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地名有什么传说(绍兴地名源流考)

彭雪开

摘要:绍兴境域,上古称古越之地。作为方国、政区地名,历有称名。商为方国。周称于越。春秋战国吴、越争霸终属楚。秦置会稽郡,又置山阴县。两汉后历有会稽、山阴、吴州、越州、绍兴之称。南宋后政区数调,境域剖分,绍兴称名不改,归属随政区而更。

关键词:戉;于越;会稽;山阴;吴州;越州;绍兴;地名源流

绍兴境域,“中华民族5000年文明史,都能够在绍兴一方沃土中得到印证。”[1]绍兴,上古称古越之地。作为方国、政区地名,历有戉、于越、越、会稽、山阴、吴州、越州、绍兴之称。境内历史文化深厚。今择其要,作地名源流考释。

绍兴地名有什么传说(绍兴地名源流考)(1)

戉。疑似大斧兵器。源于甲骨文,字形状如斧,多见。这应是古越人善造石斧之物证,后遂成古越族之族徽,号“戉”。良渚文化遗存,为戉人善制穿孔石斧,提供了物证。[2]《尚书·牧誓》:“王左杖黄钺。”陆德明《经典释文》:“钺音越,本又作戉。”《司马法》:“夏执玄戉,殷执白戚……”《玉篇·戉部》:“戉,黄戉,以黄金饰斧也,又作钺。”

商初,戉部落联盟,后极可能成为商王朝在东南方治下的方国。甲卜辞中常载:商王朝命越人(戉)部落方国参加战争。商武丁(?—前1192)时,两者的关系密切。[3]《殷墟契续编》第4卷第29页第1片载:“戉伐湔方”。湔方,据考在今河南洛阳与今山东泰山市一带,与九夷部落中一支戉人有关。《韩非子·说林下》《春秋·桓公元年》中有“越”地名记载,此“越”本为“戉”地名。江永《春秋地理考实》云:“当在兖州府附近。今称当为曹地。”这表明今山东曹县一带有“越”地名。史载大禹治水告成,会诸侯于茅山,死后葬于此山,因名会稽。茅山,当在泰山附近一带;而“会稽”地名南迁今浙江绍兴市,当在后世。

这一支戉人,亦极可能是与今江西省赣州一带古干越人先祖,与南方今浙江一带古越族之主体于越族先祖,关系不大。因在殷商中后期,在今浙江方国林立的南方,交通是个大问题。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殷商时今山东省境古戉(越)部落联盟,实力不可小觑。

於越,亦称于越,方国名。《竹书纪年》载:周成王二十四年“於越来宾。”《商书·伊尹朝献》载:伊尹受命,于是为四方令曰:“臣请正东,符娄、仇州、伊虑、沤深、十蛮、越沤,剪发文身,请令以鱼皮之鞞,乌鰂之酱,鲛鼥利剑为献。”文中“越沤”,即指越国前身“於越”。这表明商初时期,於越(于越)己臣服于商并贡献方物。《庄子·逍遥游》:“宋人资章甫而适诸越,越人断发文身,无所用之。”郭庆藩集解引李桢曰:“诸越,犹云於越。”之后《春秋·定公五年》《公羊传》皆载“於越”之名。至《越绝书》《吴越春秋》列出早期越王世系,并列“于越”之名,于越即於越。

《左传·鲁宣公八年》(前601):“楚子疆之,及滑汭,盟吴、越而还。”[4]春秋时于越已成为列国之一,号於越。《史记》载:於越“文身断发,披草莱而邑焉。后二十余世,至于允常。”[5]《正义舆地志》载:“越候传国三十余叶,历殷商至周敬王时,有越候夫谭,子曰允常,拓土始大,称王,春秋贬为子,号为於越。”

越国活动中心,在今浙江会稽山一带。《水经注》载:秦望山“山南有礁岘,岘里有大城,越王无馀之旧都也。”绍兴市政府网站载:吴越争霸,勾践四年(前493),吴征服越国,越王入吴为人质,三年后回国,“吴封百里於越”。后吴又赠之以封。其时越国四境“南至于句余(今绍兴市诸暨市治附近),北至于御儿(今嘉兴市境内),东至于鄞(今宁波市鄞州区治附近,原为鄞县),西至于姑蔑(今绍兴市衢县治附近),“广运百里。”[6]

