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子仪为何年轻时声名不显(郭子仪年过八旬)
文|尼尔
编辑|尼尔
前言唐朝大将军郭子仪,历经四代君王,以其赫赫战功而闻名遐迩。
不过,他的生平之所以为人所津津乐道,是因为他被称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完人”。
“完人”,不是指他的才智品德完美无缺,而是说他的人生轨迹圆满得令闻者艳羡,令观者叹服。
时人都说:做人当如郭令公。
如他这般建功立业,高官厚禄,福寿绵长,最重要的是,还能得以善终。
此谓之“福禄寿考”俱全。
自古“忠臣无好死,良将难善终”,那郭子仪是如何做到功高震主,还能善始善终?
八十岁高龄坐拥娇妻美妾,拿着大把俸禄乐享晚年,只因他做到了三个字。
对敌人:劳
郭子仪出身武举,是正儿八经的一名悍将。
他小时候勤于磨练武功,熟读兵法,一直盼着有一天能征战沙场,立下战功。
但当时海内升平,国家已经几代人未经战火,这个机会迟迟不来,郭子仪在朝中的官职倒是青云直上,官至太守。
过了几年,安禄山带兵自范阳(今河北涿州)起兵造反,郭子仪苦等的大战之机可算是来了。
但不凑巧的是,他这会儿正停职在家为母亲守孝。
好在当时朝中可用之才不多,朝廷将他“夺情”启用,给了他兵马,命他东讨安禄山。
多年积淀让郭子仪出师大捷。
此时唐朝精锐边军正被安禄山打得节节败退,晚年昏聩的唐玄宗听信宦官谗言,连斩封常清、高仙芝两员大将。
郭子仪的胜利就显得愈发显眼夺目。
郭子仪与李光弼又在安禄山南下的必经之路常山郡大破叛军,斩首万人,俘虏四千。
大胜之后被安禄山的手下史思明迎面而战。
郭子仪在战中得知安禄山给史思明派来援兵,不惧反笑:“敌人现在有了援兵,敌众我寡,必然就会轻敌,轻敌我们便能破之。”
果不其然,最终史思明被打得溃逃博陵,河北的各个郡县也都纷纷打开大门迎接朝廷大军。
不幸的是,郭子仪和李光弼的战果没能阻止安禄山入主洛阳。
当他俩计划着一举攻入安禄山的老巢范阳时,收到了长安失陷,玄宗外逃的消息。
皇帝都逃跑了,这仗自然也打不下去了,北伐被迫中止。
他们只好班师灵武,去保护刚刚在那儿登基的太子李亨。
新皇上任的唐肃宗李亨命郭子仪发兵南征。
郭子仪联合回纥首领一同讨伐叛军,大胜,计定河曲。
随后郭子仪又带兵夺回长安,收复洛阳,接连克复两京。
班师回朝后,唐肃宗感动不已,拉着郭子仪的手说:“郭令公对国家有再造之恩啊。”
郭子仪在安史之乱平定后威名远扬,在军中声望更是如日中天。
广德二年,仆固怀恩叛国,带着吐蕃、回纥、党项来犯,唐代宗派郭子仪前去迎敌。
回纥大军看见郭子仪的帅旗,大惊:“我们是听说了郭子仪已死才和吐蕃联手。”郭子仪于是独自骑马出阵去见回纥首领,一见面回纥顿知自己上了仆固怀恩的当。
在郭子仪的游说之下,回纥当即决定与郭子仪联手。
最终郭子仪大破吐蕃。
此时郭子仪已近古稀之年,功绩赫赫,而他人生中的一切荣誉都以此为根基。
面对敌人,他以“劳”一字应之。
“劳”,即功劳。
郭子仪平定叛乱,计定河东,克复两京,大败匈奴,闯出一番功业,成就了自己的立身之根本。
对皇帝:谦
历史上有功劳的大将有很多,当功绩高得掩盖了皇帝的光芒,差不多就该被杀头了。
但郭子仪用行动验证了,即使功高盖主,“谦”字可解。
郭子仪虽有如此战功,但其实却在五十多岁才被重用。
不过他没有丝毫怨言,反而在国家需要他的时候兢兢业业挺身而出,在不需要他时毫不犹豫放手权力。
安史之乱中,唐肃宗命九位大将率十万大军围攻出兵相州,匪夷所思的是,竟然派了一个对打仗一窍不通的太监鱼朝恩总管军权。
鱼朝恩不懂得打仗,却很擅长推锅。
此战最后大败,鱼朝恩将失利的大黑锅熟练地扣到了天下兵马副元帅郭子仪头上,郭子仪因此被褫夺兵权。
一看老大不让干了,还对他起了疑心,郭子仪二话不说就交出兵权,回京接受安排。
在皇帝已经对他产生嫌隙的时候,他从容地选择了退让。
反观在相州之战后接替他出任天下兵马副元帅的李光弼,几乎全程领导了安史之乱的平定,功绩也是十分卓绝。
在同样遭到宦官陷害,被皇帝怀疑时,却选择了拥兵徐州,拒不入朝。
最终落得部下离心,在安史之乱平定一年半后忧郁而终。
到了晚年马放南山养老的时候,郭子仪反而比在军中掌权时过得更加肆意招摇了起来。
不仅自己和家人的吃穿用度极尽奢华,连家中的仆人都衣着富贵,当时城中没有不知道郭家有钱的人。
有人见状便劝说郭子仪:“国家如今危难,正是用钱之际,国库空虚,而你这般骄奢淫逸,恐怕会招致杀身之祸。”
郭子仪听了却大笑:“我要是不这样,那才会招致杀身之祸!”
