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员工为中心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大家谈⑤)
新经济时代的企业更重要的是挖掘人的智力资源,发挥人的创造性。
长沙银行特约作者|邓姜波
随着新经济时代数字和网络化为特征的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知识已成为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决定因素,在这种新经济浪潮的冲击下,企业所面对的竞争环境、管理对象、市场需求,以及企业自身的经营方式、管理方式等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而使企业文化在企业经营管理实践中凸显出来。新经济一方面为企业文化增加着新的内容,另一方面也赋予企业文化以新的形式,呈现出新的演变趋势。这一趋势日益加重企业文化建设在企业治理中的地位和价值。
趋势之一:以人为本的共识和实践将不断深化
我们处在一个智慧集约化时代,以人为本的认识和实践在不断加深。人们所掌握的知识和信息在爆炸式增长,其速度和体量超过以往任何时代。要求企业具有强烈的人才意识,并运用各种手段激发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力。高品质创新是新经济的特点和要求。而创新的源泉来自于人的能动性和创造力,这就要求企业把开发人的潜能,调动人的积极性,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作为企业的中心和主题。
另一方面,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也在日益变化,人的自主性、个性化、自我价值实现的愿望等都将得到充分的尊重和鼓励,这些都是无法回避的社会趋势。这势必促使企业在管理之中把对人的关注、人的个性和能力的释放放在首要位置。
可见,新经济时代的企业更重要的是挖掘人的智力资源,发挥人的创造性。这一时代的企业文化的本质特征就是倡导以人为中心的人本管理,发挥人的主体作用成为企业治理的核心环节,与此相适应的企业文化建设,也必将更加重视以人为本的思想。
趋势之二:注重企业精神与企业价值观的人格化
在传统的企业里,许多企业的企业精神常常用求实、创新、开拓、进取或加上拼搏这些词语加以概括。应当说这些词语都是好字眼,都很重要,但大家都用这些词语表达,就失去了企业精神的鲜明个性和特色,变成了所谓企业中标准件的组合。这也就使某个企业的企业精神变成了所有企业共有的“企业界精神”。企业精神的概括和提炼,在表达上,将会越来越体现共性与个性的统一,突出个性,不求其全,但求其特,求其有独具的文化魅力。
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企业要努力培育“生死与共”的价值观,使企业全体员工增强主人翁意识,能与企业同呼吸、同成长、同发展、共生死,做到企业精神与企业价值观的人格化,实现“人企合一”。
一个人离开一个企业,可以带走他所掌握的技术、规章制度、办法措施,但企业文化不可能轻易照搬过去。有个性的企业文化,是不可复制的。用照相机可以给机器设备拍照,但企业文化就像空气一样永远拍照不下来。在未来,企业文化的这个特质将会表现得更为明显。
趋势之三:注重在冲突、嫁接中的融合分享文化
各国跨国公司在地域上的相互交叉与渗透,跨国界跨地区的企业战略联盟,生产销售合作、合资企业,跨国兼并企业等合作形式使不同文化交流、开放的进程日益加快。企业要融入世界,实施跨国经营战略,不能只从经济和财力方面考虑问题,更重要的是要注重文化方面的差异。一般来说,各个企业都有各自的文化特征,创业历史、发展目标、经营理念、所处环境、队伍素质等各有不同,所形成的企业文化也必然各具特色、互有差异。
如果没有企业文化的融合,就会出现“貌合神离,形连心不连”现象。如果企业文化融合重构水平高,企业重组或跨地域合作就会迅速形成市场竞争力,避免重组或合作的失败。所以,只有做到取长补短、扬优避劣、达成共识,形成“结盟取胜、双赢模式”型的企业文化,企业才更具生命力、凝聚力和竞争力。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注意以下两个方面:首先,要遵循从实际出发的原则,根据联合兼并企业的不同情况区别对待。其次,双方都应注意克服排斥对方的自大心理,加强相互的了解与交流,吸纳对方文化的精华,发展成为经过融合后更为优秀的企业文化。
趋势之四:以诚信为核心的品牌文化建设日趋重要
尤其是企业的诚信,作为一种无形资产,它反映了企业的信用、实力和形象,是企业安身立命之本,也是经济发展之本。从2001年美国安然公司破产案、安达信会计师事务所信用危机案到2002年世界通信公司虚报利润案,无不说明没有高度内外一致的、以诚信为核心的价值观体系、期望和行为,企业最终将失去竞争力并被逐出舞台。可见,一个企业最大的危机就是诚信危机,如果出现诚信危机,也将危机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因此,积极倡导企业诚信经营,推广诚信文化建设,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当务之急。
未来企业,其企业文化的重点无疑会围绕创建品牌进行,这种企业文化建设既强调提高内在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吸引力,更注重提高企业外在的诚信度、知名度、美誉度和顾客忠诚度。
趋势之五:公益慈善文化成为企业文化的重要基因
慈善文化作为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检验企业是否具有善心、爱心及社会责任感的职能。但凡具有良好文化氛围的企业都具有一定的慈善文化内涵,都会通过支持慈善事业的发展来回报我们的社会。支持慈善公益事业的目的,是让财富进入第三次分配,推动公益事业的发展,帮助更多的穷人摆脱暂时的困境。
“企业做公益,不是做减法的捐赠,而是在做善意的营销。”在中山大学副教授周如南看来,善意的营销,正是战略性公益的体现,“企业应从战略角度看公益。做公益不是单纯的付出,实际上可以通过公益行动实现企业和社会发展的双赢。”战略性公益提倡企业要找到既对社会有帮助也对企业有帮助的社会问题去投入,变被动公益为主动公益,变短期的公益行为为长期的可持续的公益行为。
世界首富比尔•盖茨2000年和夫人开办了盖茨慈善基金会,一口气投入270亿美元,使基金会成为全球最大的慈善基金会。他表示,在他身后,他的几乎所有财产都将留给这个基金会。金融大鳄索罗斯,尽管财富没有人想象那么多,但也已捐赠23亿美元。在美国,企业捐赠已形成浓郁的氛围,富豪们如果不捐赠或捐赠少都是会被看不起的,公司也会因此而蒙羞。
未来企业,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实力的增大,慈善公益文化会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基础元素。将慈善文化融入企业文化之中,让慈善文化推动企业健康成长, 进而提升企业的品牌价值,这是未来企业文化的重要发展方向。
企业文化理论传入中国,唤醒了中国企业家的文化自觉,企业文化实践已近四十年时间,不少企业的文化体系开始健全,日趋成熟。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随着环境的变化,它要不断更新,不断地升级。比如竞争理念,中国企业从计划经济的反对竞争到市场经济的强调竞争,再到今天的“竞合共赢”新理念,时代在发展,文化也在更新。今后的竞争应是“物并生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无竞争则无活力,无合作则无发展,时代需要树立这样的文化理念。企业文化的方向,必须体现和推动这一理念的实现。
编辑|刘禹希
[责编:彭可心]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