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义乌网红电商村(网红直播第一村)

【一个光头男是怎么卖起女装的】

不管别人如何评价,38岁的张鹏认为男人直播卖女装很有前途,尽管他是个光头。

几天前,他用手机拍下自己戴黑色墨镜、披女士大衣,在村头水泥路上走的几段猫步,上传到快手。“现在男扮女装的多着咧,就跟反串一样,要搞噱头嘛。”他掏出手机:“你看,他比我还带劲儿!”屏幕上,一个身材微胖的男士擦了口红,穿丝袜和紧身半裙,扭腰、顶胯、回眸,不亚于专业模特。这是张鹏模仿的对象。

“没办法,要生活嘛。”张鹏耸耸肩,“原来我也接受不了,现在觉得没啥。”

直播带货是近两年在淘宝、抖音、快手等电商、短视频平台上快速兴起的一种新零售方式。凭借小商品和物流的优势,在距离义乌国际商贸城2公里的江北下朱(以下简称“北下朱”)村吸引了数千名像张鹏这样的创业者,被称为“网红直播第一村”。

正如村子里垃圾桶上写的那句标语:走进北下朱,实现财富梦。这里不乏造富神话:有人进村时穿着裤衩和人字拖,两年里,代步工具从电动三轮一路升级成宝马、奥迪、宾利;有人因为打造了某个“爆款”,一天能净赚700多万。

最早在北下朱打出“草根孵化”招牌的培训机构创业之家,曾统计过所有学员信息。结果显示,几百号学员几乎清一色为农村户口,学历从初高中到技校。

“五湖四海的都有,除了北上广。说白了都是些穷地方。”一个周末的夜晚,创业之家合伙人徐超在接完一通报名电话后疲惫地告诉记者,“你是今天来的第八波了。”转行做培训前,这个32岁的创业导师也是“能一天干十几万”的主播。

“不会用支付宝微信的,不会手机打字的,满嘴家乡话不会说普通话的,家里欠几十万想一夜暴富的……”对资质太差或心态不正者,他会直接劝退,“你不适合干这行”。

和大多数外来者一样,张鹏也先联系的创业之家,跳过了800元的基础班,直接报了5000元的实战班。

他老家在山西,高中毕业,第一份工作是开车拉煤,后来去苏州某电子工厂干了8年,熬到车间主管(他说,就是当时太辛苦导致了秃顶)。2017年母亲癌症,他回家照料。数月后再回工厂,职位已被顶替,他一怒辞职到了义乌。

浙江省义乌网红电商村(网红直播第一村)(1)

张鹏(左)和女孩潇潇组成了搭档,每天晚上轮换直播。站了三小时的潇潇正坐在地上休息。殷梦昊摄

起初张鹏很拼,每天早上8点起来拍段子,下午、晚上各播一场,凌晨一两点睡觉,靠卖年画、玩具、打底裤这类小商品,把粉丝累积到2万,最多一天挣了7000多元。

“刚开始挣钱确实很快,有点传统销售经验的人都做起来了。”徐超说。但随着头部主播通吃、二八分化扩大,每个小主播都面临如何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以前可以什么都卖,现在不行了。”徐超觉得时至今日,直播带货早过了野蛮生长的阶段,今后的主播唯有专业、精准才有出路,“就像‘口红一哥’李佳琦”。不巧的是,就连李佳琦前不久也在直播现场“翻车”,销售的不粘锅却粘了锅,被质疑为虚假宣传。

一个月前,张鹏同样将目标转向了女性消费者,每晚播几小时,可常常一个观众也没有。去年挣的几万块如今全部花光,他最近焦虑到失眠。实际上,和他同期的学员80%都已放弃,选择回老家。但他还想坚持,打算下个月把妻子接过来一起干。

“人家一晚赚几万几十万,我们能分小小的一杯羹,挣个几百一千也行。”顶着黑眼圈的张鹏不甘心。

--------------------------------------------------------------------------------

【“你不会直播还怎么玩儿?”】

在成为冒险者乐园之前,北下朱在义乌是个再普通不过的农村。

义乌人多地少,这里的人从前只做鸡毛换糖、补雨伞这样的小本生意。直到1984年义乌发展小商品市场,一批专业市场涌现,比如拉链专业街、围巾专业街。北下朱也曾发展过年画挂历、工量刃具产业,但都随着市场起伏走向衰落。

