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欧阳修的故事 北宋文坛盟主欧阳修的

欧阳修一生z大的“丑闻”,莫过于与外甥女的“乱L”事件……

在我国,从古至今,想让一个口碑颇好的人迅速形象崩塌,莫过于让其陷入百口莫辩的情感污事中了。比如乱L。

北宋仁宗时的文坛宗师欧阳修,曾经写过《秋声赋》,《醉翁亭记》的散文大家,就曾被人上疏弹he,和外甥女发生乱L事件,差点因此丢了官。

事情真x是这样:

欧阳修妹夫张龟正早卒,无子,只有一个前妻所生的女儿。欧阳修妹妹携此女回了娘家,由欧阳修相助抚养。

当时此女七,八岁大,当长大到及笄之年(15岁,意味着可以束发戴簪,婚配)时,欧阳修就把她嫁给族兄之子欧阳晟。

不想,外甥女张氏在嫁给欧阳晟五六年后,却与家仆陈谏私通;后来东窗事发,被关押在开封府监狱。

有位名叫杨日严的官员,以前在四川益州做官时,欧阳修曾经上疏弹he其贪赃枉法;杨日严便怀恨在心,伺机报复。

当张氏犯案正好到其管辖下时,杨日严就使狱吏对张氏严加拷问,引诱张氏污蔑欧阳修。

张氏害怕,为求自保,就说了许多未嫁时与欧阳修之旧事,且有不少丑露不堪细节。

欧阳修曾经编纂过《五代史》,对吴越王(钱镠)有许多不敬之词,钱家后人早对其不满——宋太祖赵匡胤曾帅大军灭了钱镠建立的吴越国。

当杨日严将张氏的诱供证词上报后,谏官钱明逸(吴越王后代)便上疏弹he欧阳修,说他私通外甥女,且欺诈侵吞此孤女家财。

朝廷上下顿时一片哗然。

古时的官chang不可谓不凶险,每一步的不慎一旦被政敌抓住,就可能酿成大祸,轻者会被贬官,重者则可能是灭顶之灾——欧阳修此刻就如此。

钱氏后人为了彻di打垮欧阳修,特意从欧阳修曾经写的旧作里翻找出《望江南》,词如下:

“江南柳,叶小未成荫,人为丝轻那忍折,莺怜枝嫩不堪吟,留取待春深。

十四五,闲抱琵琶寻,堂上簸钱堂下走,恁时相见已留心,何况到如今。”

翻译过来就是:江南的柳树,叶子很小,成不了绿荫。人们看它仿佛轻丝一般不忍折断,连黄莺也嫌弃树枝太嫩不能在上面停留唱歌,只能等到春意深了再看。

十四五日,得了空闲抱着琵琶再去看。堂上少女在玩簸钱,我从堂下路过,以前见过就暗暗留在了心上,何况到现在呢?

联系目前的案件,欧阳修似乎并不无辜。

张氏到欧阳家时年七岁,正是女儿学簸钱时。——簸钱,一种游戏,类似当代小孩用石头子玩的抓石子游戏。

据说欧阳修面对钱氏翻出的《望江南》,既没承认,可也没否认,应该算是默认是自己所作了。

宋仁宗闻此丑闻后,大为震怒,指派重臣苏安世严审欧阳修,还派了一名亲信宦官王昭明为监勘官。

按照宋人笔记的说法,曾与欧阳修有过节的王昭明是宰相贾昌朝刻意安排的,指望王昭明公报私仇,从而借刀杀人。

经过反复勘问,欧阳修与外甥女通J一案并无实据。但苏安世在宰相的压力下,本有意强行给欧阳修定罪。

关键时刻,还是那位宦官王昭明不计前嫌,顶住了zh治压力,判定欧阳修通J乱L一说查无实据。

但或许确有其事,或许是作为一个“政z妥协”,欧阳修侵占外甥女嫁妆一事被定罪。

z终,朝廷宣布了对欧阳修的处分结果:罢免其龙图阁直学士,都转运按察使职务,贬斥为滁州知州。

就此,欧阳修丑闻案正式结束。

后记:

到了滁州的欧阳修,后来还写出了光耀千秋的散文佳作《醉翁亭记》。

正像后来的苏轼因“乌台诗案”逃过一劫后,被贬黄州,写出了《前,后赤壁赋》。

古代文人因仕途不顺,后来被贬出京城,发配到“不毛之地”后便将一片向上之心寄情到山水中,写出一篇篇流传千古的佳作来。

比如和欧阳修,苏轼同为唐宋八大家中的柳宗元,在贬谪贵州后写出的《江雪》,《小石潭记》等。

诗佛王维的《鸟鸣涧》;

晋代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还乡后作的《桃花源记》,《归去来辞》;

还有一位明朝的三大才子之一的杨慎;

等等等等。

对于他们个人的命运来说,是不幸的;可正是因为他们z治仕途的不顺,却成全了我们中国文学史上的大幸。

中国文学史上如果缺少了《赤壁赋》,《桃花源记》这类作品,那么将是多么黯淡和缺憾。

让我们用杨慎的那首脍炙人口的《临江仙》作为这篇文章的结尾: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北宋欧阳修的故事 北宋文坛盟主欧阳修的(1)

北宋欧阳修的故事 北宋文坛盟主欧阳修的(2)

北宋欧阳修的故事 北宋文坛盟主欧阳修的(3)

北宋欧阳修的故事 北宋文坛盟主欧阳修的(4)

北宋欧阳修的故事 北宋文坛盟主欧阳修的(5)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