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屁肚子叫喝什么茶(人平均每天喝掉1升鼻涕)
今年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网站上的一篇研究报告显示,近50年来美国270万学生的中学标准化测试成绩,低收入家庭的学生的成绩和高收入家庭的学生的成绩相差3-4年,而且这个趋势持续了40多年。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公共政策学者 Meredith Phillips 调查发现,6岁前,美国富裕家庭的孩子平均比低收入家庭的孩子多花了1300小时在家以外的地方,如早教中心、科学馆、博物馆、购物中心等;而到了上学的年纪,高收入家庭的孩子平均比低收入家庭的孩子多花了400小时在认字上。
不可否认,家庭的教育理念,儿童的视野、见闻与所能接受的多元化教育资源,对儿童学习成绩产生直接影响。家庭有意识地开拓儿童视野、让其尽可能多地接受多元文化以及各种社会公益或商业性教育资源,对儿童的成长至关重要。
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要发挥各类科普场馆的作用,因地制宜设立定点、定时、定人的科学教育基地,便于学生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进行参观和学习。
回国好几天了,今天得空把在蒙特利尔科学馆的一些有趣的科学见闻整理出来,趁此机会和大家一起分享。限于篇幅以及内容表现形式,只抽取其中一部分出来,并以走马观花的形式做个简单介绍。毕竟,科学是一门探究式的科学,动手实践与实际体验才最为重要,因此有机会还是得让孩子亲自感受和体验~
一 生命科学
随着年龄增长,我们的听力会逐渐减弱,尤其在体现在高频声音上。一般而言,所有年龄的人都能分辨出160赫兹(Hz)的声音。年龄越小,所能分辨的声音频率越高。
婴儿及青少年儿童:能分辨高达18500Hz
24岁以下:最高可分辨17000Hz
30岁以下:最高可分辨16000Hz
40岁以下:最高可分辨15000Hz
50岁以下:最高可分辨12000Hz
在科学馆的人体区,有一个很大的互动面板。按动面板上不同的按钮,就会发出对应频率的声音。我好奇地测试了一下,勉强能分辨出15000Hz的声音(啊哈,不小心暴露了年龄~),感觉还蛮有意思的。
你知道一个成年人体内有多少细菌吗?提一下对应的拉杆就知道了。感觉并不轻对不对,因为在该拉杆上,显示有1公斤的字样。是不是感觉不可思议呢?在旁边的另一个拉杆上,显示有2公斤字样,这是人体内粪便的重量~
再来一组重口味数据(成年人):
膀胱能容纳500ml尿液;
在不做运动情况下,人每天排汗1000ml;
人体内的铁含量达4g,可以用它做一个一寸多长的铁钉;
人体内的血液5000ml;
人每天分泌约1000ml鼻涕,少部分变成鼻屎,大部分都被不自觉地吞到肚子里了;
人每年脱落的死皮细胞可达3公斤。
这些数据,你有没有被震撼到?
一个成年人的小肠到底有多长?看看下图中这个小女孩手上的绳子你就知道了。
成人的步行速度大概是每小时4~7公里,骑自行车的速度大概是每小时15~22公里。然而,人打喷嚏时的气流瞬时速度最高可达每小时50公里,也就是13.8米/秒。
人平均每天要放多少屁呢?大概15个,也就是说平均每1个多小时就会产生一个屁。
在下面的这张热成像图上,为什么手指部位显示为白色呢?这是因为流到手指上的血液较少温度较低的缘故。有很多动物,比如蛇,可以远距离感受周围环境的温度,就像这台热成像仪一样工作。因此,即便在漆黑的夜晚,它们也可以捕食猎物。
出生包括从温暖、黑暗、流动的环境转移到明亮、寒冷、嘈杂的世界。它还意味着与母亲身体的突然分离:新生儿必须将液体从肺部排出以进行第一次呼吸,并且其消化系统必须开始工作以消化母乳。此外,新生儿的免疫系统首次暴露在外部的微生物中。这真是个大变动!
