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挽联何人书写(孙中山挽联背后的微言大义与恩怨情仇)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逝世于北京,灵柩停放于中央公园,先后有数十万人前往祭悼,表达哀思怀念之情。据中山先生治丧处编纂的《哀思录》记载,半月之内,仅北京一地就收到花圈7000多个、挽联59000余副、横幅500余条,加上各省公祭收到的以及海外同胞通过电报、信函等形式发来的挽联挽诗,合计不下10万件,一时哀荣,举世无俦。
众多挽诗、挽联的作者,既有中山先生革命事业的同志、同盟和追随者,也有生前与他分道扬镳、背叛甚至曾经兵戎相见者。这些挽联挽诗既是作者才思才力的比拼,也是他们政治立场的体现。同志同盟者表达了自己痛失领袖的哀痛与革命到底的决心,曾经势不两立者借此抒发自己内心隐秘不宣的心曲,与中山先生之间恩怨未了的弦外之音、是非未定的醉翁之意,寄托自己的瑜亮之思、曾左之叹。
当时是新旧文化更新交替、青黄相接的繁荣时期,挽联作者大都有深厚的旧学根底,所作挽联文辞典雅、寄托遥深,颇有微言大义、一字斧钺的意味,耐人寻味、引入深思,值得反复琢磨咀嚼。
革命尚未成功;
同志仍需努力。
很多人认为这幅对联为中山先生自作,其实不然。中山先生临终前,指定由汪兆铭(号精卫,尽管汪兆铭后来叛国投敌,不齿于国家、民族,但当时他还是革命者,是进步力量)代自己撰写政治遗嘱,就是后来世人皆知的《总理遗嘱》。中山先生虽然没有明言谁是自己身后的接班人,但是让汪兆铭代写政治遗嘱就有非常明确的指向,汪兆铭也借此以中山先生革命接班人自居,国民党内其他领导人也默认了这个事实。这幅挽联就是汪兆铭将《总理遗嘱》的核心内容高度概括而成,言简意赅、朗朗上口,当时就摆放在中山先生灵前,后来成为中国国民党的政治符号之一。
主义扬中外;
精灵炳日月。
——蒋中正
蒋中正毕生以中山先生的学生和信徒自居,这幅挽联以最简练的语言将中山先生的伟大功绩和革命精神进行了高度概括,可谓一语中的、一字千钧。
广东是现代思潮汇注之区,自明季迄于今兹,汉种孑遗,外邦通市,乃至太平崛起,类皆孕育萌兴于斯乡;先生挺生其间,砥柱于革命中流,启后承先,涤新淘旧,扬民族大义,决将再造乾坤;四十余年,殚心瘁力,誓以青天白日,满地红旗,唤起自由独立之精神,要为人间留正气;
中华为世界列强竞争所在,由泰西以至日本,政治掠取,经济侵凌,甚至共管阴谋,争思奴隶牛马尔家国;吾党适丁此会,丧失我建国山斗,云凄海咽,地黯天愁,问继起何人,毅然重整旗鼓;亿兆有众,惟工与农,须本三民五权,群策群力,遵依牺牲奋斗诸遗训,成厥大业慰英灵。
———李大钊
当时正值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时期,中共早期的杰出领导人李大钊写了一幅214字的长联,表达了他对孙中山为革命奋斗一生的深刻认知和高度评价。这幅对联立意高远,视角广阔,上溯明末以来列强染指侵略中国,中国人民从此遭受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悲惨统治的过程,表彰从太平天国至今,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抗争和革命精神,表达了对中山先生壮志未酬的深深遗憾,对革命前途的坚定信心,令人在沉痛惋惜之余更增添了重整旗鼓再出发的昂扬力量,诚为联中上品。
孙郎使天下三分,当魏德初萌,江表岂能忘袭许;
南国是吾家旧物,怨灵修浩荡,武关无故入盟秦。
——章太炎
