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时期的许昌名人都有哪些(许昌为何低调得像)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 姚伟 摄影 姚伟

东汉时期的许昌名人都有哪些(许昌为何低调得像)(1)

“梅花耐冬,柳丝迎春,绿荷消夏,桐叶惊秋。”盛夏时节,莲荷是最美的风景,而夏日的许昌市民是幸运的,该市河湖水系内遍植莲藕,盈盈一水间,碧荷红花亭亭玉立,舒展成无边画卷。

许昌人极爱莲花,该市别号“莲城”,市花就是莲花。许昌人爱莲花并非始自今日,据说宋代时,许昌莲花已闻名天下,老城护城河里茂盛的莲花,至少已荣枯千年。

一座城与莲花结缘千年,是偶然的吗?花与城,应有灵魂相通之处,许昌人选择了莲花,莲花体现了许昌的气质,许昌人爱莲花,这座城市也有着莲花般的文化性格:灵秀通脱,低调务实,安静娴雅,自得其乐。许昌不大,名头也不甚响亮,却有着全省最好的民营经济,新兴产业生机勃勃,城市宜居度、居民获得感、可持续发展等指标名列全省前茅。

历史上的许昌,个性亦如莲。许昌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人才辈出,聪慧通脱之士极多:谋士荀彧、徐庶、郭嘉,楷书鼻祖钟繇,画圣吴道子等,除了曹操带来的短暂高光时刻,这片土地低调而内秀,不张扬,远离喧嚣,没有太多的大起大落。与煊赫的郑汴洛相比,许昌就像一位隐逸的高士,通透灵慧,干净清爽,超然物外,自得其乐……

许昌为什么有这样的文化个性?是地理环境使然,还是另有文化渊源?近来我们走访许昌,试图寻找答案。

许由树起“许”字大旗

郑州向南,许昌向北,两地情投意合,融城已是大势所趋。

郑州的新伙伴是座什么样的城市?近段时间,我们数次前往许昌,接触各界精英,漫步夏日街头,流连水系荷花,阅读博物馆陈列,感受这座城市独特的气息和脉动。

在许昌博物馆,我们被一楼基本陈列展“许之昌”深深吸引。该展曾获“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由《“许昌人”》《夏都之源》《许之由来》《曹魏许都》《许州记忆》五个专题组成,着力展示许昌曾经的昌盛。

东汉时期的许昌名人都有哪些(许昌为何低调得像)(2)

许昌为什么姓“许”?在展览的《许之由来》专题,我们找到了答案:“许之由来:许地,因上古高士许由在此牧耕而命名。许由率部族……至现在许昌、鄢陵一带牧耕,这一区域,遂称之为许地。西周初年,周王朝在许地封国,称为许国。秦汉时,以原许国地置县,始称许县。汉末以来,成为许都、许昌县、许州等都城或郡县、州府治所。”

原来许昌之“许”,源自一个叫许由的人!许由让这个地方得名“许”,数千年来,这里从许地到许国,再到许县、许昌、许州,起落沉浮,沧海桑田,但“许”字一以贯之,是终生印记,是永恒旗帜。

许由是何许人?他的姓氏,为何能成为千年不易的地名?

东汉时期的许昌名人都有哪些(许昌为何低调得像)(3)

“许由是最早的隐士,被视为隐逸鼻祖,开了中国隐逸文化的先河。”许昌学院李俊恒教授说,“隐逸文化虽非主流,但在中国文化中影响深远。许由知足逍遥,不求名利,反而在后世名声甚隆,备受推崇,他不仅影响了许昌地名,更深刻影响了许昌乃至整个中国文化,对中华民族心态、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都有着深刻而巨大的影响。”

庄子树立“另类榜样”

夏日午后,田野寂静,万物旺盛。拨开肆意生长的野草,我们登上了一段环形夯土寨墙,放眼四望,寨墙外茂密的草、树、庄稼,旺盛的深绿无边无际。

这是许昌鄢陵县陈化店镇许由村,相传是许由故里。现存遗迹除了寨墙,还有一座十米方圆的墓冢,冢前石碑上书“高士许由之墓”。

“按照现有文献,许由最早活动的区域在颍河上源的登封箕山,而后沿颍河东下,来到今许昌、鄢陵一带,这里因此得名‘许地’。”李俊恒教授介绍说。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考古发掘和调查,许由寨遗址是一处新石器遗址,2013年被国务院核定为第七批全国重点保护单位。这里真的是许由曾经生活的地方?果真如此的话,这是最早的许地核心,后来的许国、许县、许昌、许州,根源都在这里。