越王勾践十五年(前482),越王利用吴北上争霸之际,两次攻吴,于越王勾践二十四年(前473)灭吴。越灭吴后北上称霸中原,“当是时,越兵横行于江、淮东,诸侯毕贺,号称霸主。”[5]1426

这一时期,越国并未实行列国普遍推行的郡县制,而仍采取世袭封君制,导致宫廷内弑君弑父悲剧不断,贵族间相互攻杀,国内动乱不已,经济社会倒退。越王无疆三十七年(前333),楚威王领军攻越,杀无疆,楚灭越。越国灭亡后,导致长次子各自以正统自居,纷纷南下沿海,称王称君,各自称雄;或隐居今湘、赣山区一带。世谓之“百越”。东越国、闽越国,皆为越国王室后裔所建。

绍兴地名有什么传说(绍兴地名源流考)(2)

于越族源问题,学术界长期论而不休,大致有“越为土著”说、“越为禹后”说、“楚越同源”说、“三苗后裔”说、“非洲古猿”说。有学者认为:从现有文献及考古发现看,“越为土著”说,应是代表观点。“楚越同祖”说与“三苗后裔”说,是后人对史载的误读和讹传。“非洲古猿”说则存在明显悖论。“越为禹后”说,应理解为越国建立初期越王无余为夏禹后裔,但自越王无壬(越国第十一位国君,死后子无瞫继位)之后,越王族属已转为越地土著。时间约在夏商易代之际或稍后,故越王勾践为夏商后裔的论断是错误的。[7]今多数学者在引文中,皆认同“越为土著”说,[8]少数学者在承认“越为土著”说同时,也认为不能否认“越为禹后”说中的合理成分。[9]

我们认为,从越地考古及先秦相关文献记载看,古越族之主体民族於越(于越),源自7000年前河姆渡文化或更早;距今四、五千年的良渚文化(前3300-前2200年),已出现阶层分化,表明氏族社会已走上解体。[2]272良渚文化衰落后,出现的钱山漾文化与广富林文化,土著文化是主体,但也受到北方龙山文化的强烈影响。直至马桥文化阶段,於越逐渐创造了民族共同体,是越国文化的前身。从目前考古材料看,从良渚文化到马桥文化到越国时期,越地的主体人群属于百越系统。[9]291

“越为禹后”说,还可进一步探索。

这一说主要见载于《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越绝书·外传记地传》《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等。两汉时无论越地王族还是中原夏人,皆认同此说。有学者综合有关观点认为:上古文献记载和夏人独创、独有和原创的夏朝礼制、信仰、神话、习俗,如作为立国的重器鼎、军权权杖的钺,如以砖形红烧土附置于棺之四周的葬俗等,从田野考古发掘资料考察,几乎无一例外地渊源于先夏时期的吴越地区,再结合文献记载的鲧、禹的大量活动,都是在吴越地区发生的事实,都充分说明,吴越地区是夏文化的萌生和崛起之地。因此,“越为禹后”说,实际上应是“禹为吴越之后”说。[10]当然,这一说法,还未得到多数学者认同。但随着田野考古及先秦文献整理的资料进一步积累与完善,这一说法,可能会改变固有的观念,改写原有的历史。

越,指越国。《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越王勾践,其先禹之苗裔,而夏后帝少康之庶子也。封于会稽,以奉守禹之祀。文身断发,披草莱而邑焉。”这表明,这一时期的於(于)越君主,最多是处于族国、邦国过渡阶段。[正义引]贺循《会稽记》:“少康,其少子号於越,越国之称始也。”於越(于越)号无馀(无余);而《越绝记》:“无馀都,会稽山南故越城是也。”《水经注·卷四十》引《吴越春秋》云:先君无馀,国在南山之阳,社稷宗庙在湖之南。并云:“山南有嶕岘,岘里有大城,越王无馀之旧都也。”[11]大约在无余执政之晚期,始筑“嶕岘里大城”;其时,当为殷商南方臣服之方国都城。

当地学者考察证实:无余之国都,在秦望山(会稽山主峰543.6米,因传秦始皇登山望于南海,故名)“南山之阳”,即今绍兴越城区兰亭乡黄岘村一带。《左传·鲁宣公八年》(前601)有“盟吴越而还”记载,表明春秋时,越国已成为列国之一。[正义]引《舆地志》云:越国允常称王。《春秋》贬为子,号於越。柱注云:“於,语发声也。”这表明周敬王(前519-前476)时,已称王,为子爵。