郭子仪浸淫官场几十年,深刻地洞悉帝王的心思,以他的功绩,他若将钱送去国库,只会更让皇帝寝食难安。
除此之外,郭子仪还给自己搞出来一个“贪恋美色”“为老不尊”的人设。
在打了一次胜仗之后,皇帝问他要什么赏赐,郭子仪十分不客气地开口:“六个美人。”
听得皇帝都无语良久,一个年近古稀的老家伙还这般贪花恋色,成何体统!
但最后,还是让郭子仪带着六个美人回家了。
郭子仪却丝毫不以为耻,一路招摇过市回到宅邸,还生怕人不知道似的为此将宅子又扩建了几座。
并将大门敞开,把偌大个宅子当成个公共花园,上至官宦皇帝,下至贩夫走卒,谁都能进来兜一圈。
时人谈起郭子仪都将他当成了个笑话。
他的儿子们也因此遭到朋友的耻笑,为此郁闷不已,去找这奇葩的爹抱怨:“我们这样的贵胄身份,为什么您要干这么掉档次的事儿呢?还搞得咱们家人一起丢脸。”
郭子仪道:“就是因为我们这样的身份,我才要如此。
拿着如此高的俸禄,守着如此多的仆役马匹,若是关门闭户,别人大可以随便说我们在搞什么见不得人的勾当,徒惹疑心。
现在我门户大敞,进出随意,就算有什么人想要进献谗言,恐怕也没有由头。”
儿子恍然大悟,懂了郭子仪的苦心,此后再也不提此事。
唐朝皇帝个个多疑,偏信宦官。
郭子仪的一生跟随四位皇帝,见过太多因皇帝疑心与宦官谗言而被罢免甚至丧命的例子。
就连他自己,也两度因此失去兵权。
自古掌兵大将都是危险的武器,稍有不慎,就会从朝向敌人的利刃变成朝向自己的毒针。
郭子仪有护主之功,也就意味着王朝的倾覆曾经就在他一念之间。
当时吐蕃入侵,唐代宗弃长安而逃。
郭子仪赶到时正碰上王献忠带兵胁迫丰王李珙等十位王爷去迎吐蕃。
见了郭子仪,王献忠对他说:“皇帝逃跑了,国家现在无主,废谁立谁就是元帅你一句话的事。”
丰王李珙眼巴巴地等着他点头。
结果,郭子仪却斥责了王献忠的行为,直接护送诸位王爷去找唐代宗。
他的心思至忠至纯,但无法保证皇帝也信他。
郭子仪的儿子郭嗳娶了升平公主,做了驸马,但他心里一直因为公主在家里还说一不二的强势做派而不满。
于是一次喝了酒后与升平公主吵架,酒壮怂人胆,竟打了升平公主一顿,还骂道:“你不就是仗着你爹是皇帝吗?我爹那是不想做皇帝!”