“现在想来,只有引进物流这步棋走对了。”村支书黄正兴说,北下朱现在拥有几乎全义乌甚至全国最低的物流成本。

2013年,义乌掀起电商热潮。北下朱村两委干部去附近有“中国网店第一村”之称的青岩刘村学习,以减免房租的形式引进9个电商商户,铺光纤、建学校、办招商活动……从此,创业者越来越多。

短短几年,人口原本不到1500的北下朱,如今外来人口达到1.5万,已是本村人口的10倍。村子99栋楼房,1200间商铺全部租出,房租涨到了平均每平方米5万元,一路之隔的东傅宅村也被带动起来。

前两年,北下朱还对外宣称“微商第一村”,如今村口招牌就又添两行字——“网红直播第一村”和“社交电商小镇”。

“这些说法其实都不准确,货品、供应链才是我们北下朱的根基。”村主任金景喜承认,不少“网红”来北下朱采购,但都不在村里。

浙江省义乌网红电商村(网红直播第一村)(2)

北下朱的村口依旧留着“微商第一村”的招牌,尽管这里的人们都觉得微商已过气。殷梦昊摄

北下朱的每家店铺几乎都是小型百货商场,你可以在同一间商铺买到温州的鞋、亳州的茶、广州的洗手液,老板会自信地告诉你:“任何地方的价格都没有我们这便宜。”

下午3点到5点是全村最混乱的时间,为了赶着发货,货车、三轮车、小轿车把不宽裕的村道塞得满满当当。一位快递从业者说,每天从北下朱发出的快递单件都以万计算。

然而,繁荣的背后却有苦衷。

“这里的人其实很可怜,都靠薄利多销挣钱。”杭州商人俞寒冰望着忙碌的街景感慨,北下朱的商户大多没有工厂,而是作为厂家和销售端之间的中间商赚取差价。商户间竞争激烈,供货价被压得极低。

“一件货我们一般只赚5毛到1块,顶多5块。”他指指桌上一条裤子,进价30.5元,他以31.5元为某主播供货,而主播售出价可达七八十。

商户们当然也想转型当主播。实际上,在北下朱,直播间是每家店铺的标配甚至核心功能区,比如卖海宁皮草的老板王猎豹,为省房租只租半间店面,每天中午架起十几台手机吆喝两小时,能卖几百条。

浙江省义乌网红电商村(网红直播第一村)(3)

专卖海宁皮草的王猎豹正在用螺丝刀测试产品质量。至于业绩如何,他说:“就瞎搞稿,能吃饱饭。”殷梦昊摄

“老铁们眼见为实啊!真皮!随便划!划不破!没半点毛病!一条也包邮!”这个中年人一边嘶吼一边拿螺丝刀对着手里的裤子乱捅,几个小助理在旁边静静看着。

当被问到是不是也会直播,其中一个年轻人笑答:“肯定啊,你不会直播还怎么玩儿?”

去年底到今年上半年,全村几乎人人直播。但下半年,热情明显消退。“没有粉丝,再怎么在直播间喊也没用,到头来还是只能给网红供货!”村主任金景喜说。

--------------------------------------------------------------------------------

【“当你反抗不了,只得尝试适应”】

“没办法,这是现在最火的销售渠道。当你反抗不了,只得尝试适应。”给60多个主播供货的河南商人刘启龙用“爱恨交加”形容对直播带货的感情。

流量为王的时代,他们必须接受新的游戏规则:如果找粉丝几十万或几百万的主播,须先给对方打赏几千到几万元,对方收取销售额的20%左右作为佣金;如果找粉丝几千万的头部主播,除了佣金分成,第一步得先交几十万元“坑位费”排上队,只有产品被选中,对方才会帮你卖几分钟。

还有更刺激的玩法——“连麦”,让小主播给大主播花钱刷“礼物”,挤进打赏排行榜前三,对方才会接听视频通话,共享粉丝以增加销量。这笔投资常常也是商户承担,没有上限,刷几十万元很常见。

在刘启龙看来,供货商和主播之间的关系好比清宫剧的皇上和妃子,“我们是‘被翻牌者’。”

需要强调,不管商户投入多少,主播都不保证销量。备货、发货和售后也大多由商户负责。刘启龙也曾想请“网红”李佳琦卖辣条,但算了笔账发现,假如备货七八十万,就算全卖完,也只赚20万,最后放弃。