章炳麟(号太炎),1903年因发表《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并为邹容《革命军》作序,触怒清廷,被捕入狱。1906年出狱后,孙中山迎其至日本,参加同盟会,主编同盟会机关报《民报》,与改良派展开论战。1911年上海光复后回国,任孙中山总统府枢密顾问。1917年脱离孙中山改组的国民党,在苏州设章氏国学讲习会,以讲学为业。
章太炎曾经与中山先生共同革命,后因政见不同,两人渐行渐远。但在中山先生逝世后的次日,章就来到中山先生宅邸,担任追悼会筹备处干事,并当即撰写了这副挽联。此联用典较多,需要详细疏通解释一下。
上联“孙郎使天下三分,当魏德初萌,江表岂能忘袭许”,既有古典,也有今典。古典用的是汉末三国之事,建安五年,曹操与袁绍在官渡大战(既联中“魏德初萌”之际,当时曹操势力刚刚兴起,势力比不上袁绍),人称江东“孙郎”的孙策当时曾经密谋出奇兵偷袭许都,端了曹操的老窝,把汉献帝控制在手里,自己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计甚巧,可惜尚未来得及实施,孙策为许贡家客所杀。即联中所说“(曹操一方)岂能忘记江表(孙策一方)偷袭许都”。后来孙策及其继任者孙权称霸江东,与曹操、刘备三足鼎立,即联中“孙郎使天下三分”之意。
今典指的是中山先生在民国成立后先后发起讨袁(世凯)复国、讨段(祺瑞)护法之役,与袁世凯、北洋军阀多次交战,彼此之间结下了解不开的仇怨。当时的国内局势也是天下三分,北京的北洋政府,南方国民党人的大元帅大本营,以及关外拥兵自重的张作霖。
下联“南国是吾家旧物,怨灵修浩荡,武关无故入盟秦”,古典用的是战国时楚怀王的典故,楚怀王不听忠臣劝阻,与秦昭襄王会盟于武关,秦昭襄王将其扣押,三年后楚怀王客死于秦。
今典是1924年10月,奉系军阀的张作霖和直系将领冯玉祥联合推翻曹锟为总统的直系军阀政权。 冯玉祥、段祺瑞、张作霖先后电邀孙中山北上共商国是。孙中山接受邀请,于11月离开广州北上,先抵上海,再绕道日本赴天津。12月底扶病到达北京,次年3月12日在北京病逝。
章太炎对孙中山与北洋军阀之间又战又和、首鼠两端的做法很不满意,他认为北洋军阀绝无捐弃前嫌、与孙中山精诚合作的打算,即联中所说“岂能忘江表袭许”,你孙中山和北洋系打过好几仗,人家还记着仇呢。下联中章太炎将中山先生比作客死秦国的楚怀王,将邀请先生北上的段祺瑞等比作背信弃义的秦国,国民党人不满意,北洋系也不满意,何况在敬悼逝者的挽联中使用了“孙郎”这样不甚妥当的称呼,也不合时宜。所以章太炎的这幅挽联尽管水平很高,流传很广,但当时未被允许悬挂在中山先生灵堂内。
后来有用心险恶者,利用两人之间政治上的过节,伪托章太炎之名,在社会上传布章氏的所谓另一副挽联:举国尽苏俄,赤化不如陈独秀;满朝皆义子,碧云应继魏忠贤。极尽污蔑、嘲讽之能事,章太炎登报声明予以否认。1929年,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后,修建中山陵,举行中山先生奉安大典。章太炎又撰写挽联一幅,词曰:洪以甲子灭,公以乙丑殂,六十年间成败异;生袭中山称,死伴孝陵葬,一匡天下古今同。语气较第一幅恭敬了许多。
英雄作事无他,只坚忍一心,能全世界能全我;自古成功有几,正创痍满目,半哭苍生半哭公。
——杨度
杨度字皙子,号虎公,湖南湘潭人,乃当世奇人。中山先生誉为“才气纵横之士”,梁启超称为“典型的湖湘秀才”,袁世凯称为“旷代逸才”。1905年,孙中山与杨度在东京会晤,二人就中国革命问题辩论了三天三夜,杨度不赞成孙中山的革命主张,但他将黄兴介绍给孙中山,促成了后来的孙黄合作和中国同盟会成立。