周敬王十四年(前506),越王允常乘吴攻楚取胜之际,兴兵伐吴,吴被迫退兵。“允常卒,子句践立,是为越王。”越王句践(勾践)即位,吴王兴兵伐越,《春秋左传·定公十四年》(前496):“於越败吴于檇李”(今浙江嘉兴南),[12]吴王阖闾射伤,死后夫差即位。

周政王二十六年即勾践三年(前494),吴伐越取胜,越王勾践入吴为人质,三年后归国,“吴封地百里於越”(《吴越春秋·卷八》),后吴又赠之以封,“东至于句甬,西至于檇李,南至于姑末,北至于平原,纵横八百余里。”[13]相当于今浙江的宁绍平原、杭嘉湖平原和金衢丘陵地。周元王三年即勾践二十四年(前473),越灭吴,拓地至江淮。周元王三年封勾践为伯,始称霸中原,并迁都琅琊(今山东省胶南县治附近琅琊山)。

周安王二十三年即越王翳三十三年(前379),迫于楚势力东侵,吴国都从琅琊又回迁于吴(今江苏省苏州市城区)。之后,越国宫廷内斗不止,太子累弑父君,国势大衰。周显王三十六年(前333),“楚威王兴兵伐越,杀越王无疆。”(《竹书纪年》),尽取越地为楚,“而越以此散,诸族子争立,或为王,或为君,宾于江南海上,服朝于楚。”[5]1429

绍兴地名有什么传说(绍兴地名源流考)(3)

会稽。秦郡名。《史记·秦始皇本纪》:秦王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王翦遂定荆江南地,降越君,置会稽郡。”郡治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领有吴、越旧地,略当于今江苏长江以南、安徽东南、上海西部及浙江北部之境。设尉治山阴(今绍兴市城区),下辖26县。

会稽郡何以得名?源自会稽山名。

会稽山,原名茅山、苗山,另有防山、镇山、覆釜山、宛委山之称,后多以茅山称名。位于绍兴市北部平原南部,跨上虞区、柯桥区、越城区、诸暨市、新昌县、嵊州市等地。主峰香炉峰,海拔354米,峰顶形似香炉故名,距绍兴市城区约6公里,以有大禹陵闻名于世。[1]2167为浦阳江、曹娥江分水岭。山上富有自然、人文景观,并以诗文石刻著称。

会稽得名于春秋末,属移借地名。

其一,先秦古籍,多云大禹朝会诸侯于会稽,但并未言会稽在今绍兴。《竹书纪年·夏后氏》“(禹)八年春,会诸侯于会稽,杀防风氏。”《国语·鲁语下》:“昔禹致群神于会稽之山,防风氏后至,禹杀而戮之。”[6]130《韩非子·释邪》《墨子》《吕氏春秋·安死》,皆载“会稽”地名,并云禹令诸侯于会稽,而会稽地望未言在今绍兴。

其二,先秦西汉文献主载“会稽”地望,在今山东泰山附近。《管子·封禅》《史记·封禅书》皆载:“禹封泰山,禅会稽。”《墨子·节葬下》:“禹东教九夷,遂死,葬会稽之山。”《史记·夏本纪》:“帝禹东巡守,至于会稽而崩。”《淮南子·汜论训》:“西至临洮狄道;东至会稽浮石;南至豫章桂林;北至飞狐阳原。”高诱注:会稽浮石“在泰山下,封于泰山,禅于会稽是也。”由此观之,古之会稽,当在今山东省泰山市境内。

其三,防风氏,源自山东。传为伏羲(太皞、太昊)后裔之方国,是古代祭祀五方天帝中的东方天帝,后号为伏羲氏。后伏羲氏后裔一支(防风氏之主支),南迁至今浙江省东南部及上海一带,以善治水而得名。从现有出土文物看,南迁的防风氏创造了钱山漾文化(前3300-前2600年),从南荡、钱山漾,到点将台、马桥文化,均有大量聚落及城邑发现。这足证防风氏是个善治水筑城的部落。而中原有虞氏约在前2000年前创造广富林文化(前2300-前2000),取代了防风氏在今上海市一带的统治。这表明中原二里头文化之南下,甚至部落之南迁,以古越部落创造的良渚文化与山东大汶口文化及河南龙山文化,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2]273

