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生态城市建设(宁夏城市更新行动)

7月28日,宁夏举行“以先行区建设为牵引 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新突破”系列新闻发布会第6场——打造宜居宜业城镇专题。

据住房城乡建设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李梅介绍,宁夏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促进了宁夏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功能互补、协同发展,城镇建设由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城市品质不断提升,城乡面貌显著改善。截至2021年底,宁夏常住人口725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6.0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宁夏生态城市建设(宁夏城市更新行动)(1)

未来五年,宁夏城镇化处于快速发展的中后期,正在转向全面提升质量的新阶段,城镇化动力仍然强劲、潜力仍然巨大。宁夏将按照宁夏第十三次党代会指明的发展方向,优化城镇发展格局,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培育壮大县域经济,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城镇。

宁夏深化沿黄13个县(市、区)和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分工协作,科学布局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推进区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协同互补互促,生态环境共保共治,公共服务共建共享,促进土地、资本等生产要素高效流动,增强沿黄城市群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同时,立足黄河“几”字弯都市圈能源富集区、革命老区、民族聚集区、传统农牧区、流域文化发祥区等优势特征,加强与呼包鄂榆城市群、山西中部城市群、兰(州)西(宁)城市群合作联动,提升宁夏沿黄城市群在黄河中上游的辐射带动作用。

宁夏推动中心城市特色发展。突出区域中心城市地域特色,支持银川市强化首府地位和沿黄城市群龙头作用,打造黄河“几”字弯区域中心城市,建设创新发展引领市。支持石嘴山市做好城市存量挖潜和更新,建设产业转型示范市。支持吴忠市完善城市配套服务功能,建设绿色发展先行市。支持固原市推进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建设生态文旅特色市。支持中卫市依托区位优势,建设大数据产业中心市。支持宁东基地打造产业高度集聚、城市功能完善、生态环境优美的产业新城,建设产业集聚、产城融合示范区。

宁夏生态城市建设(宁夏城市更新行动)(2)

宁夏统筹老城改造和新城建设,积极推进“六个”城市建设。

建设舒适便利的宜居城市。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推进以老旧小区、老旧厂区、老旧街区改造更新,提升老旧空间功能品质,完善配套市政公用设施,开展完整居住社区设施补短板行动,统筹布局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15分钟生活圈。

建设安全灵敏的韧性城市。加快构建系统完备、高效实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城镇基础设施体系,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韧性保障能力,统筹推进城乡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和农村危房改造,加快补齐住房安全短板。完善城市防涝、抗震等设施,建设海绵城市,提升城市排水防涝管理水平。加快城市燃气、排水、供水、供热“四类管线”更新改造,开展城市基础设施安全运行监测试点,健全灾害监测体系,提高预警预报水平,防范化解城市运行风险。

建设富有活力的创新城市。深入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打造一流的城乡建设营商环境。围绕产业转型升级和居民消费升级需求,改造传统商业街区,发展新型服务业集聚区和消费集聚区,提升吸纳就业能力。推进社区智慧平台与市场主体合作,拓展家政、教育、护理、养老等增值服务,满足居民多样化需求。

建设运行高校的智慧城市。加快推进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建设,构建基础数据库,打造智慧城市的基础操作平台。推动城市管理“一网统管”和智慧社区建设。深入开展市政基础设施普查,推行智能化感知设施建设。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推广钢结构装配式等新型建造方式,加快发展智能建造新产业。

建设环境优美的绿色城市。实施绿色建筑专项提升行动,配套完善零碳建筑等技术标准体系,开展绿色策划、绿色设计、绿色施工、绿色运维试点,逐步实现工程建设全过程绿色建造。推动热电联产等清洁供暖方式城镇全覆盖,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减量和资源化利用,加快城市再生水利用管网建设和利用,巩固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成效。推进城市公园提质增绿,均衡布局城市绿地,构建完整连贯的绿地系统和绿道网络。

建设魅力彰显的人文城市。加强城镇风貌研究,明确城镇重点管控区域及管控要素,做好重点地段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引导,优化城市空间和建筑布局,治理“贪大、媚洋、求怪”建筑乱象。开展历史文化资源普查,建立自治区、市、县三级保护名录和保护清单,加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街区、历史建筑保护力度。

宁夏发挥县城连接城市、服务乡村作用,顺应县城人口流动变化趋势,统筹县城生产、生活、生态、安全需要,按照城市周边型、专业功能型、农业主导型、绿色生态型等不同类型,大力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推动人口集中、产业集聚、功能集成、要素集约,进一步提升县城发展质量,引导周边农村人口就近城镇化。

宁夏大力实施县城产业配套设施提质增效、市政公用设施提档升级、公共服务设施提标扩面、环境基础设施提级扩能“四大工程”,分类支持一批具有良好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集聚人口经济条件较好的县城发展,因地制宜补齐县城短板弱项,增强县城综合承载能力,满足群众就地就近进城安家就业需求。

宁夏健全城乡基础设施统一规划机制,统筹设计城乡路、水、电、讯和污水、垃圾处理等设施,推动重要市政公用设施布局向城郊乡村及规模较大中心镇延伸。支持有条件的县(市、区)政府将城乡基础设施项目整体打包,实行一体化开发建设和统一管护,以县域为基本单元推进城乡融合发展,逐步实现城乡统一的基础设施管护运行机制。

宁夏“围绕县城建设一批中心镇和特色小城镇,推动城乡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一体化”。支持建设具有一定区位优势、人口规模、经济发展潜力、科技创新能力的重点镇,打造一批融合一二三产、汇集人财物的区域发展小高地,推动城镇村衔接互补,使小城镇成为服务农民的区域中心和农村劳动力就近转移、就地城镇化的承接地。(中国日报宁夏记者站 胡冬梅 摄影 马文静 封晓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