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认知的高度决定清醒的程度(天道深度解读如何明心见性)

在上一期中我们讨论了改变命运的方法只有思考和觉悟。

而思考和觉悟说到底,就是为了明心见性。

所以今天讨论如何明心见性。

讨论之前,我们先看剧情。

在整部电视剧中,除了五台山论道,就只出现了一个郑建时是学佛之人。

丁元点评郑建时:

天道认知的高度决定清醒的程度(天道深度解读如何明心见性)(1)

请点击输入

所谓佛门正本,指的是,汉传佛教,汉传佛教以大乘佛教为主,祖师爷是龙树菩萨。

大乘佛教强调自利,利他,利益一切众生。

因此郑建时看到丁元英用私募基金赚点小钱花不失德性

可如果丁元英赚大钱,就认为丁元英不是赚钱,而是掠夺他人财富。

所以从教义上讲 郑建时没有错,不失佛门正本。

可从佛根上看,他就是只有熔点,没有正智。

《大乘义章》中说:了法缘起无有自性,离妄分别契如照真,名为正智。

通俗地讲,正智就是明白缘起性空,远离虚妄分别。

天道认知的高度决定清醒的程度(天道深度解读如何明心见性)(2)

丁元英在这里是嘲讽郑建时所修的佛,连虚妄分别都没有参透。

只是单纯的利益众生,度化众生。修的是来世福报,却认为自己是修佛。

说他还需要到释迦摩尼那里多咨询咨询。

这里指的是《金刚经》中佛祖释迦摩尼的一段话:

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

意思是:当我们发心要度化一切众生的时候,却发现没有一个众生被度化,也没有一个可以度化的众生。

这里有点绕,简单地说:众生是相,当我们不着相的时候就会发现,实无众生可度。也无众生可利益。

所以在五台山论道中,丁元英说:真经可悟不可修,修为成佛,在求。悟为明性,在知。修行以行制性,悟道以性施行。

天道认知的高度决定清醒的程度(天道深度解读如何明心见性)(3)

这一段剧情看似在点评郑建时修佛是在求佛,实际上是在嘲讽大多数修佛的人。


如何才能明心见性?‍

无论你是禅定,诵经念佛,还是布施放生,都是为了成佛,在求,不能明心见性。

比如说禅定,不管四禅八定修到哪个境界,如果不能明心见性,只要你停一段时间,境界再高,也会掉下来。

所以坐禅的境界也是相,坐禅也是在相上折腾,不能见性。

总而言之,丁元英的结论很清楚

明心见性只能靠悟

可这就扯出了一个大问题,到底是渐修对,还是顿悟对?

天道认知的高度决定清醒的程度(天道深度解读如何明心见性)(4)

这个问题,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爱咋咋滴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