其四,会稽移借于今浙江绍兴一带,始于春秋中末之交。越王灭吴后曾迁都琅琊,并以山阴县(今绍兴市越城区)为陪都。其时,越王勾践很可能杜撰了越族是夏禹后裔的谱系。这在《史记》中累见不鲜。如《夏本纪》《殷本纪》《周本纪》,以及《吴太伯世家》《楚世家》等中皆有见载。这可能是太史公出于儒家大一统观念所为。勾践称霸中原已近春秋末战国初,各国动荡不已,诸侯纷纷奉勾践为霸主,加之越王勾践已融入中原文化圈内,其国都也距古会稽不远,中原各诸侯国普遍认同“越为禹后”说了。勾践极有可能将陪都山阴县,也称为“会稽”。

其五,会稽,何以得名?会,聚合。《庄子·养生主》:“彼其所以会之,必有不蕲言而言,不蕲哭而哭者。”《孟子·告子下》:“葵丘之会诸侯,束牲、载书而不歃血。”皆释为此义。稽,考核。《尚书·大禹谟》:“无稽之言勿听,弗询之谋勿庸。”《管子·君臣下》:“故正名稽疑,刑杀亟近,则内定矣。”皆释为此义。会稽,后转名会计。《史记·夏本纪》:“帝禹东巡守,至于会稽而崩。”太史公曰:“或言禹会诸侯江南计功而崩,因葬焉,命曰会稽。会稽者,会计也。”[5]66作为郡级政区地名,得名于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因其时山阴县春秋末,已有会稽移借地名,又为秦设置的尉治,故以为名。

其六,绍兴之“会稽”,为移借地名,多记名于两汉,皆为晚出。《史记·夏本纪》首载:大禹东巡守“至于会稽而崩。”此后在《史记》中《封禅书》《孔子世家》《李斯传》《自序》《吴世家》《越世家》《伍子胥传》《楚世家》《秦始皇本纪》记述中,皆认为会稽即在今绍兴市境内。东汉《越绝书·外传记地传》也明载:“禹始也,忧民救水,到大越,上茅山,大会计,爵有德,封有功,更名茅山曰会稽。”《吴越春秋》亦认同:大禹“三载考功,五年政定,周行天下,还归大越。”大越即绍兴会稽。以此后,国史、地志皆认定:大禹治水功成,大会诸侯于今绍兴会稽。

太史公《史记》所载大禹治水,当为史实。其治水范围不出黄河流域。先秦古文献及考古资料证实,大禹大会诸侯于会稽,最早当在今山东省泰山一带。[14]太史公《自序》中云:上会稽,探禹穴。这表明山东省胶南县一带“会稽”古地名,早已移借于山阴县(今绍兴市越城区一带)。据此推测,绍兴会稽之称,并非越族地名,而是与中原夏文化密切相关的华夏族语地名。

其七,历代一些著名学者也并不认同太史公“会稽”之说。东汉王兖《论衡·书虚篇》云:“舜至苍梧,禹到会稽,非其实也。”王充(27-97)为东汉会稽郡上虞县人(今属绍兴市)。他的看法应有根据。清代梁玉绳在《史记志疑》中认为:越人先祖(传为少康庶子叫无余)“无余,季杼,即从后抒附会耳。”“纵或少康别有子季杼,自当封于中土,如封少子曲烈于鄫之比,奈何屏置蛮荒,令其文身断发。”近现代学者钱穆《史记地名考》中,在引用《史记》诸条史料之后,按(案):“会稽山,今浙江绍兴县南。谓大禹登会稽,其事殊不可信。古会稽本名防山,又名茅山、苗山,此皆在古河东之山名;又名釜山。此如云‘黄帝合符釜山’,‘会稽’即犹‘合符’矣。其山初指确在何地,今不可说。”这是极有见地之说。

综上诸条而言,会稽之古地名应在今山东胶南县或曹县一带;约在勾践北上中原称霸为伯时,迁都琅琊时,便将今山东古“会稽”地名,移治陪都山阴县(今绍兴市)。公元前379年,为应对楚国南拓疆土,又将国都回迁于吴县(今苏州市城区)。其时山阴县已称名会稽矣。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置会稽郡,即以山阴县境会稽地名为政区名,郡治吴县治(今江苏苏州市城区)。

绍兴地名有什么传说(绍兴地名源流考)(4)

