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兵扎营胜仗在握(提按顿)

【漢隸書舍】文章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不同意转载,请联系删除

17、什么是调锋、搭锋?


书写用笔锋,有逆有顺,逆锋就是向笔画前进的反方向落笔、顺锋与逆锋正相反,是与笔画行进方向相一致的。两者相辅相成,难以分割。在它们相互交义的过程中,又出现了凋锋和搭锋。


凋锋,是在书写逆锋之后,转换笔锋时出现的一种用笔方法。比如写横,欲右先左逆锋入纸后,必须马上调正笔锋,铺毫行笔。这种调锋多用于横、竖、撇、捺等笔画的起笔处和折画的转折处。另一种调锋是在转折时改变笔画方向,使笔锋变态或造成偏锋时及时把笔锋调正,而后再继续行笔。


搭锋,是指一字中第一点画起笔的笔锋,承上一字最后一笔之笔锋的写法。还有在一字中,上一画的收笔带出下一笔画的起笔,或者说下一笔画的起笔承上一笔画的收笔。搭锋使笔画自然露出明显的锋尖,使其秀美灵巧,多在行、草书体中使用。


18、什么是提、按、顿、驻?


毛笔在纸面运行的过程中,通过提、按、顿、驻的笔法,使笔画发生轻、重、粗、细的变化,达到形态生动,意趣丰富之效果。


提,指在垂直方向把笔提起而不离开纸面的用笔方法。按,与"提"相对而言,指在垂直方向把笔按下的用笔方法。一般是轻笔叫提,重笔叫按,提则笔画细,按则笔画粗。


按笔有轻有重,重按叫"顿"。顿笔重而有力,欲透纸背。比如写点或写捺时,都须用顿笔写出力重千钧的效果。


驻,产生在上一个运笔动作结束,下一个运笔动作开始,短暂的转换空隙,欲进还留,停以取势的方法称之为驻。比如写横折时,行笔至转折处稍驻一下笔,然后提笔转锋再向下顿笔,写出转折处的力度。驻笔的力量小于顿笔。


提、按、顿、驻是对立的统一,是相对的,互相联系的,书写时要根据需要自然地交替使用。没有提就没有按,没有顿也就谈不到提。所以往一画之内或者是笔画之间,有了明显的提、按,才有明显的粗细变化,有了提、按、顿、驻,才能使笔画意态生动,变化多姿,否则就会滞涩呆板。


19、什么是方、圆、折、转?


方和圆,是书法用笔在笔画的外形上呈现的两种状态。何为方笔?是指在笔画起止、转折的外形上呈方硬的棱角。何谓圆笔?是指笔画在起止、转折的外形上呈圆转的弧形,圆劲而不露棱角。如图(11)

按兵扎营胜仗在握(提按顿)(1)

图11 方笔、圆笔


折和转,是笔画改变运行方向时两种不同的用笔方法。何谓折笔? 是指笔毫在平移时,突然在一点上改变运笔方向,形成一个折角,这种笔法称为折笔。何谓转笔? 是指笔毫在平移时,作圆弧形的转向运行,这种笔法叫转笔。(如图12)

按兵扎营胜仗在握(提按顿)(2)

图12 折笔、转笔


方笔的特点是:节奏明快,顿挫有力,内含筋骨,力向外拓,书法中成为"外拓笔",是隶属的遗法。它的写法是:笔尖向前横切而下,接着翻笔,调锋运行,收笔时也用顿笔、折锋,所以书法上叫做"折以成方"。一般说方笔多见于魏碑和唐楷欧阳询书体。


圆笔的特点是:笔笔中锋,不露棱角,来去自然,圆润遒劲,书法中称为"内擫笔",是篆书之遗法。它的写法是:起笔裹锋,行笔均匀,写到转弯处提笔运行,写到尽处稍停即转锋收笔,不折不顿,书法上叫做"转以成圆"。一般说除篆书外,唐楷虞世南书体见长。但总的说还是行、草书使用较多。正所谓,"真多用折,草多用转"。(如图13)

按兵扎营胜仗在握(提按顿)(3)

图13


方笔、圆笔各有所长,方笔凝重严整,刚劲峭拔;圆笔遒劲婉转,清秀俊丽。然而若是纯用方笔,未免刻板做作;若是纯用圆笔,却易软弱单薄。正如前人所说:"笔无圆则不含蓄,笔无方则无骨力。"所以只有方圆兼用,折转相宜,才能顺其自然,相得益彰。


20、什么是挫、衄(nǜ)、翻、绞?


挫、衄()、翻、绞都是书法用笔方法之一


挫笔,又叫挫锋,是指提笔再按后嘎然而止,做一个小小的位置移动,比如写钩、写提或转角处,按完笔还不足完成笔姿,这是把笔微微提起挫动一下。挫要把握分寸,过则脱节,不及则难以达意。


衄笔,又叫衄锋,是指笔锋去而逆反,就像蜗牛入壳缩而不折,再退缩回来的动作,比如写在竖钩时,原来挫锋下行的笔在顿笔之后突然逆转而上,这就是衄笔。衄锋与回锋不同,回锋是回转笔法,衄锋是直逆笔法。衄锋增加了与纸面的摩擦力,使点画显得解释苍劲。(如图14)

按兵扎营胜仗在握(提按顿)(4)

图14


挫笔衄锋,相和而生,柳体用笔,极重挫衄,一点一画都有挫衄,所以笔笔有筋骨,字字见精神。


翻笔,运笔过程中翻转笔势、急疾而行的用笔动作。它与折笔动作大。


绞笔,运笔过程中提笔使转,写成弧形或者圆环形状的用笔动作。它类似转笔而比转笔激烈。


方笔用翻,圆笔用纹。翻和绞相连结合,复合构成,多用于篆书、草书。尤其是草书,翻绞之笔使笔画有正有侧,有扁有圆、有润有涩……具有生动的节奏和丰富的韵味。(如图15)

按兵扎营胜仗在握(提按顿)(5)

图15 翻、绞之笔

清抄本风水地理《阴阳秘诀》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