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春晚经典回忆(1995年春晚变34)

30年前的中国,在春晚作为流行风向标的年代,每年都会有几首金曲因登上春晚的舞台走红。而1995年的春晚可以说是最特别的一年,那一年诞生的金曲数量可以说是历届春晚之最。

97春晚经典回忆(1995年春晚变34)(1)

01

台湾金曲代表——孟庭苇的《风中有朵雨做的云》。

97春晚经典回忆(1995年春晚变34)(2)

香港金曲代表——刘德华的《忘情水》

97春晚经典回忆(1995年春晚变34)(3)

内地金曲代表——老狼的《同桌的你》

97春晚经典回忆(1995年春晚变34)(4)

除此之外,当年登上春晚的歌曲还有解晓东《今儿个真高兴》、杨钰莹《轻轻地告诉你》、尹相杰&于文华《天不下雨天不刮风天上有太阳》、那英《雾里看花》等12首歌。

97春晚经典回忆(1995年春晚变34)(5)

1995年的歌曲,从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完爆历年春晚,简直变成了一场"金曲演唱会"。而1994年的春晚就没有留下一首传唱至今的歌曲,1996年的春晚也只是出现了《九月九的酒》、《大中国》和《我的爱对你说》三首而已。

97春晚经典回忆(1995年春晚变34)(6)

02

导致出现这一现象最主要的原因就是,1995年内地出现了签约制。签约制首先出现在70年代的美国,经过十几年发展之后日趋成熟,又传到了香港和日本的歌坛。

97春晚经典回忆(1995年春晚变34)(7)

90年代,内地的第一个签约制起源于音乐人苏越。苏越曾经在日本进修流行音乐,回国后便大力推行这一制度。他成立的普安唱片公司旗下的"楚奇&楚童"双胞胎兄弟,成为了当时内地最红的偶像团体。

97春晚经典回忆(1995年春晚变34)(8)

而随着"楚奇&楚童"的大火,其他公司也开始纷纷效仿这一制度。像是新时代影音就推出"杨钰莹&毛宁"这对金童玉女组合,同样也大获成功。

97春晚经典回忆(1995年春晚变34)(9)

之后,不少香港音乐公司也来到内地,以签约制网罗人才。比如,BEYOND乐队的填词人刘卓辉成立"大地唱片",并签下了艾敬、老狼等一批内地新秀。一手捧红BEYOND乐队的陈健添更是建立了内地乐坛的"黄埔军校"。

97春晚经典回忆(1995年春晚变34)(10)

签约制让华语乐坛焕发生机,一时间无数音乐才子如雨后春笋一般涌现出来,这场音乐盛事在1995年的春晚舞台上达到了最高潮。

97春晚经典回忆(1995年春晚变34)(11)

然而,辉煌的背后也出现了不少乱象。由于当时内地娱乐工业体系还不完善,经纪公司和艺人急功近利等多种原因,签约制很快就在内地乐坛崩溃了。

97春晚经典回忆(1995年春晚变34)(12)

1995年之后,出现了多起歌手与公司的纠纷,像是郑钧和红星生产社、谢东和北京影音、陈琳与星碟文化等,双方一度闹上法庭,内地乐坛也因此元气大伤。之后,签约制依然存在,但是已经无法再回到1995年的巅峰了。大家对此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讨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