山阴。秦平定六国,始置三十六郡。会稽郡为三十六郡之一,并置山阴县。《汉书·地理志》载:会稽郡,秦置。郡辖26县,其中有山阴县。并云:会稽山在南,上有禹冢、禹井、扬州山。越王勾践本国。[15]因县治处会稽山之北(阴),故以此为名(古人认为“山南水北”为“阳”,反之为“阴”)。

会稽郡,西汉初先后为楚王韩信、荊王刘贾、吴王刘濞之领地。七国之乱平定后,又复原制。郡辖境约当于今江苏南部、上海西部、浙江大部及福建部分之域,隶扬州刺史部。东汉永建四年(129),山阴县为会稽郡治,郡辖15县;又分会稽郡以北诸县地置吴郡。三国吴时,又分会稽郡置临海郡(今浙江省东南地)、建安郡(今福建省)、东阳郡(今浙江金华、衢州一带)。后又有析置。西晋至南朝末,会稽郡辖境,仅有今绍兴市及宁波市一带境域。

隋开皇九年(589),改山阴县为会稽县。唐武德四年(621),废会稽郡置越州,后又复原制。唐武德七年(624),析会稽县复置山阴县,与会稽县同治一城。后历为越州、会稽郡、绍兴府、绍兴路治所。[16]隋唐之交,导致政区地名频改,[16]2006多有深因。我在《南京地名源流考》中有评述。本文不赘言。

越州。隋大业元年(605),始置越州,州治会稽县治。当以越国都城的驻地为名。州领会稽、句章、剡、诸暨4县;辖境约今浙江省浦阳江(义乌除外)、曹娥江流域及余姚市地。后越州与会稽郡称名常互替,至唐乾元元年(758),越州称名稳定至南宋建炎四年(1130)。五代属吴越国。梁开平二年(908),越州领山阴、会稽、上虞、余姚、瞻县(后改称嵊县)、新昌、诸暨、萧山8县。[1]111

越国都城有数处,最早据《吴越春秋·卷八》载:越王勾践想“承先君之制”,建都于会稽之上。这与《史记·越王勾践世家第十一》之载是一致的。据出土文物考证:越国在殷商方国时期,大聚落遗址当在绍兴市城区北部,商周聚落遗址,分别在马鞍山、壶瓶山、大和山三座孤山南侧,遗址前或旁都有河道横贯,且有干燥台地。“这些自然优越,是创造古代灿烂文化的基础。”[17]《越绝书·越绝外传记地传第十》:“勾践小城,山阴城也。”[13]123学术界一般认为:这是今绍兴古城的雏形,位于今绍兴市城区府山东南麓。约在公元前491年,勾践囚吴三年后放归后筑城,范蠡受命在小城外构筑大城;大城将周边的塔山、蕺山等其他7座小山含括在内,形成“八山中藏”的城市格局。东汉至隋唐时期,又在山阴大城基础上扩张为罗城,罗城与小城衔接,基本上形成绍兴城的现有轮廓。[18]

吴越以越州为东府,宋太平兴国三年(978),纳土归宋。后政区数调,境域剖分,称名不变,归属随政区变更而调整。[1]114建炎三年(1129),再分两浙路为两浙东路、西路,两浙东路归辖依旧。四年(1130)四月,宋高宗驻跸越州,次年改越州为绍兴府,辖会稽、山阴、余姚、上虞、瞻县、萧山、诸暨、新昌8县。

绍兴地名有什么传说(绍兴地名源流考)(5)

绍兴。绍,继承。字出甲骨文,象人以刀断丝之状。《书·盘庚上》:“绍复先王之大业。”《吕氏春秋·诚廉》:“以此绍殷,足以乱易暴也。”高诱注:“绍,续。”皆释为此义。兴,兴起。《孟子·尽心下》:“奋乎百世之上,百世之下,闻者莫不兴起也。”《吕氏春秋·大乐》:“四时代兴,或暑或寒,或短或长。”皆释为此义。

绍兴得名,实与当时时局密切相关。

北宋“靖康之难”后,康王赵构(1107-1187),被朝臣武将拥戴为帝,改元为建炎元年(1127);为金人所迫,一路南逃于江南于今浙江杭州建立偏安政权。金兵紧追不舍,用兵江南。南宋绍兴元年(1131),赵构逃至越州(今浙江省绍兴),大赦改元,敕曰:“绍奕世之宏休,兴百年之丕绪……其建炎五年,可改为绍兴元年。”意为继承一代代宏大的事业,中兴百年之皇统。改元为绍兴,改越州府为绍兴府,并为绍兴府题写“绍兴”府额。据《三朝北盟会编》载:取“绍奕世之宏休,兴百年之丕绪”之意,得名绍兴。绍兴地名,始载国史、地方志。