宝宝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面对的是什么样的声音世界呢?钻进这个子宫模型后,我听到了下面这些模拟声音:咚咚咚有节奏的心跳声、咕噜噜的肠道蠕动声音,以及隐隐约约的人说话的声音。这种感觉实在太奇妙了!
人类的进化得益于直立行走和发达的大脑,但也为此付出了代价。为了适应直立行走,人的骨盆结构发生了变形,缩小了婴儿在分娩时的通道。此外,人类婴儿出生时的头骨比其他灵长类动物的头骨更大。正因为如此,人类分娩时比其他动物会更加痛苦。
下图中,左边是黑猩猩的骨盆结构以及黑猩猩宝宝头骨大小;右边是人类骨盆结构以及人类婴儿的头骨大小。
二 地球与空间科学
水是生命之源,下面这瓶水估计是地球上年龄最大的水了,因为它至少有10亿岁了。2013年,人们在加拿大安大略省的一个2400多米深的矿井中发现了它。它被岩石完整地隔离开来,历经10亿年之后,重见天日。
1969年7月,人类首次登陆月球。蒙特利尔科学馆是世界上第10个保存有月球岩石并允许参观者用手直接触摸它的科学展馆。怀着激动的心情,我轻轻触摸了一下这块珍贵的岩石,它坚硬如铁、表面略显粗糙,和地球上某些岩块的体感并无多大差别。但是,它的科研价值却远胜那些普通岩石。
下面这块是2001年在摩洛哥发现的火星陨石块。
三 物质科学区
还记得我们之前做过的科学实验——空气炮(点击查看)吗?这回终于见到真正的空气炮了。拉动底部的拉杆,一股巨大的气流直接击中前面五六米远的塑料靶。从中央小孔喷出的高速气流会形成一个空气涡流向前进,类似吐烟圈的效果。同样的,水母向前行进的过程与之类似,也会在其身后形成一个个水圈。
在空气炮的旁边,有一个模拟龙卷风的装置。从底座喷出的烟雾,在多股风力的共同作用下,很快就从无规则形状慢慢形成旋转向上的空气柱,非常直观震撼!
看到下面这几张椅子,给我第一感觉是几张老虎凳(一种刑具),因为上面布满了一根根直立尖锐的铁钉。尽管咱们之前做过一个气球坐针毡(点击查看)的实验,但是往椅子上坐下去的那一瞬间,还是会感觉有点害怕。不过,这种害怕和担心是完全多余的,尽管是一排排铁钉组成的椅面,但坐上去的感觉和平板椅面毫无差异。科学真是太神奇了!
下面这个利用光能推进的飞机模型吸引了不少参观者。只需将从屋顶直射下来的光线反射到飞机模型上的光能接收板上,飞机尾部的螺旋桨就会开始快速转动起来,推动飞机前进。好玩又直观~
想不想把自己用泡泡包围起来?下面这个泡泡装置可以实现你的愿望。只需让铁圈沾上一定量的泡泡水,然后将其用力拉起,一个巨大的泡泡就能把你整个围住。
教室、实验室是科学学习的重要场所,但是在它之外,还有更广阔的学习天地。科学馆、博物馆、家庭、公园、田野等都是宝贵的科学学习资源。
儿童学科学最终目标是培养科学素养,并为他们继续学习、成为合格公明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然而,对于幼儿园及小学阶段,学习科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在于培养孩子对科学学习的兴趣,保护好孩子求知欲与好奇心,让他们对厨房里司空见惯的茶、米、油、盐、酱、醋产生浓厚的兴趣,对科学馆里的各种模型产生兴趣,对他们身边的一草一木产生兴趣。
限于篇幅,今天咱们就先分享到这儿吧。回到开篇的话题,科学馆等科普场馆无疑是儿童学习科学的最佳选择之一,如果门票免费,那就更不能轻易错过了。
声明:部分内容整理自网络,特此鸣谢!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