杨度先是倡导革命,后来转向立宪,尤其令人诟病的是他发起组织“筹安会”,为袁世凯复辟帝制摇旗呐喊,被誉为“洪宪祸首”。袁世凯临死前曾大呼“杨度误我”。袁世凯死后,杨度作挽联一幅悬于袁之灵前,明为吊唁,实为申辩:共和误民国,民国误共和,百世而后,再平此狱;君宪负明公,明公负君宪,九泉之下,三复斯言。杨度后来也意识到自己立宪的主张行不通,对中山先生的革命事业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上联赞扬中山先生为国为民鞠躬尽瘁的崇高革命精神,下联反映出杨度对革命前途深感忧虑, 对革命能否成功很不乐观。1931年冬,已经加入中共的杨度在他逝世前几天, 曾自作挽联一幅,词云:帝道真如,而今都成过去事;医民救国,继起自有后来人。
共和告成,溯厥本源,首功自来推人世;
革命而往,无间终始,大年不假问苍天。
——段祺瑞
孙中山是应段祺瑞的邀请,北上共商国事,病逝于北京的,身为东道主的段祺瑞当然不能没有挽联。段祺瑞此联看似寻常,其实暗藏玄机。下联赞扬中山先生对革命的坚韧不拔、屡挫屡战,惋惜他天不假年,不得长寿(“大年”典出《庄子·逍遥游》“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无甚隐语。上联的玄机暗藏在“共和”和“首功”两个词上。
1916年,袁世凯死后,黎元洪继任总统,段祺瑞任国务总理,掌握实权。第二年5月,黎元洪得到张勋支持,免去段祺瑞的国务总理职位,但段通电否认此令有效,仍以国务总理自居。同年7月1日,张勋拥溥仪复辟,7月4日,段祺瑞以讨逆军总司令名义,在天津马厂誓师讨伐张勋。张勋的辫子兵仅仅打了六天就全军溃败,段祺瑞重掌政权,自诩对民国有“再造共和”之功(段祺瑞一生自诩在辛亥革命、洪宪帝制、张勋助溥仪复辟时“三造共和”)。上联强调“共和”“首功”二词,潜台词是创立共和的“首功”是你孙中山的,但我段祺瑞也三次“再造共和”,至少也能排在第二吧,暗中又把自己吹嘘表扬了一把。
唯英雄能活人杀人,功罪是非,自有千秋青史在;
与故友曾一战再战,公仇私谊,全凭一寸赤心知。
——陈炯明
中山先生逝世后,蛰居香港的陈炯明也送来了挽联,当时很多人建议拒收,治丧委员会经过反复磋商还是收了,把它悬挂于挽联队列末尾不显眼的地方。陈炯明从追随中山先生革命到后来与孙中山兵戎相见,炮轰越秀山总统府,逼得中山先生避走永丰舰。两人从亲密战友变为不共戴天的仇敌,让人感慨不已、唏嘘万千。
陈炯明的这幅对联用一句话来概括:还是不服气!陈炯明的意思是,虽然自己最后战败了,但不能以成败而论,究竟谁对谁错现在还不能论定,要留给后人评说。自己虽然与中山先生一战再战,但并非个人恩怨,是主义之争,自己也是为国家计,出于一片赤心。对联文字爽利,态度磊落,尽显一代枭雄本色。此联公布后,立刻引起了国民党人的不满。邵力子认为陈炯明的挽联是诋毁孙中山,美化自己,把他对中山先生的背叛,轻描淡写为彼此内心才知晓的“故友”“私谊”,于是把下联中的“一战再战”改为“一叛再叛”,“赤心”改为“黑心”,亦是当时的一段佳话。
埏隧近明帝故陵,自有江南供俎豆;史迁作霸王本纪,不教成败论英雄。
——袁克文
袁克文为袁世凯的第二子,大名鼎鼎的“民国四公子”之一的袁寒云,虽放荡不羁,亦文采风流。这幅对联含蓄蕴藉、内涵丰富,极具言外之意、弦外之音。上联“江南”二字大有文章,自古正统的中原王朝大都定都与北方,在江南建都的大部分是偏安政权,不是正统。中华民国定都于南京,与当时袁世凯在北京的政权分庭抗礼,袁寒云用“江南”二字而不是用“华夏”“中华”这样的字眼,一下就把中山先生建立的中华民国贬斥为偏安一隅的僭越政权,下手稳准狠。
