隶书曹全碑常见偏旁书写(隶书曹全碑偏旁部首全解析)

汉字在篆书以前称为古文字。隶书以下称今文字。可以说从隶书开始,已经基本奠定了楷书的偏旁部首形态。但隶书往往在某些结构上还残留着一些篆书的特点。下面就《曹全碑》中出现的偏旁部首进行整理分析。本文分为两篇,此篇文章说后7个部分。

九、言

言旁除第一横较短外,其余三横大致相近。用笔左实右虚,形态略向右上欹侧。在有些字形中,作为对言部欹侧的对称呼应,右半结构略向右下倾斜,整个字形呈覆舟状(如访、谐、谬等字)。

隶书曹全碑常见偏旁书写(隶书曹全碑偏旁部首全解析)(1)

十、草、竹

隶书中的草头和竹头往往混为一体,但一般都写成草头,如节、等原为竹头,碑中都写成草头。下部结构如没有发挥变化时,草头写成主笔横(如茅、荆)。反之,则不夸张发挥(艾、幕、蒙等).字例中万字的草头仍沿用的是篆书的结构。

隶书曹全碑常见偏旁书写(隶书曹全碑偏旁部首全解析)(2)

十一、宝盖头

从形态上看,宝盖头的两侧有直下和内收两种变化。内收的形态一般用于下部结构有左右发挥的字形中,如安、家。顶点居中,略出锋尖。

隶书曹全碑常见偏旁书写(隶书曹全碑偏旁部首全解析)(3)

十二、心

心在字底时,平拣画一般都发挥为主笔,心内两点形体较小,但有情态变化,两点平出如意、忍;两点呼应如志、悉。感宇因有戈部发挥,心部降为其次。心在左旁时,所有笔画都变为竖势, 其形态是从篆书简化来。长竖两旁的短画有参差变化,相互间布白基本均勾。

隶书曹全碑常见偏旁书写(隶书曹全碑偏旁部首全解析)(4)

十三、广、尸、门

广和尸作偏旁时体势很相近,都是用弯尼竖向左发挥。门字左竖变化为弯尾发挥我们在前面已谈过。注意其左右的对称性,以及内部结构的均匀布白。

隶书曹全碑常见偏旁书写(隶书曹全碑偏旁部首全解析)(5)

十四、走

走车旁的“点”在隶书中或二或三,没有标准,曹全碑中的情况似乎是走车里的结构复杂就点三点,结构简单就点二点(如近、述、延)。如此,点是与整体结构相协调的。走车的平拣一般都有最大程度的发挥,但字的结构重心却不能因此而偏移。

隶书曹全碑常见偏旁书写(隶书曹全碑偏旁部首全解析)(6)

十五、山、四点底

山字作独字时以覆舟形取势,作偏旁在下时取势扁平,在左时升高重心。四点底一字形均布, 且多锋角向下。

和独体字相比,金作偏旁时撇拣有大幅度的收敛,特别是掠已减弱如长点。金字的结构保留有篆书意味。

广与广头不同的是,因为撇外有两点,所以撇画的直行部分延长,而弯尾减弱。

隶书曹全碑常见偏旁书写(隶书曹全碑偏旁部首全解析)(7)

以上为汉隶《曹全碑》偏旁部首全解析,并用示意图说明,希望对学习隶书的朋友有所帮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