一些有实力的商户决定自谋出路。前不久,俞寒冰在店铺外贴出了招聘启事:招直播员2名,要求高中以上文化,18-28岁女性,语言沟通能力强,工资5000 。

还有条很重要的要求,他没有明写——“有一定颜值。”他认为,直播员跟普通销售员还不太一样。

他打算先招50个人试用,筛选培养25个,再重点打造1到3个,旨在“打造代表北下朱头部的主播团队”。但他身为供应链行家,目前的困惑是到底怎么“打造”,于是拉来杭州的网红孵化团队给员工授课。

“网红‘野生’的最好,你弄个大棚养殖,培养出来都是温房里的花朵!”有人并不看好传统签约模式。

替代模式是开辟直播基地——租一个仓库或卖场,招主播入驻。合作方式也简单,基地将每件商品的出厂价标好,至于以多少价钱卖给消费者,全看主播自己权衡。

“就是给他们提供平台,但不会签协议。”江西鞋商上官街华相信,这种平台在义乌会越来越多。

前不久,他在距离北下朱6公里的地方租下5000平方米场地,对外称“全义乌第一大的直播基地”。考虑到主播大都夜间工作,他派人24小时在基地值班,还为主播提供免费车接车送和饭菜。

“我经常跟这些草根在一起,也想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上官说,自己的基地就是小主播们“靠岸的地方”。“有些小白主播很好笑,问我就住你这里好不?”这让他哭笑不得,开始考虑要不要继续租更多空房。

这笔不菲投资让合伙人陈冰忧心忡忡。他抱怨,基地吸引来的主播就像游牧民族般行踪不定,有时零星几个,有时来一个团,大多都是刚起步。

“动不动来个主播说,我要秒个20万的榜,你们有没有大货?我说你先秒个小的再说吧!”他苦笑。

不过陈冰也会自我安慰。“我们现在不朝这条路上走,也无路可走了。”他坚信马云的预言,“未来10年,实体店肯定要下降的。”

--------------------------------------------------------------------------------

【“怕来得快、去得快”】

浙江省义乌网红电商村(网红直播第一村)(4)

每天下午三四点是北下朱的发货高峰期,戴红袖章的人们必须在中心地段维持交通秩序。殷梦昊摄

按照商户们自起炉灶、培养主播的思路,北下朱有限又昂贵的店面显然无法容纳他们的野心。

不仅如此,村子各项硬件设施都追不上产业发展的速度,尽管村干部已经每天脚不沾地,抓紧修建新的车站、幼儿园、停车场、充电桩、垃圾分类站……最重要的任务是挨家挨户做工作,劝村民不要再擅自涨房租。

“个别农户把房租上涨得太离谱,一间店面十五六万都有人要!”金景喜很头痛,说目前北下朱的房租几乎是周边村的两倍。

今年3月,附近某街道为北下朱的商户开出优惠的招商条件,让不少人动了易址念头。黄正兴赶紧向村子所属的福田街道党工委书记郑亚明汇报。郑亲自给龙头商户们开座谈会,承诺3年内不涨房租,才算稳住军心。

“还是希望能把这个业态持久下去。我有点担心,怕来得快、去的快。”郑亚明说。

当年,青岩刘也是福田街道重点打造的“网红村”,一度年销量达60亿,就连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到访时也连连称赞:“不愧为‘网店第一村’。”而如今大商户都已迁离,除了些党政团体去踏寻“总理足迹”,村子冷冷清清。没人希望北下朱成为第二个青岩刘。

10月28日夜,郑亚明再次和商户开座谈会,待到十点半才走,从头至尾围绕一个问题:“你们到底希望政府做什么?”

最近他隔三差五到北下朱调研。听说村里筹办的“网红直播大赛”搁置了,他承诺“一定会办”。这个上任不到3年的“80后”书记对网红经济态度开明,认为直播带货充分迎合了现代年轻人的生活方式,有望引领义乌新零售的发展方向。

“这里面当然有鱼龙混杂的东西,政府需要去正确引导。我觉得这样的活动是有效果的,可以让一些上升中的小主播扩大影响力,带来实实在在的业绩。”

不只是他,很多官员都对北下朱好奇。你在村里每天都能碰到某地县长、农业局长或妇联主任,甚至某个小国家的商务部长。最近,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邮政局的领导也点名来北下朱,郑带着他们在村里看了几场直播。

郑亚明承认,早在北下朱发展微商时,自己内心还打个问号。随着北下朱体量越做越大,他改变了想法。

10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表示将严管“网红带货”,特别针对网红食品安全违法行为、“刷单”、假评论等。对此郑亚明并不担心:“北下朱大部分商户是好的,至少在法律上没有问题。”他相信市场会慢慢自我净化,政府所需做的是“放水养鱼”。