许由其人其事,古代典籍中记载很多,最早的记载出自《墨子》和《庄子》。《墨子·所染》说,舜、禹、商汤、周武王能“王天下,功名蔽天地”,是因为他们分别受到了贤士的感染和教益,而让舜伟大的贤士,首推许由。

许由更是庄子力推的榜样。在《庄子》一书中,许由是十分重要的人物,《庄子》三十三篇有七篇说到他。在庄子笔下,许由是位崇尚自然、真率通透、超越名利、逍遥天地间的贤士。

“许由是隐士鼻祖,尧把天下让给他,他都拒绝了。”热衷许昌文化研究的许磊说。许磊是许昌金融界人士,姓许的人到许昌工作,萌生了对许昌历史的浓厚兴趣:

“在《庄子·逍遥游》尧和许由的对话中,古代圣君尧成为配角。他说许由就像日月,自己这爝火没必要亮着了;许由就像及时雨,自己浸灌就没必要了,因此要把天下让给许由。

“许由断然拒绝了,他回答说,鹪鹩林中筑巢只用一根树枝,不会想要占领整个树林;鼹鼠河边饮水不过满腹,不会想要霸占整条河流,而天下虽大,与我何用呢?知足者快乐,贪婪者焦虑;自奉者有限,完身养生足矣,沉溺者无穷,贪得无厌,内心怎么会有真正的逍遥快乐呢?”

后来很多典籍都提到许由,《荀子》《韩非子》《战国策》《吕氏春秋》《史记》等,西晋皇甫谧的《高士传》记载许由故事最为详细,并且有新情节:尧又招许由做九州长,许由嫌污了耳朵,就去颍水边洗耳,他朋友巢夫河边饮牛,问其故,嫌许由洗过耳朵的河水脏,牵牛到上游喝水。这个故事后世广为流传。

“许由成为隐逸文化的名片,成为尧舜禹汤文武周公等进取榜样之外,另一类榜样,对后世隐逸文化也产生了深远影响。”李俊恒教授说。

东汉时期的许昌名人都有哪些(许昌为何低调得像)(4)

铜镜琴曲怀许由

隐逸文化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现象,不但道家倾向超越名利的隐逸,儒家也有这样的倾向。孔子说:“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孟子说:“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身其身。”进取与归隐,在中国文化中都得到了尊重。“很多积极进取的人,也会有隐逸心态,让自己超越名利和欲望,保持清廉、高洁的品德。”许昌许氏文化研究会会长许万顺说,“这是我们现在也需要传承的。”

隐逸文化源远流长,活跃了几千年,作为隐逸鼻祖,隐逸文化的代言人,许由在后世影响深远。

许昌博物馆有一件藏品——金代许由巢夫故事镜。河边参天大树之下,一人用手掬水洗耳,另一人牵牛与他对话。类似的铜镜,在中国国家博物馆,湖南、陕西、吉林等省博物馆都有收藏,许由的故事,是宋金元时期铜镜装饰重要的题材。在民间,在一般老百姓心中,“志在青云”的许由,也是让人敬仰的。

今年4月8日,中国首届(古琴)弦歌大会在许昌举办。首届全国大会情定许昌,背后有一个动人的故事:许昌青年艺术家沙闪闪醉心弦歌,在全国古琴界得到了广泛认可。但还有另一层原因,如沙闪闪的恩师、中国弦歌研究第一人薄克礼教授所说:“古琴弦歌与许昌深厚的渊源以及特殊的关联,决定了许昌在古琴弦歌文化史上的地位。”古琴名曲《箕山操》相传为许由所做,其内容是从许由故事中生发出来的。《胡笳十八拍》《广陵散》等名曲,也与许昌有着密切的关系。

许由更重要的影响是对于许氏。众多许氏尊许由为始祖,以他为骄傲。“许氏宗亲会成立早、规模大,十分活跃,与陈、蔡等是影响最大的宗亲会。”许万顺会长说,“许氏从许昌播迁到全国,今二百年,又有很多人再迁东南亚、美国、欧洲,但他们忘不了自己的祖根,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经常有海外许氏宗亲来许昌寻根问祖。”

因为姓许,许万顺被安排接待,并组织招商引资,逐渐在许氏宗亲中有了知名度,2013年经批准成立“许昌许氏文化研究会”,第二年,他们去中国台北参加“世界许氏宗亲会”,受到热烈欢迎。2016年,许昌承办两年一届的“世界许氏宗亲会”,“来了1600多人!那是许昌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会议!”

来源:大河客户端 编辑:张艳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