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感什么是悟(什么是悟)

  在大众语言习惯、默认语境和集体潜理解的共同作用下,汉语中很多词语的词义范围发生了变化。相当多的词语原本的含义与现代人对它们的共同默认是不同的。比如“智慧”这个词。

  大部分人把“智慧”当成一个单纯词。而,事实上,就像徐文兵讲《黄帝内经》时讲到的,“智”和“慧”不是一回事。二者针对的对象是不同的。“智”指理解和掌握有形的、形而下的知识和理论的能力。“慧”则是参悟无形的、形而上的规律、原理乃至我们经常提到的“道”的水平。

  相比之下,智力的增长和锻炼是可以进行人为干预的,而且是相对容易做到的。而慧力的增进,却不是有欲求就可以实现的。更不用说,大部分人甚至根本就没有意识到“慧力”的存在。

  而“慧力”往往决定着“悟”的实现难度和实现效果。

  通常说的“道”指的是一系列规则和运行体系。与人们通常理解的规律和体系相比,最大的区别在于,这里的“道”不是固定不变的,可以说是在运动变化的状态下讲述运动变化规律的规律体系,也就是西方哲学中的所谓“一般规律”。具体事物的规律,都是“一般规律”的特殊化和定制化。

  “悟”的目标就是发现这些“规律”,认识这些“体系”。

  实现这个目标,需要对数量浩繁的“特殊”情况,也就是特殊化和定制化的规律有充分的了解和足够透彻的认识以后,逐渐归纳、总结进而抽象出概念模型。

  所以,在“悟”之前,要先去“觉”。在这里,“觉”指感官的感受、思维的扩展以及思想成果的叠加和关联。当“觉”足够充分、清晰和丰富的时候,会经历一个将看似无关的事物的显性和隐形关联理清以至融会贯通,并且真切地意识到“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不是孤立存在的”是真实而且可见的时刻,那就是“悟”。

什么是感什么是悟(什么是悟)(1)

  于丹讲庄子的时候,曾经概括过——“觉”是一个过程,而“悟”是一个瞬间。

  这个瞬间就是意识深处的“灵光一闪”,然后拨云见日、海阔天空的刹那。

  “悟”没有特定的对象。无论是天地人伦的大道还是雕虫小技的门道,每一次“参透”,都是一次悟。

#悟性# #人生哲理# #智慧# #悟道# #哲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