下联写司马迁为项羽做《霸王本纪》更是将火力升级,项羽虽然最初自立为西楚霸王,压刘邦一头,但天下最终为刘邦所得,为汉家所有,这里袁寒云将袁世凯比作刘邦,把孙中山比作项羽,而且还故作大度的说“不教成败论英雄”,极尽揶揄之事,但又让人抓不住把柄,真是文字高手,不愧才子之名。
俗话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不过,在当时悼念中山先生的挽联中确实有一幅被大家公认为首屈一指、独占鳌头的作品,为徐树铮所作。徐树铮文武双全,才华横溢,是段祺瑞幕下的中坚人物,号称“段系的灵魂”,辅佐段祺瑞“三造共和”。徐树铮一生最大的功绩就是1919年11月兵进库伦(今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迫使外蒙古放弃所谓“独立”重回中国怀抱。
徐树铮虽然身居北洋系,但他曾经留学日本,受过革命思想的熏陶,对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十分赞同。中山先生逝世时,徐树铮正在欧洲考察,用电报发回挽联一副:
百年之政,孰若民先,曷居乎一言而兴,一言而丧;
十稔以还,使无公在,正不知几人称帝,几人称王。
——徐树铮
此联上句典出《论语·子路》,这里“民”字一语双关,既是原典《论语》中“民众”的原意,又指中山先生的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一言而兴一言而丧”言及兴和丧两个方面,重点落脚在“兴”上,意思是实行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就可以使国家兴亡发达。
下句典出曹操《让县自明本志令》,说明中山先生德高望重,功盖泰山北斗,有他在,国内那些复辟势力、跳梁小丑就不敢蠢蠢欲动、造次胡来。中山先生已经成为共和的象征,他倡导的民主共和观念已经深入人心,不可动摇。中山先生一生革命,立德立功立言不可计数,徐树铮信手拈来,区区数十字,便概括了中山一生的主要事功,不愧是大格局、大气象、大手笔,不得不让人折服。
据黄埔军人出身的报人周游所记:“中山先生之丧,全民哀悼,举国偃旗,挽词之多,莫可纪极,而当时竟共推徐氏此联为第一。余曾分别询诸李协和(李烈钧)、胡展堂(胡汉民)、汪精卫、张溥泉(张继)诸先生:何以国民党内文人学者盛极一时,而竞无一联能道出孙先生心事,以堪与徐氏抗衡者?所得答复,虽各不相同,但一致认定:徐之才气,横揽一世,远不可及。”
其他所作的比较好的挽联还有:
一人千古;
千古一人。
——林森
博爱无穷,革命造共和,尽瘁犹为民众死;
知行不二,遗书遍天下,创垂自与昔人殊。
——胡汉民
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
愿吾侪后死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竟之功。
——蔡元培
综四十年胼手胝足之功,真是为生民之命,为天地立心,历程中揖让征诛,视同尘土;
流九万里志士劳民之泪,始知其来也有由,其生也有自,瞑目后精神肝胆,犹照人间。
——于右任
薄华盛顿而不为,何况明祖;
于马克思为后进,庶几列宁。
——柳亚子
1929年,国民政府在北伐告成后,在南京营建中山陵,将中山先生灵柩由北京迎至南京举行奉安大典,当时有报纸为此举行征联活动,只有上联,直到现在,也没有人能对得出即工稳又合适的下联,读者可以一试。
“前中山,后中山,前后中山葬钟山;”
前中山,指的是明代开国元勋中山王徐达,后中山是指孙中山先生,两人去世后都葬在南京钟山之畔。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