升平公主气愤之下转头就把这大逆不道的话拿去向皇帝告状,唐代宗听了却说:“他说得对,郭令公要是想做皇帝,就没有我们家的天下了。”
这事被郭子仪知道了,吓得半死,绑了儿子就连忙去皇帝面前磕头告罪。
唐代宗以这是儿女闺房的私话为由,没有计较,但郭子仪仍然为此将儿子打得皮开肉绽。
郭子仪的为臣之道便是一个“谦”字。
唐代宗曾经想加封他为尚书令,却被他三次婉拒。功劳满身的情况下,仍在皇帝面前做足了谦谨为人的样子。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他效仿向秦始皇索要财宝的王翦,和让刘邦认为他贪图钱财的萧何,表现得贪财好色。
正是在向皇帝表明:我虽有战功,但贪图享受轻薄无行,世人不齿,处处都比不过皇帝您德才兼备,民心所向。
帝王因此才会放心任用郭子仪。
对小人:礼
做到了被皇帝赏识,自然就少不了被小人眼红。
在相州之战中推黑锅给郭子仪的宦官鱼朝恩就一直看郭子仪不顺眼。
有一次,竟然趁着郭子仪外出打仗,派人去郭子仪家的祖坟,挖了他父亲的坟墓。
在古代,被人挖坟掘墓绝对是奇耻大辱,更别说是被挖了父亲的坟。
所有人都以为郭子仪这回要气炸了,肯定要翻脸,说不定还会起兵逼皇帝惩治鱼朝恩。
然而,郭子仪回来得知此事,却只是哭着对皇帝说:“我带兵打仗多年,对手下兵将约束不严,任他们毁了很多坟墓,眼下我父亲被掘坟,是我的报应啊!”
于是此事便不再追究。
连鱼朝恩都很诧异。
拥有郭子仪这样的兵权威势的人,往往都会对与宦官弄臣不屑一顾,甚至是十分瞧不起。
而郭子仪被人欺负到头上来了,还如此忍让,实在令人觉得奇怪。
但郭子仪却也不是畏惧鱼朝恩的权势。
后来鱼朝恩曾请郭子仪前去赴宴,有人向郭子仪透露说鱼朝恩是想趁此机会对他不利,让他早做防备。
郭子仪却不以为然,只带了几位随从就大大方方去了。
见了鱼朝恩,侍从们十分防备,鱼朝恩有些纳闷地向郭子仪询问。
郭子仪将听到的事跟他说了,并表示:“我就带这么几个人,如果他们说得是真的,也方便你动手。”
鱼朝恩闻言铭感五内,叹息着说:“只有您这样胸怀宽广的智者,才会不起疑心啊。”
从此便不再针对郭子仪,反而与他相交甚好。
在郭子仪晚年,还曾与一位后来被写进唐史《奸臣传》的人物卢杞打过交道。
那时候郭子仪成天在府内笙歌艳舞,妻妾环围,有客人来拜访也不避讳,任人围观。
但一次,小厮来禀告说:“卢杞来访。”
郭子仪却立刻命令所有的女眷都退下,不准见客。
待卢杞走后,众人不解:“平日里不管是多大的官来访,您都没让我们避让,怎么偏偏不能见这位卢杞呢?”
郭子仪道:“卢杞这个人很有才学,但心地狭隘。他的半边脸都是青色的,你们若是见了,必定忍不住笑话他的长相,这么一来,他就会怀恨在心。如果他将来飞黄腾达,肯定会报复的。”
郭子仪的猜测在不久后得到证实,卢杞做了宰相,立刻将曾经得罪过他的人杀的杀、灭族的灭族。
唯独对曾经礼遇过他的郭子仪,没有杀心,还会时而给予些帮助。
范仲淹曾说“忧馋畏讥”,郭子仪深知这个道理,无数忠臣良将都死于小人的谗言佞语。
所以才会有人说“宁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
而郭子仪却是“尊敬君子,且礼遇小人”,将潜藏的忧患化解于无形之中,最终才得以避祸得福。
结语
笔者以为,“劳,谦,礼”三字正是郭子仪能被学者南怀瑾称为“历史上‘福禄寿考’俱全第一人”的原因所在。
三者缺一不可。
因其有“劳”,立下战功,才得到重用,拿高官厚禄。
因其有“谦”,才能有功而不盖主,在皇帝手下安度余生。
因其有“礼”,才避免了被小人背后捅刀,得以善终。
《太平广记》中对郭子仪的评价是:
“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侈穷人欲而君子不罪。”
为人臣,做到这种程度,郭子仪无疑是有大智慧的。
在他的经营下,不仅他自己死后皇帝为他送葬,追赠为“太师”,还泽被后代。
郭子仪的七个儿子全部都娶公主做了驸马,他的后世六七代郭氏子弟仍能位列朝臣,享受高官厚禄。
而在平均寿命只有四十岁左右的大唐,他能幸运地活到八十四岁的高寿,实在是无愧于被称为“亘古第一完人”。
参考资料
【1】《旧唐书·郭子仪传》
【2】《新唐书》
【3】《汾阳王郭子仪谱传》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