范君,京师无事有希文。”
心如顽石 /
谩骂之声不绝于耳,指责之声随处可闻,大臣们控告王安石变法是“变祖宗法度”。“四面楚歌”中,王安石心如顽石,铿锵以对。
千古风流人物 /
面对人们的冷眼,好友的规劝,苏轼摸着肚子,笑呵呵地说:“我是一肚子的不合时宜。”
一怀愁绪 /
洪波涌起,海天一色。千帆竞渡,浪高风急。纵不是男儿身,亦当作人杰啊!一个大浪把船儿高高托起,把李清照的心举向天空。
千年一悟 /
圣人之道,何须他求,全在己心!王阳明找到了走向圣人的门径。
无古无今是此竹 /
郑板桥的字,东倒西歪,犹如“乱石铺街”;郑板桥的画,秀叶疏花,傲骨嶙峋。因郑板桥的字画,洛阳纸贵,已然是扬州的文化骄傲。扬州不以瘦西湖名,而以板桥名。
冷眼功名笑儒生 /
吴敬梓终日生活在贫穷之中,尝尽了贫穷的滋味,他懂得什么是贫穷。但是,他宁愿活在这种贫穷之中,而不愿享受那种富贵。
投湖一死不忍辱 /
王国维穿着他的长袍马褂,讲他的《古史新证》,破译他的甲骨文,校勘他的《水经注》。他牢守着自己的文化堡垒。
上医医心 /
鲁迅看着眼前的这堆发黄的破书,满纸都是“仁义道德”,看到半夜,在字缝里忽然发现两个字:“吃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