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评论食品添加剂(都是纯纯的科技与狠活)
最近 5G冲浪的吃货们
都受到了精神重创
从前爸妈怎么说也没用外卖和零食
现在看到都会忍不住在心里犯嘀咕
这难道又是科技与狠活?
海克斯科技是近期网络上大火的热词,某知情人士对目前市场上的各种美食进行了一系列的揭露,比如没有牛肉的牛排、没有蟹黄的蟹黄拌面以及和花生没啥关系的花生露......看完视频后,许多网友表示三观已经被彻底颠覆。
就拿很多人喜欢吃的鸡排举例,一块鸡排的价格普遍在5-15元,甚至更高,然而它的成本却是我们难以想象的低,那么商家到底是如何制作才能把成本降到如此之低的呢?一起来看看,下面这组揭秘视频的截图吧↓↓↓
半斤鸡肉,加上各种佐料和食品添加剂之后,能够制作出5块比脸还大的鸡排。
很长时间以来,人们对食品添加剂的看法就是负面的,甚至很多人只要看到配料表上有原料以外的东西,看到那些读起来都十分拗口的添加剂名称时,就会对手里的美味瞬间失去食欲。
虽然揭秘中这样添加食品添加剂来制作出的食物,确实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成本,但其实合理利用添加剂的话,并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一直以来,大家对食品添加剂存在抵触心理是由于大家对食品添加剂的了解还不够,因此对食品添加剂存在着很深的误解。
那么,问题来了:食品添加剂到底能不能吃?怎样使用食品添加剂才是合理、安全、对人体无害的呢?
今天,疾控君就带你走近科学,好好了解一下与我们息息相关的——食品添加剂。
为什么使用食品添加剂?
食品添加剂被誉为“现代食品工业的灵魂”。
这是因为,食物想要延长保质期、改善外观和口感的话,就一定会添加食品添加剂,因此在食品制作中,食品添加剂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也就是说,没有食品添加剂就没有现如今如此丰富、美味、保存时间长的食品。
食品添加剂的种类非常多。目前我国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可分为23大类,包含2000多个品种,着色剂、甜味剂、防腐剂、漂白剂、抗氧化剂等是生活中最常见的食品添加剂。
食品添加剂常见使用误区
误区一:
食品食品添加剂不安全
个别生产厂家会在食品包装上特别标注出“零添加”,并在广告内容设置上特别提到“无添加更健康”等词汇来吸引消费者购买。
实际上,“零添加”是一种营销手段,以此为噱头,但从另一个角度思考,这样会在无形中给人们灌输一种“有添加就不健康”的概念,造成消费者对食品添加剂的恐惧和排斥。
不过,如文章开头的那组截图,商家为了降低成本而过量使用食品添加剂,也可能存在一定的健康风险,大家在食用时要擦亮双眼。
其实,大家对于食品添加剂不用过于担心,因为我国食品安全相关部门对食品使用添加剂是有很严格的法律条例的,因此我们在正规商超里买到的食品是可以放心食用的。
误区二:
天然的食品添加剂是完全安全的
很多人会认为从植物等天然产物中提取的天然食品添加剂是优于人工合成食品添加剂的,是完全安全无害的,但事实当真如此吗?
实际上,食品添加剂的天然和人工合成之间,在安全性上并没有多大的区别,二者都是在经过专业食品安全部门的科学风险评估后才准许使用的。
误区三:
食品添加剂=食品非食用物质
2022年某水产品销售商因使用工业染料“黄栀(碱性橙2)”对其售卖的黄花鱼进行染色处理而受到有关部门处罚金5000元,获刑7个月,并禁止其三年内再从事食品生产、销售等相关产业。
我们要明确一点,食品添加剂和食品非食用物质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很多人会将两者混淆,继而认为只要是食品添加剂,就是不可食用的。
非食用物质与国家准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不同,食品添加剂只要在允许的使用剂量范围内添加,食用后是不会影响人体健康的,但食用非食用物质对健康危害是极大的,容易造成重大急性食品安全事故,存在极大危险。
全国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发布的五批《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名单》中,明确地将非食用物质列了出来:碱性橙2、三聚氰胺、吊白块、苏丹红等多种化学品都属于禁止使用的非食用物质。
为维护食品安全,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大家在发现有人私自制作或售卖过量添加食品添加剂或添加非食用物质的不法商家时,可以拨打12315消费者投诉热线进行举报。
END·有用就分享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