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屋记散文(散文农家养猪)

土屋记散文(散文农家养猪)(1)

二十世纪,胶东农村,每家每户,家中格局基本相似。进的院来,首先映人眼帘的是坐北朝南的猪圈,一般都用较大的石块砌成,南边有圈口,口内是深坑,留攒粪用,粪满在圈口外翻,圈内有猪,圈口用石块或栏门挡住,避免猪外逃。深坑北边至房根是猪窝,贴圈墙处,放一个用石块凿成的猪槽,喂食时,倒入槽内即可。

街门,一般不能正对正间门,可对一间窗户,偌对猪圈,南边圈墙要高同院墙齐平,南面细抹雕琢照壁一面,写大“福”字,或画花鸟草虫,以辟外来之邪气。

正间门里就是灶间,一般东西两个锅灶,各通东西两间,大土炕赏心悦目,一铺两铺,每家都有,土坯墼砌成,烟道通墙至房顶,房上有烟囱;下通灶间,在锅头里烧火做饭,炕上取暖,寒冬里,窗外冰天雪地,炕上温暖如春。冬季农闲,在炕上,吃饭、拉呱、打扑克……好不惬意。在炕上,掀开棂子窗,就能看到猪圈。

在灶间刷锅洗碗,残渣剩水,倒入猪食盆里,调食喂猪,出正间门,弯腰倒入槽内,尤为方便。

那时的日子艰难,庄稼人没有丟的东西,家家户户,一年都要抓一两头猪仔,放在圈里养。淘米、刷锅、洗碗水都丢不了,残渣剩饭更丢不了。一早一晚,到山里剜几把野菜,猪也吃的肥美。

圈里的粪满了,队上会派专人出粪,拆开圈口,粪筐放在圈口处,出粪人脚穿水靴,圈粪上放一块木板,两脚踩上去,把粪挑到外面筐里。粪筐是扁园形的,底下两边绑缚两根粗绳子,粪满,两人用扁担抬出去,并在墙上画“正”字,记录出了多少筐粪,队上根据多少抬筐粪,记相应的公分。

赶上秋天,队上还会安排一两个人放猪,每头猪拿出几个公分,凑给放养人。把猪赶到秋收完的地里,让猪拱落在地里的花生地瓜,猪粪猪尿同时也排到地里。一秋下来,猪肥了,地松了,田肥了。放猪一般都是一位年长男劳力和一位姑娘。赶到较开阔的地里,猪们睁着灵光的眼睛,用它们万能的嘴,在土里探索着;年长者坐在田边高处,哼着小曲,观望中猪的动向;姑娘则跑到有野花的堰边,掐来几朵小花,擦在头上,蹦跳着,过来让老者欣赏。老者手中的鞭绳儿,在空中划了道弧,一声:“真俊!”让姑娘“咯咯”笑着,又跑开了。

公社里,有食品加工厂,也就是屠宰厂,谁家的猪肥了,就找屠宰员要条子,有了条子,才能把猪送到加工厂,分特、一、二、三等,屠宰员给画了等级,处理卖钱。那时养头猪少者七、八个月,多者一年多。当时流传着一句话:“养猪一年,杀猪一天!”能否卖个好价钱,就在屠宰员一句话。因此,许多人想方设法和屠宰员搞好关系,攀亲戚拜亲家,什么法都用上了啦!

要到条子的,要早起,撵到食品加工厂排队挨号,去晚了,不定挨到什么时候。天不亮就要把左邻右舍喊来。那时只有小推车,提前准备好,把两只粪筐翻过来,扣在车两边,用绳子绑结实,车顶面就形成了一个平面。猪快出圈时,一般圈里的粪不除,这样粪满了和猪窝快齐平,便于操作。几位壮劳力,跳入猪圈,扯耳朵,掀尾巴,一齐动手,圈内粪结实,从圈口出来,粪粘稠,在圈墙翻出。猪感不妙,惊恐万状,叫声刺耳。不管它如何声嘶力竭挣扎,最终都会被几位壮汉拖出猪圈,抬上推车,绑的结结实实。猪躺在车上,舒服了许多,只是不时地哼哼着。养猪家的男人,推起车子,趁着朦胧的夜色,出去蹽起飞快的步子,向食品加工厂撵去,奔得是希望,跑得是梦想,愉悦的心情在热血里欢腾着。

多数人,都爱把猪留在过年时宰杀。过年宰杀就要让猪在年前育肥,当然还要屠宰员同意。只有少数人不愿放在年前,在家宰杀,可以多留猪下货,这样一算,少收入,会过日子的人家,就觉得还是送到屠宰场好,朗朗利利,进的是满个猪的整钱。杀年猪,是庄稼人的一件大事,进了腊月十几往下,屠宰队要分成几帮人,全公社每个村转,小村也要杀十几头,大村二、三十头,到了哪个村,就像过年一样热闹。猪场,一般在大队院里,孩子们总爱瞪着一双惊恐的眼睛,好奇地穿来穿去。猪叫声响彻在山村的上空,一年到头没有荤腥的餐桌,漫开了猪肉的香味。对于孩子来说,杀年猪就是过年的开始。而对于大人来说,却是憧憬和希望的一天。杀年猪的日子,溢满了浓浓的年味儿!过年的气息,像浓雾一样漫漫地袭来!

那时,农家养猪,收入占全年收入的比例很大,常常能占一半,所以养好猪是庄稼人的头等大事,是他们过日子的希望。

进入九十年代,田里大多都种了果树,粮食少了,养猪也少了,农家院落的猪圈,也渐渐除消了,农家养猪也相继退出了历史舞台。不过,任何东西,有消亡,就会有崛起!庄稼人的日子,也是如此,不适宜时代的东西,会退出消亡,新的更响亮的东西,会象太阳一样洒满乡间的每一个角落。庄稼人的日子,随着时代车轮的前进,会越过越好,越过越有奔头……

于喜京,男,山东海阳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山东散文学会会员,在《文学之友》《当代散文》《赣西文学》《林麓文学》《大沽河文学》《现代作家文学》《中国作家协会会刊》《胶东文学》《胶东文艺》等刊物平台发表小说、散文等作品几十篇。在网易《中国作家会刊》举行的第三届“龙魂杯”网络文学大赛中获小说二等奖,散文三等奖。散文《灾难中的每个个体》获烟台市优秀抗疫文艺作品三等奖。散文《二老孔和他的菜园子》(2019)、《誓言》(2020)分别获黄海数字出版社《胶东散文年选》最佳作品奖,引起广泛关注,作品先后被《当代散文》《齐鲁壹点》《齐鲁晚报》转发。八篇散文作品入选《胶东散文十二家•于喜京卷》

壹点号 我的乡村我的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