然而,事与愿违。绍兴十一年(1141)十二月,赵构与宰相秦桧解除抗金将领兵权,杀害岳飞,割弃秦岭、淮河以北土地,向金称臣纳贡。“恬堕猥懦,坐失事机。”[19]之后南宋朝廷向金朝统治者纳贡称臣,苟延一隅度日。后终为元灭。历九帝,共152年。

元至元十三年(1276),改绍兴府为绍兴路,隶江淮行省,治今江苏省扬州。至元二十一年,江淮行省改为江浙行省,迁治于杭州,绍兴路属江浙行省浙东道宣慰使司(初治今浙江金华,后治今浙江宁波)。二十六年十二月,废路复绍兴府,隶属浙江行省。

明、清为绍兴府,治绍兴。清初改浙江承宣布政使司为浙江省,治杭州。绍兴府治今浙江宁波。清宣统三年(1911)八月,并山阴、会稽为绍兴县(亦云民国元年二县合为绍兴县),绍兴府总辖7县。

民国立,政区频调,归属随政区更改而随属,绍兴县属会稽道,治多驻绍兴。民国16年(1927),会稽道直属浙江省,驻治不变。[1]114-115

共和国成立后,1949年为绍兴专区。1950年析绍兴县城区置绍兴市,属绍兴专区。1952年撤绍兴专区为省辖绍兴市(地级市),治绍兴县城。1953年属宁波专区,1964年复绍兴专区。后政区多调,辖域数变,称名不变,归属随更,终成现域。[16]2006

境域山地平原交错,南部主要有会稽山、四明山。气候温湿,水网密布,湖泊众多,主要有曹娥江、浦阳江、杭甬运河等。盛产稻、鱼,多农副产品。山上多竹木,盛产楠木。绍兴黄酒,诸暨香榧,新昌白术为著名特产。富有矿藏,多铁、铜。水、陆、空交通便捷。工业基础雄厚,轻纺工业发达。酿酒、瓷器、竹编、花边等历为传统手工艺品。古迹众多,有府山区古越国公园遗址、越城区有鲁迅、秋瑾故居,有周恩来故居、大禹陵、兰亭、东湖等,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今游者众多,乐而忘返。

绍兴地名有什么传说(绍兴地名源流考)(6)

参考文献:

[1]绍兴市志[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4.

[2]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4:272.

[3]徐中舒主编.甲骨文字典[M].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2006:1378.

[4](春秋)左丘明著,蒋冀骋点校.左传[M].长沙:岳麓书社,2006:109.

[5](西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99:14214.

[6]李维崎注译.白话国语[M].长沙:岳麓书社,1994:424.

[7]余晓栋.于越族源问题及“越为禹后”说新论[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17(2):23-29.

[8]辛土成,严晓辉.于越族源探索[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3):124-129.

[9]陈民镇,叶岗.於越族源问题考论[M].民族史研究·第十二辑,2015:282-304.

[10]徐建军.越国的自然环境变迁与人文事物演替[J].学术月刊,2010(10):87-90.

[11](北魏)郦道元著,陈桥驿校证.水经注校证[M].北京:中华书局,2011:941.

[12](春秋)左丘明著,陈戍国撰.春秋左传校注(下)[M].长沙:岳麓书社,2006:1210.

[13]赵晔,应劭,崔鸿等著.野史精品(第一辑)·吴越春秋[M].长沙:岳麓书社,1996:58.

[14]林华东.绍兴会稽与禹无涉——兼论於越源流[J].浙江学刊,1985(2):455-59.

[15](汉)班固撰,(唐)颜师古著.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99:1276-1277.

[16]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236.

[17]符杏华.浙江绍兴的几处古文化遗址[J].南方文物,1994(4):93-94.

[18]朱斯斯,钱云.绍兴山水城市格局历史演变和传承研究[J].工业建筑,2018(9):70-71.

[19](元)脱脱等撰.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1999:412.

整理:周凯清、曹露露

校对:罗洋、粟娟

责编:文学容

审核:刘年喜

彭雪开老师原创,欢迎读者评论转发!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欢迎大家关注公众号:地名传播!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