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知章代表作诗句(贺知章辞官回乡多轰动)

前言

《长安十二时辰》的大结局部分,何监在留下了一首未写完的《回乡偶书》之后,便选择回乡归隐。

皑皑白雪配上一位少年离家、年迈归乡的诗人,即便没有亲自目睹这一情景,观众内心深处也难免为之叹息,这场面怎一个愁字了得。

天宝三载,无论是对于86岁即将辞官归乡的贺知章,还是日渐衰弱的大唐王朝,都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时间点

1、长安

这一年,唐玄宗问高力士:我已经十年没有离开长安城了,如今天下依然太平。我决定将政事托付给李林甫处理,而我隐于幕后,只是指点引导大臣们,这个主意怎么样?

这一年,唐玄宗听从了李林甫用胡人为将领,打压朝臣拉帮结派的做法:三月,已已,以平卢节度使安禄山兼范阳节度使

这一年,李白受到高力士和杨贵妃的排挤,三月份的时候被唐玄宗赐金奉还。

贺知章代表作诗句(贺知章辞官回乡多轰动)(1)

【长安剧照】

贺知章告老还乡的事情,夹在其中,反而容易被人忽视了。

可容易被人忽视,却不代表,这件事不重要,恰恰相反,这是一次堪比王羲之兰亭集会的送别仪式

2、文坛盛会

为了给贺知章办送别仪式,唐玄宗亲自上阵,带着满朝文武前来。

《新唐书·贺知章列传》:既行,帝赐诗,皇太子百官饯送。

这样的殊荣,在玄宗时期也算是独一份了。

咱们若是有幸到达现场观看,会发现其中有不少耳熟能详的的人物,比如唐玄宗李隆基、太子李亨、右相李林甫、左相李适之、韦坚、王琯、李瓘、康珽、李白、王瑀、于尹躬、齐澣、李瓘……

送别的酒宴上,唐玄宗回想起往昔两人相处时的场景,感触良多。

毕竟两人相识这几十年来,是他帮自己处理朝政、陪自己饮酒作诗。

几年前自己封禅泰山时,也是这样群臣齐聚,那时贺知章为自己作曲写词,书尽大唐荣耀。

此情此景,历历在目宛如昨日。

贺知章代表作诗句(贺知章辞官回乡多轰动)(2)

【贺知章剧照】

转眼间,如今他已86岁了,这一次年老归隐,怕是很难有再相见的机会了吧

开宴的报时,唤醒了唐玄宗的沉思,定了定心神,玄宗说道:

遗荣期入道,辞老竟抽簪。岂不惜贤达,其如高尚心。

寰中得秘要,方外散幽襟。独有青门饯,群僚怅别深

紧接着是右相李林甫:

挂冠知止足,岂独汉疏贤。入道求真侣,辞恩访列仙。

睿文含日月,宸翰动云烟。鹤驾吴乡远,遥遥南斗边。

贺知章代表作诗句(贺知章辞官回乡多轰动)(3)

【唐玄宗和李林甫剧照】

当时在场的诗人,做了几十首诗赠别贺知章,至今流传于世的仍有三十九首诗。

一人之威望如此,不得不说他这个文坛领袖朋友是真的太多了。

3、回乡偶书

贺知章归乡,源自于他无意间做的一个梦,《册府元龟》记载,天宝三载的时候,贺知章的精神状态已经很不稳,时常恍恍惚惚的。

有一天,他做了一个梦,贺知章梦见自己到了三清居住的地方,直到三天后他才醒来。

于是,贺知章就将这当作老天召唤自己的讯号,认为自己大限将至。想明白这点的贺知章决定跟唐玄宗辞职回家,当一名道士去。

唐朝信道,以道教为国教,唐玄宗听说了这件事后,应允了自己老伙计的请求。

并且,唐玄宗为了让自己老伙计有一个愉快的晚年,他不仅亲自将贺知章老宅赐名千秋观,还:周宫湖数顷为放生池,有诏赐镜湖剡川一曲。……擢其子僧子为会稽郡司马,赐绯鱼,使侍养,幼子亦听为道士

贺知章代表作诗句(贺知章辞官回乡多轰动)(4)

【贺知章剧照】

回到家乡之后,贺知章发现一切早已物是人非,家乡早已没有认识自己的人,遇见的孩童见面之后,还很热情的问我:老先生,您是从哪里来的呢

作为儒生,贺知章最大的理想就是能够“治国平天下”。

老天待他不薄,在他36岁那年,贺知章以浙江省历史上第一个有记载的科考状元的身份,踏上了长安城这座在同时期历史上,可以排上前二名的都城。

贺知章用了50年的时间,在长安这座城市中践行自己的理想,他在自己的领域助力开元盛世的形成,到他八十六岁辞官时,可以说他已经真正意义上功成名就了。

这首在《唐诗三百首》中,被评为七言绝句之首的《回乡偶书》便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创作出来: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

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贺知章代表作诗句(贺知章辞官回乡多轰动)(5)

【儿童相见不相识】

其人其诗,初读无味,小时候不懂得《回乡偶书》背后的悲伤,若是知晓了他的经历,再读时却让人不禁对贺知章产生出钦佩之情。

文/脑洞趣味历史

不知道您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讨论。

如果喜欢,欢迎点个关注支持一下,每天都将为您带来有趣的文章分享

参考资料:

【1】诗集《送贺秘监归会稽诗》

【2】《唐诗三百首》

【3】《新唐书》

【4】《旧唐书》

【5】《资治通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