他真正担心的问题是,北下朱缺乏优质“网红”,而根本上是缺少能打造“网红”的专业机构。

--------------------------------------------------------------------------------

【“换种方式赚钱”】

北下朱并不是没有“网红”孵化机构,只不过都逐渐偏离原始意义上的“网红”孵化。

比如前文提到的创业之家。徐超说,选择做培训是为了帮助和自己一样的需要脱贫的人,但当他慢慢发现,当初请教自己的人,后来轻松每年纯进账几百万,而自己却把带货生意彻底撂下了。

徐超承认眼红了:“现在都不敢跟以前的同行聊天。”

他们打算改变服务对象,不再针对个体,而是对接生产商的销售部门——后者能开出的价码显然高于草根们。

而另一家规模较大的机构,位于村子最佳地段、菜市场二楼的红播会,将商业收割的目标转向渴求直播带货的偏远农村。

27岁的负责人何岩萍原本从事金融业。她的理念是,当所有人都千方百计挤进一个行业时,就得想办法换种方式赚钱了。

“现在很多人排队想知道北下朱的商业模式,那我就卖这个技术。”她打算选择一些有创业意识的农村输送体系,让它们变成了第二个、第三个北下朱。

前不久,湖南某农村主动对接红播会,1000人的培训,每人交学费940元。“直接收学费,不比帮人带货更容易吗?”她觉得带货不是目的,品牌变现才是。

浙江省义乌网红电商村(网红直播第一村)(5)

位于北下朱中心地段的文化礼堂正在装修中,按照郑亚明的设想,今后这里每天都会举办丰富的“网红”带货讲座、活动、展览等。殷梦昊摄

有人抽离,也有人继续入场。

10月29日,27岁的东北小伙郭立宾走进郑亚明的办公室。郭是安若溪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坐拥470多万粉丝的“网红”安若溪的幕后操盘手。刚来义乌两个月,他们已经开了3家公司、4场直播,完成700多万元销售额。

最近他们受邀到北下朱直播几次,几乎次次卖断货,轰动全村。郑亚明在现场观摩过,从不看直播的他,那晚也跟着下单抢了根5.27元全国包邮的口红。

“您有一个新订单!”郭立宾的手机不断发出提示音——有人正在购买他们的产品。

他来找郑亚明,是想正式入驻北下朱,获得一块理想的店面和醒目的广告位。“也希望带动北下朱的创业者们,把北下朱打造成真正的‘网红’第一村!”郭立宾说,“大部分‘网红’低素质、低文化,但我会帮他们找准个性定位、让他们准备好话术、教他们摆什么动作,一切都可以导演。通过‘网红’,你可以发现人类的弱点和惯性思维。”

郑亚明正打算在村里设立一个公共的孵化平台。“就请你们团队来打造如何?”他问郭立宾。郭一听,立刻答应。

“您有一个新订单!”郭立宾手机仍响个不停。

当晚,他要开直播,需回村筹备。郑笑着送别:“那就欢迎你们团队抓紧来,我们会为你们做好服务!”

浙江省义乌网红电商村(网红直播第一村)(6)

深夜,“网红”带货主播安若溪正在直播销售一条“爆款”打底裤。殷梦昊摄

直播从夜里9点开始。一开播,直播间瞬间涌入几千人,逐渐过万。

只是中途出现了个意外:为了和一个大主播连麦,郭立宾刷了25万元,可有人刷了一百多万元,郭只抢到排行榜第三,导致安若溪等到12点半才连上麦。

“黑粉”们在屏幕下方嘲笑他们“没打赢!”安若溪觉得很没面子,埋怨郭:“要么就别打榜,要么就打赢!”可她很快忍住,恢复了甜美的笑容,面向手机:“先上车给你们秒一波!”

“您有一个新订单!”“您有一个新订单!”后台不断跳跃,3名售后人员一言不发地盯着电脑敲击键盘。

凌晨2点,仍有2000多名观众在线。供货商抽了几根烟,实在撑不住,困得躺倒在一边。可安若溪依然不紧不慢:“宝宝们,还剩最后100单,每人只限一单哦!”

“您有一个新订单!您有一个新订单!您有一个新订单……”喇叭里的声音不知疲倦,在难得安静的北下朱上空回荡。

(文中陈冰为化名)

(原标题《揭秘义乌“网红直播第一村”:造富浪潮之后,走向何方?》,原作者殷梦昊。编辑童晓)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